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关系史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知天下:近世初期中西接触暨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传统对外关系体系及其崩溃:十九世纪后期传统对外关系的两大支柱:天下(all-under-theHeaven)观念和朝贡体制(theTributarySystem)天下观念:以天下观天下,自我中心,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作为儒家道德治国的理想途径和境界,成为当代中国对外思想的渊源.抑或成为现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渊源.从天下观念到“大同世界”,“共产主义”到“和谐社会”,是中国外交的持续不断的最终追求。朝贡体制:在西方到来之前,东亚国际关系秩序是以礼治体系为核心,追求“万邦来朝”的道德理想。•Korea朝鲜•Ryu-kiu琉球•Viet-nam越南•Laos老挝•Thailand泰国•ThePhilippines菲律宾•Burma缅甸•Thewesternoceannations西洋•Pope教皇•龚自珍的朝贡观念壬寅宫变(1542)他者的困惑暨东方主义的困境•被纳入东亚的西欧:他者的困惑•在对殖民主义的“东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中,萨义德(EdwardSaid)认为,“东方主义”历史观将东方“他者”化、边缘化,并对其极尽羞辱。萨义德引述勒罗伊-波利叶的话说:“殖民就是一个民族的扩展力;它的繁殖力;它在空间上的扩大和激增;就是将宇宙或宇宙的一部分完全纳入这一民族的语言、习俗、观念和法律之中。”东方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曾经是“一种谋生之道”(career)。•葡、西、荷、英未能冲击明朝明朝对葡萄牙人的定位•明人对葡萄牙的记载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简略的,许多内容前后引用重复。郑燮《东西洋考》中引用《广东通志》记载的御史丘道隆等的奏疏中称:“先年潜遣火者亚三假充满剌加使臣,风飘到澳,往来窥伺,熟我道塗,略买小儿,烹而食之。”[1]这是官吏和皇帝都接触到的一种描述,后来“烹食小儿”之说,不胫而走,可谓荒谬之极。•如1574年,严从简绘声绘色地描述道:“番国佛郎机者,前代不通中国。……其人好食小儿,然惟国主得食,臣僚以下不能得也。其法以巨镬煎水成沸汤,以铁笼盛小儿,置之镬上,蒸之出汗。汗尽,乃取出,用铁刷刷去苦皮。其儿犹活。乃杀而剖其腹,去肠胃,蒸食之。”[2]又有记述曰:“嘉靖初,佛郎机国遣使来贡,初至行者皆金钱,后乃觉之。其人好食小儿。云其国惟国口得食之,臣僚以下,皆不能得也。至是潜市十余岁小儿食之。每一儿市金钱百文。广之恶少,掠小儿竞趋途,所食无算。”[3]顾炎武也是以讹传讹,说道:“佛郎机国在爪哇南,古无可考……素不通中国……略买食小儿,烹而食之。”[4]•至清修《明史》,其卷325《外国》6记载了葡萄牙人首次到中国以及中国的态度,其中也引用了“烹食小儿”之谬传:“佛郎机,近满剌加。正德中,据满剌加地,逐其王。十三年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始知其名。诏给方物之直,遣还。其人久留不去。剽劫行旅,至掠小儿为食。”•[1]郑燮:《东西洋考》,卷5,东西洋列考,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3页。•[2]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余思黎点校,卷9,“佛郎机”,第320页。•[3]张维华:《月山丛谈》,转引自《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第7页。•[4]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33册,“交趾西南夷”,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7-48页。•1518年9月末,安德拉德返抵马六甲。皮雷斯等7名葡萄牙人则留在广州,勾通了镇守广州的宦官,终于得到入京的许可。•广东按察司佥事兼署海道事的顾应祥记述此事曰:•正德间,予任广东按察司佥事,时巡视海道副使汪鋐进表赴京,予带管海道。蓦有番舶三只至省城下,放铳三个,城中尽惊。盖前此番舶俱在东莞千户所海澳湾泊,未有至城下者。市舶提举吴洪赐禀,予亲至怀远驿审视。其通事乃江西浮梁人也,禀称此乃佛郎机国遣使进贡,其使臣名加必丹,不曾相见。予差人往梧州呈禀。三堂总镇太监宁诚、总兵武定侯郭勋俱至,其头目远迎,俱不跪拜。总督都御史陈金独后至,将通事责治二十棍,分付提举:远夷慕义而来,不知天朝礼仪,我系朝廷重臣,着他去光孝寺习仪三日方见。第一日始跪左腿,第二日跪右腿,三日才叩头,始引见。总督衙门吩咐:《大明会典》原不载此国,令在驿中安歇,待奏准方可起送。所进方物有珊瑚树、片脑、各色所袱、金盔甲、玻璃等物。又有一种如红线褐,名‘撒哈拉’;三刃剑一口;又一剑,铁可折转,放手即直,其锋甚利。人皆高鼻深目如回回状,身穿锁袱,披裘,以皮为裤,又以皮囊其阴物,露出于外。头目常看书,取而视之,乃佛经也。后奉旨刃剑许令进贡,至京,见礼部亦不拜跪。武庙南巡,留于会同馆半年有余,今上登极,将通事问罪,发回广东,逐之出境。•未能送达的国书:英国的机会主义•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7月21日,英女王修国书致中国万历皇帝,[1]派商人阿伦和布罗姆菲尔德携国书来华。国书中写道:“二商人……求贸易于贵国。贵国之名誉扬溢于四海,富强无匹。敝国人民非只欲观光上国,且欲于居留贵境之时,求庇于贵国之法律。”[2]这是英国遣使来华要求贸易的第一封信,但持该国书的商人未到达中国。•[1]1553-1558年在位的是英国女王玛丽一世(MaryI),许多书上说是伊丽莎白一世致中国皇帝第一封信是错误的。•[2]转引自朱杰勤:《中外关系史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0页。•1583年(万历十一年)伊丽莎白一世派商人约翰·纽伯里(JohnNewberry)前往东方,并交给他两封信,一封致印度的莫卧尔皇帝,一封致中国皇帝。这是英王第二封致中国皇帝的信。•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英国有两个商人准备到中国去,伊丽莎白女王乘机派伍德(BenjaminWood)作使臣,和他们同行。伍德此行,主要是帮伊丽莎白给中国皇帝送信。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英国与西班牙谈判破裂,英国枢密院同意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伊丽莎白女王是公司股东之一。公司享有种种特权,拥有军队和武装,有权在东方发动战争和订立条约。