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1课题第一课魔幻的颜色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颜色,并让学生认识颜色之间的各种变化。教材中的颜色变化,只要求学会三原色之间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基本了解原色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难点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教学方法实践法启发创新法教学准备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用三个杯子的红黄蓝颜色调出三种间色的颜色。二、新授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介绍水彩: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1·认识三原色:a、出示定义。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b、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备注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2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c.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d.得出定义。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三、巩固练习:间色练习:学生用颜色进行练习。四、课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魔术颜色,间色。颜色是可以变的,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我们就能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颜色。作业布置准备材料板书设计:流动的颜色红黄蓝绿橙紫教学反思: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3课题第二课万花筒课时一课时课型设计·应用教学内容本堂课通过万花筒这一玩具来让学生学习对称图形的画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过程与方法: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重点能否表现出对称的图案。教学难点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教学方法实践法启发创新法教学准备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二、发展阶段1.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2.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三、巩固练习:1.思考,你将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万花筒: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多边形,或者可以组合颜色:你将选择什么样的颜色用什么形式来完成:手工、绘画、组合?小组讨论2.学生画,引导学生轻画,画大些。可以用水彩盒外形的圆来做外边来画。也可以自己用手画圆。3.学生创作,老师指导,个别师范(如何组合,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说明)四、课后小结:万花筒的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就像我们的生活,她绚丽多彩,我们要尽情的拥抱她。备注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4作业布置准备材料板书设计:万花筒图案色彩教学反思:课题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颜色,并让学生认识颜色之间的各种变化。教材中的颜色变化,只要求学会三原色之间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大小比较,制造通话世界,感受快乐教学重点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3.构图是否完整。教学难点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学方法实践法、启发创新法等。教学准备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5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展示给同学们看,请同学们进行观察。2、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引申到本课内容《大人国与小人国》二、新授1、观察、思考、感受: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三、巩固练习:1、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2)、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清洁和美丽呢?(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2、课堂练习: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四、课后小结::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备注作业布置准备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完成作业。板书设计:3、大人国与小人国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6假如我是一个巨人?假如我是一个小人国的居民?教学反思:课题第四课前前后后课时一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内容感受作品中物体的前后关系所产生的空间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关系的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透视方面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好的空间感觉。教学重点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在画面上体现“近大远小”的现象。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前后关系现象,运用儿童喜爱的美术语言,表现前后关系的美术作品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教学准备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影像资料、剪刀、胶水、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纸。教一、引导阶段备注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7学过程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评述,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这些景物都体现了近大远小的规律。你以前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现象?举例说明。二、发展阶段1、师提问: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生回答:前面的把后面的遮挡一些。师提问:了解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你能运用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吗?2、欣赏教材中作品,确定绘制题材。3、与学生探讨一下:①绘画顺序:可先画前面的物体,接着再画后面的。如果是拼贴画,就先贴后面的物体,再贴前面的。②色彩的运用上,前面的物体可用比较鲜艳的颜色,后面的物体颜色可淡化。4、学生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进行绘制。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好的构图。三、让学生互评,看看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四、收拾与整理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五、布置作业:预习第五课,带自己喜欢的材料(如:瓶盖、火柴、彩纸、剪刀、胶棒等)作业布置准备下节课材料4.前前后后绘画:先画前面的物体,接着再画后面的前面的物体可用比较鲜艳的颜色上色:后面的物体颜色可淡化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8教学反思:课题第五课重重复复课时一课时课型设计·应用教学内容本课主要目标是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关系的景物,让学生能够概括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通过多种绘画形式表现物体前后关系,运用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平面构成中重复排列的规律,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2、过程与方法:能够选用剪贴、拼贴、绘画等方法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学生抽象构成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重复图案,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启发学生有创意地用各种方法表现重重复复有规律的图案教学难点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教学方法讲解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收集一些用重复方式表现的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收集生活中重复排列的物品,塑料鱼、瓶盖若干,实物投影仪。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诱导,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块用蜡染图案表现的花布,学生欣赏,并说说你是否喜欢这样的花布,为什么?2、教师出示一些贴画:老师能用这些贴画变戏法,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贴画向左重复连续排列贴画向右重复连续排列贴画向上重复连续排列贴画向下重复连续排列备注青年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课主备人:孙云9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重复的概念。教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重重复复。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生活中重复排列的物品,小组内欣赏。二、师生合作,分组交流,讲授新课。1、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的重重复复的知识,摆出重复的一些基本形式。重重复复构成的图形非常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塑料鱼排列一下,你觉得这些鱼怎样排列最有趣?几位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帮忙。师生合作演示完毕后,把它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