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核心概念: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其基本主张是世界的本原是由某种最为基本的单元或元素构成,如“原子”“根”等,有一下几种观点:1)万物的本原是水,灵魂产生于水;2)万物的本原是火,灵魂是纯净的火;3)万物的本原由“四根”构成,即火、空气、水、土;4)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5)灵魂的灵魂;6)“心灵”概念的提出。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用理念解释灵魂的本质,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2)用回忆说阐述灵魂的形成过程,认为灵魂就是对理念的回忆;3)灵魂结构说,灵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纯理性部分,即理性,它是最高级的、永生不死、轮回转世的,只有人才拥有,二是非理性部分,包含高尚的冲动即勇气、抱负,以及低级的欲望即感觉、情欲;4)三种灵魂角色论,把人的灵魂分成三等,第一等是统治者阶级,第二等是武士阶级,第三等是劳役阶级;5)对感觉、记忆、情感、梦等心理现象的看法,感觉是感官受空气震荡和周围媒介物的影响而觉知的反应,任何感觉都与主体状态有关,记忆是感觉的持续与保存,它依靠联想活动,想象可分为两种,即切合实际事物之想象和幻想,意志是由需要引起的要求满足的行为活动。生机论心理学思想:其基本理论如下:1)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生活的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2)身心既相互独立又是统一的,灵魂和躯体共同构成生命,灵魂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活动能力;3)心脏中心说;4)灵魂的分类,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人的灵魂,把灵魂看成有机体不同发展水平的功能系列;5)主张知、意二分法,反对知、情、意三分法,认为人的灵魂是单一的、不可分的,是以整体来发挥作用的;6)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认为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印象和痕迹;亚里士多德错觉:即双指夹球错觉,将一个小圆球放置于食指和中指交叉重叠处,人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而不是一个物体的错觉现象。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主要特征:”一切为了人”以人权反对神权,维护人的价值和地位;以人性反对神性,维护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以人道反对神道,维护人间快乐和现世幸福。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兹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统觉:指知觉内容和倾向蕴含着人们已有的经验、知识、兴趣、态度,因而不再限于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意识阈:由德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指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越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联想主义心理学:产生并发展于英国,其突出特点是围绕认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对联想的本质、分类、特征和规律等进行研究,是哲学心理学通向实验心理学的桥梁,包含有: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布朗、穆勒父子的心理学思想。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实验内省法:有威廉·冯特提出,意在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生理心理学原理》:冯特的著作,冯特在其中把心理学确立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实验科学,并系统总结了当时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各种心理过程和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知识,构建了科学心理学的基本架构。意动心理学:由布伦塔诺提出,主张研究意识活动,故称意动心理学或奥国学派,1874年出版《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而不是意识经验的内容,并称这种心理活动为意动,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研究感觉、判断等的活动,称其为心理活动或意动,即没有外化的意识动作。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在于,心理现象以“内在对象性”为特征,而物理现象没有这种特征,即意识不是离开客体和内容存在的,它总是指向或包含在一定的对象或客体在内。对心理的分类上,布伦塔诺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爱憎的意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两种:一是内部知觉和反省,即对刚刚发生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和体验,二是观察法,即观察他人的言语报告,动作及其他表现。二重心理学:屈尔佩提出,认为任何复杂的心理过程都可以用实验内省法来研究。他建立了对无意象思维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派——符兹堡学派。无意象思维指人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并不存在出现判断所依据的意象,只有一种模糊的、无法描述的“意识的态度”、“心向”、“决定倾向”,即思维的产生并不需要意象或感觉内容的帮助。屈尔佩认为,内容和机能同属心理现象,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以分离;2)内容和机能可以各自独立变化;3)内容和机能在性质上各不相同;4)内容和机能都有强度和性质两种属性;5)内容和机能各有自己的规律。意识流:是詹姆斯针对当时流行的元素主义提出了的一种关于意识的学说,认为意识即心理活动,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对詹姆斯来说,人类意识的突出特点是适应性,即意识使我们适应环境。行为环境:考夫卡提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两极性,自我可以用人格概念说明,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人的行为是针对行为环境的,其范围小于苛勒提出的直接经验,只是引起个体行为的环境而直接经验还包括自我及主观体验。相同的客观环境对不同的个体而言可能是不同的行为环境,产生不同行为。行为环境还可分为宏观行为环境和微观行为环境两种。宏观行为环境反映了较大区域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人口素质、人群关系、生活水准等社会状况。它能决定大众传播媒介的规模、形态和媒介产品的内容、形式,因而对传播活动具有规范、控制、调节的功能。微观行为环境指在相互接近的一群人之间共同形成的有一定约束力和规范性的行为准则、机率制度以及相互信赖、和睦共处的气氛等综合情况。这些情况表现在传播活动中,不仅能决定传播者说什么、怎样说,而且能决定受传者听什么、怎样听和怎么做。