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导学案+目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1物理导学案(八年级下)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2目录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3《第一节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和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及有关现象的解释。3、情感目标: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预习案】I.教材助读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2.力(1)定义力是___________的作用。(2)单位_____,符号__。(3)举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N。3.力的表示(1)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2)力的示意图: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_______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5.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2、◆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比较物体受力前后发生的变化,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思考下列问题:1.用力捏橡皮泥、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锯条,这些物体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2.(1)分析以下实例中球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①足球运动员将放在地面上的足球踢出去。②守门员将飞来的足球接住。③足球运动员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回。④运动员沿球滚动的方向用脚踢球。(2)足球发生以上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4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探究点二: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结合生活经验及控制变量法,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个较小的力和一个较大的力分别拉同一弹簧的两端,弹簧有什么不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用大小相同的力向前推车和向后拉车,车有什么不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推门时,用大小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门的外侧与内侧,有什么不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如何画力的示意图?请画出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的力的示意图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请作出木箱受到推力的示意图。[来源:学&科&网]探究点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重难点)1.为什么课本中7.1—8中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自己坐的小船会向后退?[来源:学科网]针对训练3.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训练案】1.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或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2.作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2)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检测案】1.物理学巾,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2.公路上一辆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突然撞到石墩上,汽车车头被撞瘪了,汽车也停下来了,这种现象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图1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53.体育课上,只见小华同学将铅球沿斜向上的方向推了出去,铅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美妙的弧线后落到地面.将地面砸了一个坑.请问答下列问题:(1)出手时,铅球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铅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一个坑,这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5.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就是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B.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是力的作用效果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6.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船的重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水对桨的推力D.人对船的推力7.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8.如图所示,湖面上有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条小船,船上各坐一质量相等的人,两船用绳子连接起来,当甲船的人用力拉绳时,将会出现()A.乙船向甲船驶来B.甲船向乙船驶来C.甲、乙两船互相靠拢D.甲、乙两船一定静止不动9、如图3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3中A、B、C、D所示的性变,如果力F1=F3=F4F2,那么(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和图。(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和图。(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和图。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6《第二节弹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积极合作,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目标: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预习案】I.教材助读一、弹力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_____,不受力时又_______________的性质。2.塑性物体形变后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3.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而产生的力。(2)举例:拉力、_______、_____等。二、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_________。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_____,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3.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_____,认清它的_______。(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______的位置。4.其他测力计_______、弹簧秤、托盘秤。5.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弹力(重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问题1.演示下列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撤去拉力,弹簧恢复原长。(2)用力弯铁丝,铁丝变形,撤去力,铁丝不恢复原状。(3)用力压直尺使其弯曲,撤去力后直尺恢复原状。通过以上实验,小组讨论这几个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总结出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7问题2.请亲手拉弹簧和压弯直尺,感受一下弹力的存在,然后讨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拓展提升:压力和支持力实质是弹力吗?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什么?针对训练1.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探究点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重点)问题1.同学讨论,归纳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点。问题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针对训练2.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量程B.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原因在于弹簧的伸长度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C.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D.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果没有指在“0”刻度,使用前要调零【训练案】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在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弹簧越长。2.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拉力、压力都属于______。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测量前必须________,明确测力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伸长方向跟________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的刻度线______;(4)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_______,又要记录________。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8【检测案】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当弹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2.在一定范围内拉弹簧,弹簧所受的越大,它被拉得,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种性质制成的。3.如图7-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4.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来源:学科网ZXXK]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5.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6.如图8-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位于第二小格的A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处,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N。7.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拉力F/N1234567长度l/cm2.502.903.303.704.104.504.90伸长△l/cm0.400.801.201.602.002.402.80(1)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l的关系是:;(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拉力F/N89101112长度l/cm5.305.706.106.60[来源:Z,xx,k.Com]7.30伸长△l/cm3.203.604.004.505.20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N。图7-1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9《第三节重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深刻理解重力的由来,重心,重力的方向。2、能力目标:小组讨论,展示和质疑,准确掌握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情感目标: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预习案】I.教材助读一、重力1.定义: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__表示。2.普遍性: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_的作用二、重力的大小1.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2.公式:_____。g=_________(粗略计算时可取________)。三、重力的方向1.方向:_________。2.应用:利用_______来确定竖直方向,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四、重心1.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_______。2.位置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上。五、万有引力: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的_________的力。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重点)问题1.实验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实测物体质量m/kg重力G/N物体1物体2物体3(1)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针对训练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初二年级物理备课组编制10(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和________。(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