•1610和1630年,即万历三十八年、崇祯三年,詹姆士一世两次托英国商人尼古拉·道通(NicolasDownton)东航时带去致中国皇帝信表示发展两国关系的意愿(这是明末英国国王致中国皇帝的第四和第五封信)。此时正好发生万历年间的天主教案,明朝政府正在大力驱逐耶稣会士,“没有一个中国人敢于翻译和转送这些信,该国法律对这种人是处以死刑的”,[1]因此这些信也未能送达中国朝廷。•[1](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年),第1卷,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组、区宗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明朝与西方的低烈度军事冲突•从屯门之战到走马溪之役:明朝与欧洲的首次交战(1521-22)•未能发动的西班牙全面侵华战争:欧洲历史牵动中国(1586)•料罗湾海战:明朝大败荷兰(接受招安后的郑芝龙于崇祯六年(1633)10月22日,率明军150艘左右的帆船(其中50艘为特大战船)在金门料罗湾主动出击,打败荷兰武装商船,迫使荷兰签订赔偿条约。)白银帝国:大明王朝的过渡开放性•郑氏集团(国姓爷合战)•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梁方仲先生估算,从万历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573-1644)的72年间,因海外贸易而流入中国的白银,“至少远超过一万万元以上。”按不到一元半即可折银一两算,可折银七八千万两。国外学者的估算则要多得多。日本学者笃小畑认为,仅明末的44年间,至少应有2亿两白银从日本流入中国。单位:千吨从美洲从美洲美洲总产量7537175427172613马尼拉1600-1800年总计约从3-10上升到2572从日本从美洲18世纪17世纪16世纪“中国礼仪之争”(明末到雍正年间)•康熙和雍正禁教的缘由•非宗教文化对宗教文化的反击•“礼仪之争”提供了一个排外的借口•臣民忠诚与意识形态统一的问题:政治安全的考虑•乾隆、嘉庆时期的禁教原因:帝国治理的需要想象的中国:康熙与欧洲•传教士和欧洲思想家对康熙的误读•康熙对欧洲科技感兴趣的动机•康熙学习西学之根源在于幼年时受到历狱的刺激(杨光先发起的“历狱”(1656-1665年,顺治十三年至康熙四年)•康熙之所以对西洋科技知识着迷,乃在于他借此想成就一代伟大帝王的无所不能性,增强统治魅力,以获得更大的统治认同•备受历狱刺激的康熙后来一反传教士的中学西源论,提出“西学中源”论,并经当朝御用文人的阐发而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一个个案:马戛尔尼使团的失败•争论中的问题•对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相关论述已经是汗牛充栋。总其要义,主要有三种范式:其一,现代性范式。认为英国虽然在后来的对华关系中,采取了枪炮政策或帝国主义政策,但在马戛尔尼访华时期,毕竟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大势。访华的失败,是源于有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与“固步自封”,认为沉醉在天朝大国臆想中的帝国统治者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态度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拒绝走向近代化的“天朝”最终在帝国主义的枪炮面前走向了“崩溃”。其二,文明冲突论范式。在文明冲突论范式也通常被国际关系学的建构主义运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学者日益重视文化和认同的作用,并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初次相遇”(FirstEncounter)的问题其三,后现代范式。何伟亚(JamesL.Hevia)的《怀柔远人:马戛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英文书名:CherishingMenfromAfar:DingGuestRitualandtheMacartneyEmbassyof1793,把“后现代式的解释与新的档案材料”结合起来,并使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呈现一种全新的诠释,引发了一场关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争论。文本解读LetterfromKingGeorgeⅢtotheEmperorofChinaHisMostSacredMajestyGeorgetheThird,bytheGraceofGodKingofGreatBritain,FranceandIreland,SovereignoftheSeas,DefenderoftheFaithandsoforth,TotheSupremeEmperorofChinaKien-longworthytolivetensofthousandsandtensofthousandsthousandyears,sendethGreeting.ThenaturaldispositionofagreatandbenevolentSovereign,suchasisYourImperialMajesty,whomProvidencehasseateduponaThroneforthegoodofMankind,is,towatchoverthepeaceandsecurityofhisdominions,andtotakepainfordisseminatinghappiness,virtueandknowledgeamonghissubjects,extendingalsothesamebeneficencewithallthepeacefularts,asfarasheisable,tothewholehumanrace.ImpressedwithsuchsentimentsfromthebeginningofOurReignwhenWefoundOurPeopleengagedinWarWegrantedtoOurenemies,afterobtainingvictoriesovertheminthefourquartersoftheWorld,theblessingsofPeaceuponthemostequitableconditions.•SincethatperiodnotsatisfiedwithpromotingtheprosperityofOurownsubjectsineveryrespect,andbeyondtheexampleofanyformertimesWehavetakenvariousopportunitiesoffittingoutShips,an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