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建立:刘秀称帝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刘秀即光武帝。二.兴盛:“光武中兴”1.措施:①释放奴婢,②减轻农民负担,③减轻刑罚;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皇帝长大后,依赖宦官,由此宦官得到宠信,把持朝政。2、影响: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四、打击:黄巾起义1、原因: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直接原因:灾荒连年,社会动荡。2、概括: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3、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4、特点:有组织、有准备5、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黄巾起义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出现的共同原因及启示原因:①注重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调整统治政策③以农为本、重视民生④维护国家统一⑤统治者善于用人……教训:以人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重视农业生产★★比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不同点时间公元209年公元184年领导人陈胜、吴广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主要原因秦的暴政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相同都属于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黑暗统治,但结果都失败了。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38年(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3)意义:张骞中途被匈奴人捉住。使汉朝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19年(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3)意义:张骞走访了乌孙等西域国家,西域各国也派遣使者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二、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3)商品:中国的丝绸、漆器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各国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还有多种乐器和歌舞等输入中国。★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破格任用贤良之人,进行改革,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奢侈浪费,重用酷吏,导致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颁布罪已诏,知错就改,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同点方式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采用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坏结果促进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的兴盛。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思想文化控制)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大一统”,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统治权要一统于皇帝。“大一统”是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刺史。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以儒家《五经》为教材)3.经济上:中央统一铸币(五铢钱)。4.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过程: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随后汉武帝又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于: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最高学府),地方设立官学,推行儒学教育。◆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丝绸之路开通条件: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汉武帝时,大破匈奴,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安定的外部条件。3)西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济发展。4)秦汉文化的魅力以及以丝绸为主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对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路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达朝鲜、日本。3、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的设置:(1)时间:公元前60年(2)职责: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2)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2)蔡侯纸的特点:质量也提高了,原料容易找到、价格便宜,易于推广。(3)作用:值得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人物成就张仲景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1)擅长外科手术、针灸(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1、作者:司马迁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02年2、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3、建立者:刘邦,即汉高祖二、休养生息政策1、汉初形势: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2、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3、措施:(1)解甲归田。(2)释奴为民(3)轻徭薄赋(实行“什五税一”),4、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原因: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2“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结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表现:赋税沉重(三分之二);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2、原因直接原因: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在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期到达,按秦律当斩。根本原因:秦的暴政。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建立政权:起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5、结果: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6、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推翻秦朝的决定性战役),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时间:公元前206—前202年2、目的:争夺帝位,战争性质由农民起义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的斗争。3、知识拓展: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垓下之围(四面楚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刘邦获胜而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5、评价《史记》:(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四、宗教:道教和佛教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1、太平道张角创立,尊奉皇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2、五斗米道张陵创立的,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佛教:张骞通西域后(西汉),传入;1、传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教义:(1)要求人们忍耐、顺从。(2)主张众生平等3、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1)国家统一;(2)经济发展;(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2、概况:(1)时间:公元200年(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3、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3)军事上:采用正确的战术(4)曹操善于用人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孙权刘备成为他统一全国的障碍。2、概况:(1)时间:公元208年(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