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裤子的人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张一帆日光灼人,云朵匿迹。已然,是盛夏了。街边摊上的咸鱼已经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小贩油嘴滑舌的自卖自夸声,中年妇女尖酸刻薄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是谁捏着鼻子皱着眉头走开;是谁尖叫着被谁踩到了脚;是谁提着裤子绕路避行满脸不屑;是谁膀粗腰圆呼朋唤友饮酒作乐……世俗的气息不可避免的蔓延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连如此不起眼的小城也不例外。人们顶着冷漠的面具,迈着匆忙的脚步。走走停停,熙熙攘攘。没有谁注意到路边多了一个穿破裤子的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没人记得了,只是乞丐们在争抢垃圾堆中的“剩余价值”时不免发现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乞丐间也是拉帮结派的,对如此“不速之客”也自然是一顿拳打脚踢,之后便一哄而散。也不是没人注意到他的。只不过是长日坐在树下嗑瓜子晒被子剔牙缝的老太太们,借着周围的新鲜事物八卦一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他是乡下的农民工,被老板拖欠了工资又遇上了骗子,落到乞讨的境地。也有人说,他曾经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了逃避追捕来小城躲躲。老太太们聊得起劲时眼中有着故作神秘却兴奋的光,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仿佛是全过程见证者。然而时间久了,他又很快被遗忘了。话痨的人永远不缺乏新的话题。谁又知道真相是什么呢?又有谁在乎呢?没有。不过是一个穿着一条灰蒙蒙脏兮兮的破裤子的人罢了。市井的人看不起他,就连乞丐也容不下他。唯独一条流浪狗和他特别投缘,帮他在垃圾堆中寻来果腹的食物和废弃的棉被。时不时蹭着他,和他一同坐在寂静的墙角。而他,总是凝望着远方,或是一轮旭日冉冉升起,或是月上树梢一天的落幕。他的目光深邃而悠长,像是要望穿小城的这片天空。狗的左膝上秃了一块毛,他的裤子上破了一个洞。一人一狗。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小城的西边,有条蜿蜒的河,跨过河上的那座桥便是集市。他常常带着那条流浪狗在这附近溜达。傍晚收市时地上丢弃的菜叶,是他们每顿饭的着落。这天的河边聚集了异常多的人。穿破裤子的人也和狗一同跑了过去。只见平日平静的河面上有一个孩童正挣扎着,但看情况似乎支撑不了多久。岸边一个肥头大耳,满脸油光的中年人急嚷嚷地吼着:“谁跳下去救人!只要救了我儿子!我赏他钱!我有的是钱!”但围观者却无动于衷。有的看热闹的,颇为幸灾乐祸的说:“看他平时财大气粗,仗势欺人,这会儿遭报应了吧!”有的则痛心地摇摇头看了看就走开了。更有好事者不怀好意地与那孩童的父亲讨价还价:“我说钱老板呐,你究竟愿意出多少钱呢?话说这‘一跳值千金’啊!要不这么着,您先开个价,咱们再看看跳下去值不值啊!”那中年人气得一把揪起那人的领子扬起了拳头。一旁哭得泪人似的妇人赶忙阻止:“孩子他爸,救人要紧,他出多少咱都给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扑通”一声响,刚才一直一言不发的穿破裤子的人跳进了水中。看得出来,他的水性并不好,刚游到河中间就没什么力气了。落水的孩子看见有人靠近,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死死地抓紧了他的手臂不放开。他一只手托着孩子羸弱的身躯,一只手臂机械的滑动着,费尽全身的力气向河岸游去。岸近了,近了。他吃力的爬上了岸,将孩童抱到了那对中年夫妇面前。那妇人一把接过了孩子。中年人没想到最终救他儿子的居然是个不起眼的流浪汉。但话已出口,又怎能食言?便不情愿的从皮夹中随意抽出几张钞票,递向那人。然而,那穿破裤子的人并没有接。他深深地望了那中年人一眼。侧脸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勾勒出下巴坚毅的线条,却看不清表情。他转身,大步离开了。湿漉漉的衣服紧贴在他的脊背上,他很瘦,背却挺得很直。那中年人一瞬间错愕了,手臂就那样停滞在半空中,像是伸出的突兀的枝桠,停也不是,收也不是。一声狗叫声蓦得将他的思绪拉回,只见那条流浪狗从他的身侧擦过,跟上了那穿破裤子的人。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从此,再也没人见过那穿破裤子的人。但他的事迹变成铅字清晰的印在报纸上,被人们传颂,化作一缕指尖的墨香。小城又恢复了一片平静,只是有什么终究是改变了的。波光粼粼的河水还在静静流淌着,知了的阵阵叫声覆盖了整片天空。小城中的一草一木像是一夜间蔓延开来了绿,在风中泛起层层碧浪。窗外,是倾城的日光。(本文在第十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二等奖)闲不住的硬汉子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刘莉7月,我顺利完成了中考,登上了回乡的火车。凝望窗外景物的飞驰,我的思绪不禁回到去年寒假。