蔡加尼克效应: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1913年华生于《心理学评论》中发表的文章,正式宣告行为注意的诞生,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其中,华生明确指出,就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其理论目标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认知地图: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托尔曼把白鼠学习迷津的行为看作是认知学习。通过对情境的认知,获得迷津通路的整体概念,形成完整的认知地图,然后根据认知地图来行动。神经性焦虑:由弗洛伊德提出,以自我对来自本我威胁的知觉为基础,个体由于惧怕本能冲动会导致自己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当自我意识到本能需要的满足可能导致外来危险时,就会产生恐惧和焦虑。道德性焦虑:由弗洛伊德提出,以自我对来自超我,特别是良心谴责的知觉为基础,个体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而引起的内疚感、罪恶感、羞耻感的情绪体验。它指导行为符合个体良心或社会标准。品格高尚的人比品格低下、恶劣的人,体验道德焦虑较多。初级自主性:由哈特曼提出,指那些先天的独立于本我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自我的知觉、思维、运动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自我的这些机能及其成熟起源于遗传的生物学禀赋,都处在现实和本能驱力的影响之外,故称之为自我的初级自主性。能量中性化: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能量主要来自本我的力比多能量,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也受制于本我。哈特曼认为,如果某一服务于自我的能量过于接近本能则会妨碍自我的功能,因此必须是本能的能量中性化,为此,他提出了能量中性化,即把本能能量改造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能量中性化开始于自我从本我中解脱,并为自己服务之时。自体形成:是个体通过改变个提高自己去适应环境。异体形成:是个体通过改变环境,是环境更有利于自己的适应。社会兴趣:指一种关心别人和关心社会的潜能,它不仅是对自己亲朋好友的情感,还可以扩展到全人类、全世界。阿德勒认为:个体能否完满、正确地解决人生三大问题,即执业活动、社会任务、爱情婚姻,反映他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社会兴趣也是衡量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社会性格:弗洛姆认为,人格是有气质和性格合成的。气质是由遗传或先天体质性特征决定的行为模式。性格反映了人的社会性,是人格的核心。弗洛姆认为性格包括个人性格和社会性格。社会性格指同一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是性格结构的核心部分。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家庭是将社会文化因素所需要的性格特点转移到孩子身上的中间环节。社会潜意识:弗洛姆认为,要达到解除潜意识被压抑的目的,就要研究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是指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共同受社会压抑而未达到的意识层次的心理领域。它是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构成的。外源性认识:从经验中得到的认识。内源性认识:从主体动作的内部必然协调中导出的认识,标志着认知结构发展的层次。高峰体验: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是一种暂时的、非自我中心的完善和达到目标的状态。达到高峰体验时,人会感到自己与整个世界整合在一起,内部的对立、矛盾都被消除,产生天人合一的完上岸。它可以改变个人及其对世界的感知,使人更有创造性。高峰体验的一系列特征有:整体意识、统一意识、感知丰富、全神贯注、审美感受、创造精神、真知灼见等。实证主义: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由法国哲学家孔德等提出。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我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简答题1.哲学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在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前,是属于哲学心理学的范畴,此时的心理学具有明显的哲学特点。主要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和阐述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在此阶段,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来兼任。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2.19世纪生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1)神经生理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a)神经系统的基木结构与功能。关于脑结构的研究成果为理解有机体接受刺激信息、产生心理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b)感觉神经和远动神经的差异律。。贝尔-马戎第定律的提出,为神经活动的单向传导和信息传递的精确性做出了科学解释,由为反射和反射弧概念奠定了科学基础。c)神经冲动的电性质和传导速度的测定。通过实验测量人的神经传导速率,这表明心理过程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测量的说法,为以后实验心理学对心理活动里程的时间测量开辟了道路,从而促进了反应时的大量实验研究。d)感觉神经特殊能学说。这是由德国生理学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缪勒提出,缪勒的学说是感觉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感觉心理学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感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提出视觉“三色说”,赫尔姆霍兹进一步证实。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海林提出“四色说”,与三色说相比更能解释一些视觉现象。1863年,赫尔姆霍兹提出听觉共鸣说。3)心理物理学研究进展a)韦伯的研究韦伯是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实验研究第一人。对感觉心理学研究发展有巨大贡献;。a.用实验证明两点阈概念b.提出心理学学上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定律影响:(1)打破对阈限概念的哲学思辨,超越对感觉用经验检验的局限,第一次对感觉与外在刺激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2)使赫尔巴特的理论设想变为科学现实。(3)为开创心理物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奠定基础。b)费希纳的研究费希纳创立心理物理学,实验心理学奠基者之一。a.心与物关系是可以用数学表达的精确数量关系;1860《心理物理学纲要》科学心理学里程碑之一;b.提出对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