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八单元第33课《制陶》课件(30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制陶丹尼尔·笛福•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八单元第33课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细致描写(白描)来表现人物、刻画人物内心的手法。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笔下惊险恐怖的航海生活,体会主人公的执著精神,培养阅读传奇故事(名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主人公的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培养学生对《鲁滨孙飘流记》等传奇式名著的基本浓厚阅读兴趣。说明:作品语言朴素生动,文字明白易懂,用大量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课文是节选,虽然不能完整地反映名著的全部艺术特色,但是,课文的描写非常细致,揭示人物的内心比较成功,同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教师主要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通过细致的白描展现场面和表现人物的手法,体会主人公的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培养学生对《鲁滨孙飘流记》等传奇式名著的基本浓厚阅读兴趣。教学重点:深入研读文本,在对具体描写人物和场景的词句的体味品读中,理解其细腻、准确的人物内心描写。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初航时遇到生命危险仍然希望继续前进的精神品质。说明:文本始终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名著节选,更要紧紧围绕文本,通过研读课文大量细致的场景和人物描写,为学生理解认识鲁滨逊的形象,创设时空情境,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增强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并形成对阅读名著的强烈兴趣。三次出海、敢于探索的小说主人公鲁滨孙是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小说以主人公精彩离奇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敢于战胜自己的怯弱与悲观,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的主题。教学中不必强求学生理解课文结尾所提到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点到为止,不过度地贴标签,要通过课堂的自然生成来让学生感受。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自传体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孙·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并且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搏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1704年,在英国,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海盗船去寻宝,中途与船长发生争吵,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他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有人受到这个真实的故事启发,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鲁滨逊飘流记》。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智慧勇敢、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的传奇人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部名著的节选《制陶》1、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瓮wèng拙zhuō焙bèi2、积累词语找出文章中的成语和好词语,并认真抄写:微不足道无可比拟•第一部分(第1段):写产生制作陶器的念头。•第二部分(第2-7段):写制作陶器的过程。•第三部分(第8段):写制作陶器的快乐感受。•1、“我”正在着手的一件重要“工作”是什么?•制陶器。•2、第2段说“我”的制陶过程“又可怜又可笑”。“可怜”和“可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可怜”的原因是:⑴用了大量笨拙的办法。⑵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成功。•“可笑”的原因是:做出两件尽管非常难看但是值得自豪的大瓦器。3、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排比。渲染“我”在岛上制一件简单的东西,耗费了巨大精力和难以想象的困难。1、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孙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找一找,并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围绕鲁滨孙制造陶器的过程,克文庙希望了许多第一次。有的是明写,如文章开头写到鹦鹉说的第一句话——“这是我来到岛上以后从别人嘴里听到的第一句话”,第一次制作陶器,第一次燃出了结实、坚硬的瓦锅和瓦罐。•还有一些是暗写,要仔细阅读本文才能领悟,如课文第1自然段中提到了种植粮食和加工面粉,这是鲁滨孙向人类生活靠拢的一次尝试,还有第一次调和泥土、第一次制造大罐子、第一次晾晒陶罐、第一次用锅煮肉汤等,鲁滨孙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荒岛的生活,也体味到了一次次成功带来的惊奇与喜悦。2、在制陶过程中,鲁滨孙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获得成功,世界和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在整个制陶过程中,鲁滨孙经历了种种考验。开始时,由于不够熟练或陶泥太软,做出的器皿样子难看;在晾晒时,不是晒得太早就是太阳热力太猛,两个月的时间“才做出两只非常难看的大瓦器”。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后,鲁滨孙没有放弃、气馁,而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的尝试,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小罐子。•至此,鲁滨孙并没有满足,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立志要烧出坚硬的瓷器。•于是他又开始尝试,他一方面控制火的温度,一方面精心观察陶土的变化。•终于,“烧出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其中的一只由于沙土烧熔了,有一层很好的釉。”•从整个制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鲁滨孙的执着、顽强、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时,他的成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的聪明、机敏。它不是凭着一腔热情去做事,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断观察,不断的总结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一次偶然用火煮东西时,他“在火里看到一块泥制瓷器的碎片,已经被火烧得同石头一样硬,同砖一样红了”,鲁滨孙马上联想到了可以用火烧出同样硬的瓷器。通过《制陶》一文,一个机智,聪明的鲁滨孙,一个执着坚强的鲁滨孙,一个对生活中永不言败、富有进取心的的鲁滨孙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3、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我”制作装粮食的容器和瓦锅瓦罐的过程。•容器:寻找陶土→挖陶土→调和陶土→制作泥瓮→太阳烘干→用柳条筐和稻草麦杆加工•瓦锅瓦罐:架窑→制作泥锅泥罐→烧制4、文章用很长篇幅记载制陶全过程的原因是什么?反复写出鲁滨孙的尝试和失败,表现他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直至成功的全过程。5、从整个制陶的过程,可以看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敏、执著、顽强、永不放弃、富有进取精神的人。6、用50字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7.比较《初航》和《制陶》中,鲁滨孙的差别项目《初航》中鲁滨孙的表现《制陶》中鲁滨孙的表现面对困难的心理恐惧、害怕甚至忏悔认识到困难,努力改进生存能力生活技能少得可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态度面临风暴悲观,风暴后充满冒险欲乐观、恬淡面对困难的心理:《初航》恐惧、害怕甚至忏悔;《制陶》认识到困难,努力改进•生存能力:《初航》生活技能少得可怜;《制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态度:《初航》面临风暴悲观,风暴过后充满冒险欲;《制陶》乐观、恬淡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预习《小人国被俘》。谢谢指导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