当时,我满怀着喜悦推开大伯家的门,却见到大伯家蜷缩在墙角,蓬头垢面,拼命抽着烟。尽管烟味呛得他不住的咳,他仍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将香烟塞进嘴里。“就在今天,你大伯下岗了。”伯母小声告诉我。大伯猛地抽搐了一下,将头埋到臂弯里,很深,很深。整个寒假,大伯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把头发揪乱,把烟灌满整个房间;常徘徊在地头,对天长叹:“我还不老,国家为什么不要我呢?”这年寒假,没有欢庆的礼花,也没有狂舞的彩狮……车轮滚滚,又将我拉回现实。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那里有我特意给大伯买的电子小鸡,希望能帮他打发下岗后的寂寞。很快,我便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乡下清新的空气让我感到宁静与惬意。三五成群的农民兴高采烈地从身边走过去,谈论着新开的“乡村书屋”。我好奇地跟上去,却见他们是往大伯家去了。“那么要强的伯母怎么会让书屋开在家门口?”我大惑不解。不久,大伯家门上那“乡村书屋”的牌匾就解开了我的迷。不待我细想,人流便将我推入门。仿佛阿里巴巴进了藏宝库,我的眼睛顿时大了一号。小小屋子挤满了人,沿墙四个书架摆满了书。大伯笑容满面,为这个介绍那个登记,竟无暇顾及我了。我于是顺手抽出几本,种植的、养殖的……名目还真不少。“姑娘,你也来看书呀?”旁边一位老汉问。不等我回答,他又说:“这个书店刚开业的时候,几乎没人光临。可这老板就是不放弃,挨家挨户送书上门,不知碰了多少钉子。到后来有人按书上的理论去实验,真见了成效,于是来这看书的越来越多……”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大伯创业的艰难情景。大伯的书店忙到很晚,不尽兴的人们约好明天再来。晚饭的气氛很热烈,大伯红了脸,一杯接一杯:“终于又能为国家干些事了。刚下岗那会儿,心里总是空空的。现在办起这‘乡村书屋’,可给咱农民带来实惠了。”大伯一扬脖,又一盅,“不过,这得多亏下放时练就的一身好筋骨和凡事不低头的性格!”真的,大伯两鬓又添上些许银丝,高高的颧骨和紧闭的双唇却透着刚毅和顽强。看来我这“电子小鸡”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我于是举起酒杯;“大伯,祝贺你为农民及时打开致富之门,祝愿‘乡村书屋’越办越好!”于是大家满怀着希望,纷纷举杯。喜悦,爬上每个人的脸,也闪耀在庆功的酒杯里。【作者为1999年高一年级同步作文》(马云霞陶卫东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弯道改变人生①那一年,农村女孩读完初中,刚满十六岁。十六岁,是正值花季的岁月,是盛满斑斓的希望与梦想的年华。然而,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与许多女孩一样,没能继续读完高中课程。自幼她就目睹了同村的女孩一个个的辛酸故事:她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出嫁生子,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没有尊严……②一天晚上,女孩失眠了,她拿定了主意,给家人留了封信,独自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又一天夜幕降临,霓虹灯开始闪烁,步行街上熙熙攘攘,音乐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煞是热闹!然而,她分明感到自己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觉得这里的灯火是那么刺眼,刺得他头脑发晕,分不清东南西北,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口深井里,孤独和无助像蛇一样地包裹着她。③几天后,农村女孩在城市中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保姆:做一家三口的饭,洗衣拖地一切杂活都包,月薪500元。雇主家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的女孩,与她同岁。由于她的出现,这个女孩成绩好了很多,也学会了做家务,于是雇主便让她长期干下去,她开始跟那个女孩一起学习高中知识,决定考大学。白天她拼命地干家务,将晚上的活尽量揽在白天做,即使这样,她也常要工作到晚上8~9点。④在夜深人静之时,她便坐在灯前,翻看女孩的书本,她不知是什么强大的动力让她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但她始终坚信:她的命运不该如此。⑤第一次看书,居然很不习惯。高中的课程毕竟太深奥了!硬着头皮看了半小时,便坚持不住了!上床以后,辗转反侧,心理默默地想着:“我一定要坚持!”⑥第二次自学,她调整了方法:将几门课程穿插起来学习,将不懂的地方及时记下,再集中时间去问同龄的小主人……一眨眼,一年过去了。农村女孩消瘦了许多,眼睛里开始出现血丝,眼圈不时发黑,头上还冒出了几绺白发……⑦第三年,高三上起晚自习。她通过小主人的关系,说服了班主任,同在一个班一起上起辅导课。⑧三年后,农村女孩与同龄女孩一同参加高考,成绩虽然次一些,但也考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她便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几次还拿到了奖学金。