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11资源1概论1.城市详细规划概念: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的具体规划。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2.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根据不同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规定各类用地适建情况,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结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衔接,将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转折性规划编制层次。4.控制体系指标有: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及兼容范围、土地使用强度、道路及其设施、城市环境景观5.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化。它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即将建设的各类设施作出具体安排,对建筑空间和艺术处理加以明确,并核算技术经济指标,为各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6.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六)竖向规划设计;(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绿地率。7.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二、图纸1、规划地段位置图2、规划地段现状图3、规划总平面图4、道路交通规划图5、竖向规划图6、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8.居住区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用地的总称9.公共绿地: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应安排游憩活动场地的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的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10.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主要内容:(1)选择和确定居住区位置、用地范围;(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室比及长度;(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成果1、分析图2、规划设计方案图3、工程规划设计图4、规划设计意向图或模型5、规划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1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方便—人的需要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水平及质量(2)舒适—健康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3)卫生—在居住区内有完善的给水、雨水与污水排水、煤气与集中供暖系统。(4)安全—居住社会环境与居民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安定,以及居住区各功能系统正常运转的保障(5)优美—人与视觉环境的情境沟通与交融12.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资料(1)政策法规性资料项目(2)自然及人文地理资料项目(3)现状及地形分析13.确定人均居住区用地指标的主要因素:1、城市规模2、居住人口规模;3、住宅层数第一章居住区的意义与组成1.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总称。住宅区有以下层次: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2.社区概念:指一定地域内,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形成的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制度与组织完善的社会实体以及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3.形成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4.邻里关系的概念:是一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它不同于亲缘或血缘关系。邻里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邻里间知姓名和家庭概况,每天碰面接触的自觉帮助型;第二层次:邻里间见面打招呼,但不一定知其姓名和愿意帮助型;第三层次:住户彼此偶尔见面但认为他或他们是属于自己社区一部分的应该帮助型。5.形成邻里单位的原则有: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6.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种类型,一定意义上说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个最小单位。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提出的原则是对居民生活需求的反映。7.系统一、物质系统1.住宅与住宅用地2.道路交通设施与道路停车用地3.公共建筑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二、社区系统1.社区生活保障系统2.社区育才就业系统3.社区交流与参与系统4.社区运营系统社区网络系统的建构应该具备四大要素。第一是各系统中应具有层次分工,第二是各系统均应该是可无限扩展的,第三是各系统间应该具有交互作用,第四是所有居民对整个网络权益共享。第二章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1.社区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含义,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是住宅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的内容,而在住宅区规划中充分地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社区发展原则的基本核心内容。2.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机动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适居性卫生、安全、方便和舒适是住宅区适居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4.识别与归属识别性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场所与居住环境的心理归属感具有密切的关系,而特征则与居住环境的形象识别性、社会归属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场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文化与活力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是营造文明社区的重要条件,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5.生态优化原则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饮水供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生态是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要求。6.住宅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基于人类生活的地区面临污染、地球温室化、异常气象、水土流失等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持续破坏性开发所带来的严重问题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目的是要将破坏性开发转变成为非破坏性开发。8.生态住宅的概念、特征及意义概念: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组织住宅建筑室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无污染、生态平稳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所处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意义:生态住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9.共享社区原则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10.公众参与包含的内容: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社区发展决策、参与社区后续建设和社区信息交流等。反映了居民应该享有的公平权益,同时也是使居民热爱社区、爱护社区、关心社区、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建设文明社区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三章住宅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1.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其基本性质为:整体性、系统性、规律性、可转换性和图式表现性。2.规划结构城市的规划结构应该包含有规划对象的全部的构成要素,反映各系统在构成配置与布局形态方面的内在和相互间的基本关系(包含基本规律与要求),同时可以在定量要素方面用图表、在定性要素方面用文字,在空间形态方面用图形来表现。住宅区的规划结构3.一般情况下,将住宅区的构成要素划归为用地、设施、空间、景观四个部分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在住宅区规划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用地规模与配置;设施分级与布局;空间层析组合;视觉景观与形象。4.用地配置:包含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与停车用地、公共绿地和其他用地五部分的数量及比例,它反映了一个住宅区的某些重要的特征用地配置的确定应该考虑住宅区的职能侧重、居住密度、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益、社区生活、户外环境质量和地方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5.居住密度:是一项重要的量化控制指标,它对居住环境的品质以及规划结构的空间与布局形态有着根本的影响。居住密度是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面积程度,是一个包含人口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念。人口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住宅区容积率和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居住密度的高低取决于土地的价值和土地资源的状况、生活环境质量的定位,以及对城市型生活氛围的营造6.设施分级与布局住宅区的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停车设施、教育设施、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管理设施和市政设施六大类。服务半径与设施分级:各项设施的分级及其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基本要求:住宅区的设施分级与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邻里交往的促进、资源的合理与有效利用和空间景观特征的塑造,同时也应与地方的文化传统所体现出的景观风貌相结合,形成包含分级和布局内容在内的各类设施的系统性结构。设施布局基本要求: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7.空间层次与组合住宅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两大部分。住宅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层次。8.基本要求:住宅区各层次生活空间的建构宜遵循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逐级衔接的布局组合原则,重点关注各层次空间衔接点的处理,保证各层次的生活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住宅区规划布局分析9.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点:①方便居民生活,利于组织管理;②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③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④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10.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1)满足交通运输要求(2)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局(3)利于工程设施布置2、满足安全与防护要求(1)保证行人、行车安全(2)要与抗震防灾规划结合3、满足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1)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2)适应地形布置道路(3)利用现有线路设施1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有贯通式、环通式、尽端式,此外还有以上三种基本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或自由式等多种形式。(相应的图要会画)12.公建系统规划要求(1)方便使用(2)利于行成社区活动中心(3)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4)利于经营管理(5)适应社会发展13.空间环境塑造要注意哪些?1、协调中创造特色2、整体中突出中心(社区中心)3、连续中沟通交往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因素:(1)满足有关规范要求(2)适应环境,防护疏导(3)提高绿化率(4)加大科技含量)第四章居民调查1.居民调查目的:为了掌握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和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作用:评价居民居住的居住环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