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线索专题(最终运用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一)线索专项训练温故知新——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使得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如果将一篇文章看作是一棵大树,线索就是大树的主干。如果将一篇文章看作是一串珍珠,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线。温故知新——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变化为线索例如:《伟大的悲剧》是以事件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2)以地点转移为线索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章的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是以地点(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温故知新——记叙文的线索(3)以人物(见闻感受、行踪)为线索例如:《最后一课》是以小弗朗士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记录了上学路上、上课时、放学三个部分的内容。《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林—进入、访问桃源—出而再寻桃源(4)以物为线索例如:《灯笼》一文就是以“灯笼”为线索。温故知新——记叙文的线索(5)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即以故事的发生、发展为线索。例如:《散步》以散步这一事件为线索,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6)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体现人物心情的词语。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以“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憎恨、讨厌——敬重、爱戴例题展示(一)2014山东滨州中考试题《奶奶的粽子》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等情节。奶奶的粽子或粽子点拨一:线索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本文的情节都是围绕“粽子”展开的: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祖孙之间的情感也是通过“粽子”体现出来的。方法小结: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在通读文章时,要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寄托作者情感的事物。例题展示(二)2014年上海中考试题《看火车》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事情发展过程未见火车(1)看到心目中的火车火车离去人物内心变化向往、不安(2)(3)(4)等待火车恭敬、失望兴奋、胆怯不舍、失落点拨二:阅读第三段,可以找到“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即等待火车。因此这篇文章是以“看火车”这一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方法小结:通读全文,根据图表已给信息,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内容,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起因、经过、结果。例题展示(三)2015年邯郸市中考模拟试题《二的》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点拨三:本文以时间的流动为主线,串起了主人公由少年到成年的种种生活琐事,条理清楚、文脉贯通,因此本文的线索是时间。方法小结:文章中往往有一些表示时间变化、时间推移的词语。阅读时,要特别关注,看看写作材料是否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例题展示(四)2015年保定市中考模拟试题《九步之暖》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何作用?点拨四:“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始终,小说中的人物故事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串联的。因此本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作用: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方法小结:这类文章或写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记录人物的行踪,以“人”来连接文章的各个情节。例题展示(五)2016年邯郸一中直升试题《30岁才懂父亲》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从小到大“我”对父亲的态度变化。对父亲有怨言——()—()——()心里很不舒服——不搭理父亲——激动和幸福点拨五:熟读全文,从关键段落中准确找到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5段、9段、12段)方法小结:文章的情节随着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而丰富多彩。找到人物心情变化的关键词,就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钥匙”。本课小结•一、以时间变化为线索•二、以地点转移为线索•三、以人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四、以物为线索•五、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六、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本课小结寻找文章线索的方法:1.了解线索特征的两个特点:一是贯穿全文,它连接所有材料,像糖葫芦串一样,使材料成为一个整体;二是线索往往有明显的文字标志,而且表示线索的文字会反复出现。本课小结2.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以关注以下几点:①文章的标题;②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