然而,她很少买参考书,一本薄薄的参考书要花费她几天的伙食费,最后她想了个办法,到图书馆借书看。久而久之,她与图书馆理员都混熟了。这四年,她终于挨过去了。这时,她鼻梁上架起了一副深度眼镜,白头发明显多起来了。⑨大学毕业那年,她便当了白领,一切都顺利得让人难以想象;但只有她知道,这种顺利的背后是无数的泪水和汗水……⑩一年后,她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城里租了房,将父母双双接近了城里。第一天晚上,她将父母带到了这座城市她第一次玩过的地方——步行街。霓虹灯依旧在闪烁,人们依旧在喧哗,农村女孩第一次觉得城市中的灯火也有她的一丝光芒,她吃惊地发现,父母都笑了,会心地笑了,笑得从来没有这么灿烂过。这时,她似乎明白了,原来弯道也是一种机遇……[品味赏析]作为考场作文,本文有三个“难得”。一是文体难得。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当下考生大多喜欢写议论文和夹叙夹议的散文。而作者写的却是小小说,显示了其不凡的勇气和智慧;当然,这些勇气和智慧又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物以稀为贵”。在阅卷现场,凭其文体的“稀有”和内容的实在,本文自然更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二是立意难得。作者具有明显的“草根”意识,关注农村的失学青年,留心弱势群体,为他们担忧,为他们歌唱,彰显了一种可贵的人品!在“嫌贫爱富”已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共同心态的今天,这种情怀弥足珍贵!三是写法难得。小说不用真实姓名,而用“农村女孩”的泛称,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在塑造人物时,又多管齐下,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使人物有血有肉,丰满感人![写作借鉴]写小说,塑造人物是核心任务,而运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虚构方法来写人对涉世不深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我挑战。本文总体看来,虽有一些稚嫩;但已经初具小小说创作的特色,仍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小小说塑造人物恰当地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方法,立体感地展现了一位新世纪的农村女性。这里的心理描写富有变化:有全知觉的直接描写,如“上床以后,辗转反侧,心理默默地想着:‘我一定要坚持!’”;有通过环境描写加以衬托,如“她分明感到自己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觉得这里的灯火是那么刺眼,刺得他头脑发晕,分不清东南西北,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口深井里”;有通过别人的表现来间接反映,例如“她吃惊地发现,父母都笑了,会心地笑了,笑得从来没有这么灿烂过。”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值得一提。它不仅交代了时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也能够映衬人物的心境,烘托人物的形象。[收入《领跑高考——2009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安徽卷》(见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增刊。2009年9月出版]本色作文教学的若干关键环节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王尔楷中学新课标、新课程在全国已经推广实施了好多年,然而不少地方的高中作文教学仍是“换汤不换药”,应试作文教学仍然大有市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导致日常作文教学严重偏离了科学之路,着实令人担忧!那么,欲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怎样寻找突破口?下面略谈近几年来我的教学探索与思考。首先,应该走一条作文大革命的路子,大力提倡本色作文教学,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恢复其本来的面貌!什么是本色作文教学?我认为,其本质内涵就是“三个遵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一切教学活动以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遵循高中作文教学本身固有的特点与规律,不断实现学生作文素养的可持续提升;遵循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实现“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