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陈溥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我国畜牧生产飞跃发展,肉类和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将是我国入世后的主要受益行业。但我国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一.目前禽的传染病发生的几大特点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越来越不典型。目前很多疾病都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并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而且较普遍。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十分普遍。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增多,有些疾病的宿主谱增多。很多病原发生抗原漂移、抗原变异。新病不断出现人兽共患病增多从IBDV生态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张曼夫教授从全国24省市收集的IBDV分离物和毒株,经序列分析发现我国存在IBDV超强毒,但未发现IBDV变异株;2.经对46株IBDV的VP2高变区分析发现VVIBDV与细胞适应毒之间只有20~50个核苷酸差异,同源性只有88.3~94%,氨基酸差异仅为15-32个,同源性为88.3-91.4%;3.VVIBDV毒株间只有2-18个核苷酸差异,同源性93.3~99.3%,0~9个氨基酸差异,同源性95.2~100%;4.据报道,欧洲只发现IBDV超强毒,未发现变异株。而美国只发现IBDV变异株,未发现超强毒;5.目前证明我国主要养禽地区以VVIBDV流行为主;6.根据崔治中教授报道:目前我国普遍应用的IBDV中等毒力的几种疫苗都能够产生有效保护,但免疫后对法氏囊、胸腺等有不同程度的损伤;7.对新的IBDV毒株从国外传入检测有了新的依据,对从国外引入弱毒株IBD疫苗应慎重,对多价IBD疫苗开发应慎重。8.应重视IBDV多重感染的问题:已发现ALV-J和REV共同感染可显著延缓鸡对IBDV疫苗诱发的抗体发应,但不影响抗体达到的最终高滴度。但严重影响感染IBDV强毒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AV感染也会导致IBDV感染鸡群的死亡率的升高。重要疫病的致病宿主范围扩大:水禽:鸭、鹅等历来是新城疫和禽流感的贮主,正常水禽中分离到禽流感和新城疫很容易,水禽普遍带毒不发病。以前曾有从水禽中分离筛选新城疫病毒作为鸡的弱毒苗。但近几年禽流感、新城疫造成水禽的传染流行,并损失严重。尤其禽流感染造成人的感染和死亡。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型I型:主要从水禽和一部分从鸡分离的缓发型毒株。Ⅱ型:六十年代以前从北美分离的缓发型和中发型疫苗株。Ⅲ型:两个早期从远东分离的速发型毒株。Ⅳ型:第一次ND大流行从欧洲分离的速发型毒株及其后代变异株Ⅴ型:七十年代早期从进口鹦鹉和感染鸡群中分离的强毒株。Ⅵ型:六十年代后期从中东分离的毒株及后从亚洲和欧洲分离的速发型毒株。第二次ND大流行的毒株归于第V、Ⅵ型中,引起第三次ND大流行的鸽副粘病毒I型毒株被归于第Ⅵ型的一个亚型。Ⅶ型:起源于远东,已引起了东亚和西欧多次ND爆发,是正在发生的第四次ND大流行的起源。Ⅷ型:主要流行于南非.NDV研究发现,NDV有9个基因型,从全国主要养禽地区分离大量毒株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1.我国80年代主要以基因Ⅵ型为主,90年代以基因Ⅶ型(d,e亚型)为主,鹅源NDV也是基因Ⅶ型;2.常规的新城疫弱毒苗,LaSota,V4可以完全保护鸡群抵抗NDV强毒攻击;3.目前来看选择新的NDV弱毒疫苗应慎重。NDV毒株毒力变化明显,但抗原性发生质的转变尚无证据;IBV从全国主要养禽地区分离和收集到70多个毒株,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1.我国IBV流行毒株仍以麻省型基因型为主;2.IBV毒株基因变异,插入和重组现象比较普遍,但未明显出现与地域和时间相关的基因型在质的方面的突变;3.嗜腺胃型的IBV与国内外标准参考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4.不同组织嗜性的IBV是集约化饲养环境造成的结果;5.IBV是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环境条件在该病发生与流行中起重要作用:大量使用抗生素、高钙饲料、高蛋白饲料、寒冷应激等都会使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程度产生显著影响;6.国内常用的IBV疫苗株(H120,H52,D41,MA5,C+M等)均属于麻省型基因型。IBV虽多血清型,但这些疫苗对呼吸型和肾病变型毒株攻击均能产生良好保护;7.采用多血清型毒株制备多价弱毒苗应慎重。病原的毒力增强,抗原漂移和变异,出现超强毒株,变异株。1.抗原漂移:因编码基因点突变的累积导致少量氨基酸改变。2.抗原变异:由于不同A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基因的重配引起表面抗原分子的广泛差异。如:MDV(1980年出现超强毒,以后又出现超强毒,以及更强的超超强毒株);IBDV(超强毒和变异株)。又如禽流感(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在20世纪期间,共发生17次HPAI大暴发:英格兰的H5N1(1959年)、英国的H7N3(1963)、加拿大的H5N9(1966年)、爱尔兰的H5N8(1983年)、美国的H5N2(1983年)、英国的H5N1(1991年)、澳大利亚H7N7(1976年)及H7N4(1997年)、意大利的H5N2(1997年)和H7N1(1999年)。HPAI常以突然发病、高死亡率为特征,给养禽业予毁灭性打击。1997年香港禽流感H5N1造成14人感染,死亡6人,家禽损失大。禽流感病毒H5亚型的遗传衍化分析(童光志)所有H5N1都属于欧亚谱系。根据HA基因可分为两个亚群。人源H5N1能引起小鼠全身感染;另一亚群仅存在于呼吸道。两个亚群毒力不同,可根据载MDCK上产生的蚀斑大小来区分。禽流感1.973项目2002-2003年共收集鉴定107株禽流感,其中95株为H5N1,11株为H9N2,1株为H7N2。