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卫生通报(17)湖北省卫生厅编2011年3月28日按:3月19日,全省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培训班在潜江举行。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俊超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各地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张俊超同志讲话印发给各地,请认真贯彻落实。张俊超同志在全省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培训班上的讲话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际,经厅党组会和厅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今天在潜江市举办全省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以及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十二五”1期间全省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指导各地按照《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和《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更好地编制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一步推进卫生全行业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这次培训班我们还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专家教授就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方法为大家授课,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充分认识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工作的重大意义事业发展,规划先行。省卫生厅对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专家咨询团队,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集聚各方智慧。2010年,省卫生厅通过课题招标的形式,联合同济医学院等单位开展了新一轮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经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和《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并报经省政府同意,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联合下发。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省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攻2坚时期。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于推进全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全面落实医改任务的具体体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改革要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并且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六项主要任务,即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省委、省政府在医改的相关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要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促进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和卫生全行业管理。省政府近期还将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年内各地必须完成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央和省对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已经纳入了医改的总体部署。编制实施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医改目标实现的具体体现。3(二)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在“三个着力”、“三个更好”上下功夫,即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卫生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在增强卫生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上下功夫;着力转变卫生发展方式,切实增强城乡、区域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全民健康促进体系,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在促使卫生改革发展成果真正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下功夫。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具体化,它将会更好地促使我们实现卫生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更好地促进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三)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卫生全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发展卫生事业,加强卫生事业管理,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管理卫生事业方面,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从长期以来的“办卫生”转向“管卫生”,从对卫生机构的微观干预转向对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从卫生机构由主办单位管理转向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转向以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形式综合的管理手段。职能转变后,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要从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出4发,集中精力管规划、管要素准入、管市场秩序。区域卫生规划是一个卫生行业规划,它适应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它强调的是全社会卫生资源的集中统一规划和管理,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可以逐步把全社会的卫生资源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之中,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社会服务。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公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明确,公立医院改革要围绕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对医疗机构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规划是准入的依据与前提,准入是按规划组织的审核与把关,监管是对规划与准入落实情况实施的行政行为,三者中,规划是基础。(四)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基本是政府指令性计划,规划目标突出的是卫生资源数量和规模上的扩大。这种规划思路的历史背景是解决当时的“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问题。由于这种规划不是按人群健康需求配置卫生资源,而是按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配置,不同部门、地方的医疗卫生机构都在向“大而全,小而全”的目标发展,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速度,造成卫生资源配置在区域和结构上的布局不合理,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失衡。区域卫生规划与传统的计划方式相比,有一个重要特征,它不是盲目的从规模和数量上配置卫生资源,而是针对区域内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资源利用状况,对卫生资源实行控制总量,搞活增量,调整5存量,优化结构,保证卫生资源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因此,区域卫生规划能够解决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总之,编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意义重大,是今年全省卫生工作的大事,各地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编制好规划,切实组织好规划实施,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二、全面把握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总体要求区域卫生规划是一种科学的卫生事业发展理念,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要求卫生资源配置必须以人群健康需求为目标,以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为导向。编制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卫生事业进行再认识、再定位的过程;是理清卫生事业发展思路的过程;是宣传卫生工作、争取领导、争取支持的过程;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在编制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过程中,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区域卫生规划是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它的目标是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管理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各地在编制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6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必须把促进发展放在首位。发展就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发展不快就会落伍掉队。当前,我省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整体发展不够,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省每千人口床位数3.47张,低于全国3.52张的平均水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55人,低于全国1.76人的平均水平;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56人,与全国1.52人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因此,加快发展是我省卫生工作的最大任务,各地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加快发展”的理念,打破条条框框,站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发展,争创一流。(三)必须坚持突出结构调整。除了总量发展不够之外,卫生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城乡差距比较大,全省70家三级医院中,武汉区域内的三家医院达28家,占全省的40%;三是公共卫生与基层卫生比较薄弱,没有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四是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不够,全省31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民营医院仅16家,多元化办医格局没有形成,要给民营医疗机构留下7足够的发展空间,重点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地要以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契机,加强农村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加强边远地区、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在促进卫生资源总量增长的同时,推进卫生资源内部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卫生资源布局,满足广大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四)必须坚持统筹规划与区别发展。区域卫生规划是一个全盘规划,各地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统筹规划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调整,不能有临时观念,不能只有部门的局部观念。同时,各地社会经济状况不同,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以及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不一样,各地的区域卫生规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把基本的市情、县情搞清楚,把本底数据搞准,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西医与中医、综合与专科、公立与民营、大与小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讲特点,讲特色,讲特长,突出优质、优势、优点。要善于错位发展,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要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市州的规划都要有鲜明特色,把规划做“活”,不要千篇一律。(五)必须坚持全行业管理。区域卫生规划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这也是医改的总体要求。我省军队和企事业、民营医疗机构拥有的卫生资源占全省卫生资源总量约81/3,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各地在编制和实施规划时,必须将各部门(包括军队、企事业)对外开放的卫生资源纳入统一规划,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六)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区域卫生规划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各地必须要以优化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重视和发挥传统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在卫生资源调整中,要分清轻重缓急,对当前已经阻碍卫生事业发展、群众反映比较大的问题,要优先解决。对当前明显配置不合理的卫生资源,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一些体制机制性的问题,要研究对策逐步加以解决。三、扎实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创造性的事业、开拓性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各地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域卫生规划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地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要积极争取领导,加强领导,落实领导,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发改、财政、卫生、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