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苏轼石钟山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侧景夜景正景《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独具一格,自成一家。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有“苏、黄、米、蔡、”“宋四家”之称(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文人骚客和石钟山石钟山在历史上使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提诗、撰文,以记胜抒怀。李必超课件泛舟李必超课件泛舟李必超课件石钟山上的古寺以为下临深潭: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人常疑之:钟磬:始访其遗踪:桴止响腾:余音徐歇:余音徐歇:阅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字词认为面对振动一直,时间副词(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探寻传扬慢慢消失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问题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3.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3.余固笑而不信也4.森然欲搏人5.微波入焉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7.因笑谓迈曰8.汝识之乎研读第二段舟:名作状适:到,往赴:赴任,就职固:当然搏:击森然:阴森森的样子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涵淡:水波动荡因:于是知道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问题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4.本文写了作者的三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深夜泛舟江面。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探的山名由来的兴奋,三是嘲笑李勃不实地考察。李勃真的可笑吗?不,因为他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这同样可贵,苏轼笑李勃是不对的,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李必超课件文中哪些地方表现“惊心动魄”的特点?其作用何在?作者在发现水石相击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研读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盖叹郦元之简目、耳:名词作状语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殆:大概终:总、终究考:敲实:事情能够的真相盖:表原因、目的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问题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类比和对比的方法。“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李必超课件问题一:本文哪一句表达了主旨,请说明理由。李必超课件主旨句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理由:◆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李必超课件问题二:本文是一篇考辨性的游记。作者此游的目的是考辨石钟山的得名,他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概括起来,“风水相击,如歌钟作乐”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李必超课件作者通过怎样的过程得出上述的结论可简要的概括为“二疑三笑”一疑二疑一笑二笑三笑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研习、思考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李渤)——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惜)研习、思考得名由来人们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李渤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质疑一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质疑二:即使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错的,那么本文的主旨句中所体现的思想是否正确?正确。因为作者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李必超课件多少年来,我总为苏东坡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面对苏轼的调查结果,我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光《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苏东坡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6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虚外为之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明,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是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己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乎?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文意,理清全文思路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第三段:因事见理。归纳写作思路第一段质疑,提出问题,属议论部分;第二段解疑,属记叙部分;第三段质疑解释的基础上得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属议论部分。石钟山记一、(议论)质疑郦:水石相搏之声人常疑之李:击石之声余尤疑之二、(记叙)解疑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2、访问寺僧3、亲访之见闻4、访之所得三、(议论)结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质疑——察疑——释疑质疑{对象郦说李说人们态度疑之尤疑之理由今••••••而况石乎!石••••••何哉?思考: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时间人物工具元丰三年六月丁丑日夜苏轼苏迈小舟作者心理变化过程:笑—心动—笑重点描写对象:声{人声栖鹘磔磔声若老人咳且笑声噌弘如钟鼓不绝声款坎镗嗒之声察疑}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古之人不余欺也}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释疑{—世所以不传郦元言之不详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渔工乐师虽知而不能言—›陋者以斧斤考击求之—›叹—›笑游因——质疑郦说——人常疑之李说——余尤疑之游历——解疑夜游见闻大石侧立栖鹘惊飞鹳鹤怪叫水声轰鸣肯定命名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因事说理的游记事——理——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探察其得名由来。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而臆断其有无。{———›依据目的———象鼻山因形得名因声得名兼而有之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思考:从苏轼夜乘小舟,亲身涉险,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富有哲理,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哲理。认识事物而陷入其中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原因。微观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体判断。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出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提供的是常用装备的清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自己郊游线路和时间等情况自由取舍。一级物品(必备):背包、睡袋、雨衣、帽子、手套、地图、食物、指北针、常用药、水壶(最好是保温的)。二级物品:哨子、小刀、手电、电池、灯泡、笔记本、垃圾袋、卫生纸、打火机、针线包。其他:望远镜、相机、毛巾、防寒衣物等。温馨提示课堂检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假字•至莫夜月明()•南声函胡()“莫”即“暮”。“莫夜”即晚上。含糊古今异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空中而多窍•此世所以不传也•自以为得其实古:往,到。今:适合,舒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古:表缘故。今:表结果的连词。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词类活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微风鼓浪而此独以钟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枹止响腾,余韵徐歇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自以为得其实(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动词使动用法)动作名(名词作状语)形作名一词多义余余韵徐息余固笑而不信自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搏水石相搏森然欲搏人(剩余的。形容词)(我。代词)(自己。代词)(从。介词)(击,打。动词)(搏击.动词)焉崆崆焉微波入焉且焉置土石如乐作焉语焉不详(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莫至莫夜月明故莫能知(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没有谁。否定性无定指代词)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代词,之得得双石于潭上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自以为得其实与公甚相得也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吾得兄事之古人观天地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十三学得琵琶成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得到、找到。动词)(能够。助动词)得到,引申为弄清、探明融洽,好通“德”,感激必须,应该心得,收获助词,多用在动词后心得,收获“得无……耶”表推测疑问语气(能够。助动词)鼓噌吰如钟鼓不绝微风鼓浪一鼓作气填然鼓之令赵王鼓瑟(一种乐器。名词,一说敲击)(鼓动、掀动。名词作动词)击鼓弹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