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苏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之骄子——苏轼——苏词三篇赏析组长:叶金奎组员:赵定指导老师:倪旭平,黄小蕾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从创作之丰富,作品流传之广远,读者之众多,研究之热烈,还是从对后代精神面貌之深远引响来看,苏轼都具有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文学大师一样的崇高地位。而我们对他的研究,只是皮毛,如孩童扔石子到大海,溅不起许多浪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人。他可谓少有的多能文艺大师。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巨擘;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此外,书法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上,又是以文同为首的“湖光竹派”的重要人物。他佳作很多,许多都是流香众口,妇孺皆知。父苏洵是著名散文家,母程氏从小教他读书。初次应举,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惊喜以为异人”,疑为学生曾巩之作,为避嫌疑,抑置第二。拆封看人,说他“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初入朝庭,值新法推行,他虽知北宋“积弱积微”,但鉴于庆历新政失败,不主猛烈改变。且认为“立法之弊”和“用人之弊”相较后者更严重。又见新法执行中的弊端,便反对新法,难留京城,自请外调。后御史中丞李定等摘取他讽刺新法诗句,深文固纳,将其下狱,即有名的“乌台诗案”。值司马光旧党把权,他又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实事求是,又遭排斥,再请外调。元祐八年,“新派”上台,又视之为“旧派”骨干,而又严加打击,后于元符四年病逝于常州。苏轼佳文甚多,我以其中三篇为代表赏析: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豪放词中的千古绝唱念奴娇和悼亡词中的千古绝唱江城子。词全篇着眼中秋明月,并以月抒情,兼怀念其弟子由(苏辙)。本词对政治上失意的人来说,难免是对现实的不满。不过他的心胸是旷达的,毫不悲观,结句完全表现出诗人的美好愿望。“寒”韵。作此词时,苏轼从汴京被贬外放到知密州上任,正遭遇政治上的打击。词人性格豪放,信奉儒家入世思想,但在屡遭挫折后,同时也对道家出世思想极感兴趣,以求心理平衡。这首词就是他排遣苦闷、渲染淡淡的出世人生态度的作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笔力骏爽,意境高拔,显示了词人的豪迈风范.词人欲摆脱尘世纷争打击的愿望,而这愿望却又让他回想到了高层统治者的政治倾轧,所以“不胜寒”。这人间美景叫词人感叹到人间月下美景,丝毫不亚于月宫中的仙境,因此,与其飞升寒清孤冷的月宫,不如留在平凡的人间。词中隐含了词人的出世倾向。下阕寄托了浓烈的情感,表面是诘月,实际上是怀人,语意曲折,构想清奇。。并且,乐观地祝愿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更为豁达开朗,意味深长,使全词完成了一个从淡淡的哀怨到超脱的过程。纵观全词,意绪起伏,结构新奇,格调高雅,文字清新,意境空灵,风格豪放,充分体现了苏词的特色,是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这首词主旨并不在于追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而是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情。正如《蓼园词选》所说:“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词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起,无情的逝水流光,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真正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又有几个呢?周瑜却是一个。词一开始就不同凡响:一派江水,千古风流,无穷感慨,和那种模山范水的诗句迥然不同。让人感到词人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得远,想得深。“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几句由大江引出赤壁,由千古风流人物引出周郎。词人用了“人道是”三字,可见他知道这并不是赤壁之战的那个赤壁,词中所写不过借此抒意,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用以寄托自己的怀古之情。接下来描写赤壁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简直是一幅具有立体感的图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承上概括风景,一句启下引出周瑜,这两句很有力地收束了上阕下阕着重写赤壁之战中作为主帅的周瑜。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刚结婚,娶了一个绝代的美人。这几句的意味全在“小乔初嫁了”的穿插,本来写的是赤壁之战这样的大事,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不闲。词人有意用小乔这位美人去衬托周瑜这位英雄,使下面那句“雄姿英发”成为有血有肉的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词人想象,周瑜身已殒亡而心恋故地,神游故国,和自已相遇,将会笑我事业未就华发早生。这个“笑”字意味丰富,这是善意的笑,同情的笑;不是嘲弄,也不是揶揄。首先是苏轼自己觉得自己的处境可笑,进而想象周瑜也会笑自己。这“笑”里饱含着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也带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词的末尾是两句无可奈何的排遣之辞,这两句又回到了开头的意思,并加深了开头的意思。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尤其会有这种感喟。多少风流人物尚且经不住流光的淘洗,何况自己呢?苏轼之所以发出“人间如梦”的感慨,恰恰是因为他想抓紧时间把握现实有所作为以期不朽,但客观的条件不允许他这样。一个才情奔放而壮志消磨殆尽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尊还酹江月”,既有哀悼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也有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的意思。北宋后期,苏轼以其不羁之才情步入词坛,打破传统,以诗为词,把诗的题材和感情引入词中,才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不朽之作。此词一出在当时的词坛上会引起怎样的震动是不难想象的。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说:“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纵使相逢应不识,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该三篇苏词感情真挚,细腻,有苏轼词的风格,不愧为千古传唱的美文。我们研究成果虽然很小,却也得益非浅,我们对苏轼的学习和研究不会停下来。谢谢!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