说明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现状;2.H9和H5的部分毒株可造成小鼠的全身性感染。说明禽源流感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3.我国分离的不同禽类的H5亚型禽流感均可感染鸡,并呈高致病力;4.H9N2亚型禽流感存在欧亚群系和北美群系。H9N2有三个抗原亚群;5.出现禽源、鸭源、鹅源等禽流感强毒株;6.疫苗免疫鸡可防止鸡群发病,但不能阻止强毒再感染混合感染和持续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如:有些传染病的病原单独可能并不致病,但宿主感染这些微生物质抵抗力下降,使宿主对其他传染病原更易感。并会造成更严重损失。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有些微生物平时存在于动物体内和周围环境中,不会引起动物患病,但自然应激会造成严重损失。又如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鸡可继发支原体病,受寒或断水的雏鸡容易感染沙门氏菌。混合感染:1.禽流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十分普遍,结果使禽流感流行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2.ALV-J株和IBV的混合感染使鸡群发病率可高达45%以上,而单独用ALV-J或IBV感染则损失轻微;3.禽痘苗污染禽流感曾造成禽流感的大流行;4.禽痘苗污染MDV曾造成马立克氏病的爆发。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多重量感染(崔治中)1.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率血清学检查:40%~80%血清样品中对CIAV呈抗体阳性反应,表明曾感染过CIAV。用病毒核酸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40%~60%的胸腺或骨髓样品呈阳性反应,说明鸡群正在感染CIAV。2.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率检测:临床表现免疫抑制鸡群血清学方法检测48.5%的血清样品对REV呈抗体阳性反应,说明鸡群曾感染过REV.而临床表现健康鸡群,阳性率为13%,表明曾感染REV.用核酸探针做斑点杂交试验,则20~23%胸腺和法氏囊组织中检出REV前病毒DNA,表明正在感染REV。二.疾病防治的几点意见:(一)强调综合防治为主:切断传染病发生的三个重要环节1.致病原(数量、类型、毒力等)2.宿主(健康状况、遗传抵抗力、免疫状况,患病史等)3.环境(病原侵入途径、环境应激、卫生状况、环境管理水平、药物使用等)这次SARS流行充分证明这一措施的有效性。(二)加强对禽病抗体监测和疾病诊断应准确,简便,快速。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诊断方法,强调高新技术与常规诊断方法想结合。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1.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2)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2.症状与体怔有发热(38℃)和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咳嗽、呼吸加速、气促、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啰音、肺实变体体征。3.实验室检查早期WBC计数不升高,或减低。4.肺部影象学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网状样改变。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二)慎重科学地应用疫苗,特别是弱毒苗:目前鸡胚、细胞污染严重,RE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CELO(鸡胚致死孤儿病毒)。最近我们实验室检测了一些种毒毒种、非免疫蛋,发现感染CELO十分普遍,应引起制苗工作者高度重视。(三)目前证明禽主要传染病的常规疫苗在防止疾病流行中是有效的,不宜轻易引入新的弱毒株或新的多价弱毒株。(四)应充分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域水平(thresholdlevel)理论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五)完善动物的防治法规:我国兽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兽医管理体制问题:兽医到国际贸易呈部门分割、分段管理方式,不利于兽医工作的统一实施。·兽医工作体系问题:兽医工作的政府行为与兽医服务的市场行为混在一起,两面都难于到位。·兽医工作的国内财政支持政策: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重在疫病例的扑灭计划难以实施。采取的对策建立国家官方兽医体制,规范兽医职业从业行为,提高为养殖业服务的水平;完善法制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依法管理畜病防制;认真规划,集中力量控制和消灭一些危害严重的一类传染病;认真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地区建设十八种疫病经验收评估,达到稳定控制和消灭标准。农业部下发《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条件》进出口检疫尽量与OIE推荐方法接轨,同时要考虑我国具体实际。加强动物产品中的兽药残留监测工作;加快兽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市场兽药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加强流行病学知识普及,从群体、时间、空间、立体的角度看待传染病。强调防治结合,特别是环境因素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