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上课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醉里眉攒万国愁---宋代学者黄山谷结论:忧国忧民的形象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知人论世(资料书10——11页)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所以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35岁前过的是读书与漫游的生活。天宝五年(746年)赴长安,想通过科举为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由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当权,政治腐败,以致进取无门,困顿十年。十年的长安困守,使杜甫看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下层人民的苦难,从此以后他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确定了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乾元二年(759)杜甫由于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便弃官举家移居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了一个安身的处所,这个草堂世称“浣花草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杜甫草堂”。在成都定居时,曾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人称他“杜工部”。永泰元年(765),杜甫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漂泊于荆湘一带。大历五年(770)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关于杜甫我们还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做几道填空题。(1)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大诗人。(2)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体现的情感,故称。(3)他的诗歌创作,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被后人尊为。(4)他的作品风格现实主义忧国忧民“诗史”“诗圣”沉郁顿挫。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5)代表作组诗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三吏”“三别”。1、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以此理解诗歌内容。2、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歌深刻的主题,感受杜甫深切的思亲之情和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爱国情怀。3、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巧,并掌握“炼字”类的答题模式。学习目标:f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huánhuǎng月夜杜甫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在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资料书10——11页)(一)理解意思赏析诗歌1、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想象妻子在家望月怀人。儿女太小,未解相思。想象妻子月下徘徊的情景。渴望团圆的愿望。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歌的主要情感。赏析诗歌(1)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2)渴望夫妇二人能共倚薄幔,同庆团圆,共诉离情。(3)对战争离乱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所写的个人于亲人离散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与忧国忧民、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前面我们在介绍杜甫的时候已经说过他对于诗歌创作,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精工巧妙,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下他的用词,并掌握诗歌鉴赏的第二种类型题。炼字类赏析诗歌1、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联中“湿”,“寒”这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觉得好在哪,请简要说明理由。“湿”和“寒”可触可感,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更深层的,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湿”,沾湿。“寒”,生出寒意。夜深露重,雾气沾湿了妻子散发芳香的发髻。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她柔润如玉的双臂一定生寒了。请同学们归纳炼字题答题步骤指出哪个字用得好,解释该字的含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进行描述(若采用了比喻、拟人等须指出采用的是哪种手法)说明该字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何表达效果等。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字释义第二步:还原描述第三步:指出作用诗歌鉴赏语言类之炼字答题模式++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提问形式诗歌鉴赏语言类之炼字答题模式(直接鉴赏关键词)(找出关键词并鉴赏)(比较鉴赏)•知识回顾: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炼字的类型(1)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或摹写出对象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2)炼形容词: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传达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3)炼副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4)炼数量词:“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考点知能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去鉴赏杜甫的另一首诗,在课文的15页《登岳阳楼》,完成以下问题:诗中的颔联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合作探究1、《月夜》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闺中的妻子。主客移位(或想象/以虚写实/对写法)。所谓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到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名片解释1、《月夜》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不说自己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却说妻子在鄜州望月怀念自己,比直写自己思念之情多了曲折含蓄;闺中的妻子。更能表现诗人对妻儿的思念之痛,牵挂之深。构思奇特,让人回味无穷。手法:①先要点明手法;②再结合诗的内容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③再点明这样写的效果。主客移位(或想象/以虚写实/对写法)。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想象等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小结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扩展迁移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情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廿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