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体会“欧·亨利式”结尾。3.感受小说语言的特点。•作者__________•书名《________》•人物(4个):•A_____,B_____,C_____D,____。•情节(4个):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环境(景物2个)(社会、自然):A_________,B_________。•地点: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性格: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主旨:_______全书(或片段)写的怎么样?________•全书(或片段)是怎样写的?_______•泛读:速读一整本书,明确关注的重点内容(10)•精读:每本书选10个片段,折页。•选片段:选的片段长度170-210字之间,在扉页上写目录:片段1----片段10。•例如:片段1,P16②③即表示16页的,2、3两段。•出题:在书内10个片段处圈点勾画,做旁批等批注,按关注的内容出题,写在书上。•把自己出的题目整理到读书笔记本上。((每个题摘录原书片段、题目及答案大约在280字)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套中人》•蒲松龄(中国)——《聊斋志异》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轰动。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麦琪的礼物欧•亨利1.讲了一个故事欧亨利式结尾是指•两条线索,即明线与暗线双重线索:吉姆卖表买发梳是暗线,德拉卖发买表链则是明线;•详略•通过对许多细节生动描述,将德拉卖发前的焦急、忧愁和犹豫的内心活动以及买表链送给吉姆时的急切、兴奋和忐忑不安表露的淋漓尽致。•悬念式结尾•情节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让吉姆在最后才吐露真言:“让我们都把礼物暂放一边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其实是欧·亨利精心安排的,由“含泪的笑”成功过渡到了“含笑的泪”•2.我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因为________•3.小说的主旨句是______,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警察与赞美诗“警察”与“赞美诗”的关系•警察:维护生活秩序的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赞美诗:宗教音乐净化心灵升华境界。•警察+赞美诗=•明确: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定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很完美,甚至是“人间天堂”。学习目标•1.概述故事情节,了解大体内容。•2.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苏贝做了哪些荒唐的事?结果怎么样?说明了什么问题?•3.怎样理解欧·亨利式结尾?概述小说情节•流浪汉苏贝在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他六次为非作歹,却没有如愿。而正当他听到赞美诗受感化想重新做人时,却莫名其妙的被捕。为非作歹无人问,有心从善关牢门。•小说结尾的特点及作用?•自相矛盾,苏贝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这样写突出了苏贝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巧妙的情节安排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警察”与“赞美诗”的关系问题探究题目的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有什么含意?警察:赞美诗:它们在有效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的安宁。它们残害穷人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从肉体上摧残、镇压从精神上毒害、麻醉。不同点相同点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欧·亨利•1.本文的线索是_____,采用什么写法刻画人物形象的?琼珊病重认为叶尽人死贝尔曼画叶叶未落,琼珊重拾信心贝尔曼画叶生病,病重琼珊因叶病好贝尔曼因叶而亡线索•2.欧亨利式结尾是————指叶是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画的既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怎么理解?•意料之外:最后一片叶子竟没有落下,是画上去的是假的,没想到•情理之中:•1、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画上去的,前文中有伏笔,(1)傲然挺立。•(2)“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3)“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2、符合生活逻辑•琼珊是画家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是因为;•——距离太远,而且只能卧床观看。•——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一般来说,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1)从艺术的角度讲,贝尔曼画艺精湛,能以假乱真。•2)这最后的一片藤叶是贝尔曼用生命为琼珊画出的,它唤醒了琼珊对生命的渴望,琼珊在它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活下去。4.本文的主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