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学重点:1.理解与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2.重点理解八十年代全面改革开放的政策与重大举措、经济跃上新台阶的原因、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历史功绩,了解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新进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情况。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讲授,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1.在徘徊中前进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各方面工作取得一定成就。表现在:一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开始平反冤假错案;在全党的要求下,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一切职务。二是生产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发生变化,工农业生产总值都有所增长。三是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开始走上正轨。邓小平自告奋勇抓科学教育工作。在前进中出现了徘徊。主要表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在经济上急于求成,规定的经济指标过高,基建规模过大,造成新的失误;政治思想上没有摆脱“左”的束缚,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但仍然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出现徘徊的原因:一是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二是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遭到严重阻碍。结束了文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社会发展走什么路?这已经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当“两个凡是”错误一出现,邓小平、陈云、王震等就同其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斗争。最先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方针的是邓小平。就在冲破“两个凡是”束缚,推进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于1978年5月l0日刊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也全文转发。次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整风以来又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讨论,使人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提高了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能力;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开始从多年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长期被禁锢的思想开始获得解放。它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从“左”的错误中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围绕这个中心议题,全会讨论了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许多重大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和今后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加强和充实了中央的领导机构,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发展中的伟大转折呢?第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指出,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第三,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全会重申和提出了党的组织工作的原则和一系列措施。第四,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作出了调整国民经济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第五,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从历史经验中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1、改革开放的起步拨乱反正的推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此后,又为文革时期受到迫害的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各族各界的领导人物恢复了名誉,复查和平反大量冤、假、错案,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同时,还采取措施调整各种政治关系,比如,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这就为实现改革开改和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十一届五中全会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主题。会议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决定废止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实行集体接班;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并选举胡耀邦为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恢复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构,完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和削弱。粉碎“四人帮”后,其地位与作用又被重新确定。1979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了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七个重要法律和多项决议,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权组织与选举制度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决定恢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项制度;恢复中断了十多年的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候选人和应选人不等额。恢复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恢复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恢复政协、民主党派及社会团体的组织。1978年2月24日至3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了五届一次会议,使停止了十余年活动的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得到恢复。随后,全国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相继恢复。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国民经济的调整为改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中共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并通过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又是从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呢?一是,一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二是,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兴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随后,又通过了《福建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它的“特”,就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一是,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吸收和利用外资。特区的经济是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体。二是,特区的经济活动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它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中心,大部分产品供出口外销,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三是,对前来投资的客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四是,国家给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对外政策的调整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起点。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实现了新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这些外交成就,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为了正确地贯彻解放思想的方针,研究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之后的理论宣传工作问题,1979年1月至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理论工作务虚会。3月30日,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托,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此,经过3年多的时间,中国的面貌大为改观。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自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方位地展开,使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从根本上受到触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开始成长。由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建国以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中国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成为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1750多万个,从业人员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龙头,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同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的比重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成分上升到5.6%。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列入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统一调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共十二大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员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1983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被进一步提上了日程。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基本方针,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