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汕头产妇术后感染18人事件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是发生在医院,并随着新传染病的出现和新医疗技术的应用而越来越难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消毒灭菌在预防和控制感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医院消毒技术的发展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现代临床医学愈是发达,对消毒灭菌的要求愈严格。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除病人群体免疫力低下和滥用抗生素两大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消毒灭菌技术应用有密切关系。二甲评审医院感染持续改进。4.19.7.1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制度。(制度知晓率100%)【C】1.有全院和重点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2.有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消毒与隔离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有培训考核记录。(科室培训,考核,有课件,有记录)3.有保障重点部门落实消毒与隔离制度(如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病房、产房、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血透室、急诊科、门诊办、检验科等)落实措施,并执行。4.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科室准备)5.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落实。【B】符合“C”,并1.有多部门与科室协作管理机制,对消毒与隔离工作存在问题与缺陷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2.职能(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A】符合“B”,并医院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落实到位,所有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符合国家规定。(每周至少抽查一次,每季度总结分析一次,体现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上。)医院消毒隔离技术及职业暴露与防护殷蕾微山县人民医院感染办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一.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评审检查内容病人安全医疗质量节省费用减少住院日医务人员健康最终目标医疗废物管理抗菌药多重耐药菌管理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手卫生职业防护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高危因素重点人群一、消毒与灭菌的术语定义一.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常用术语和定义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常用术语和定义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常用术语和定义常用术语和定义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常用术语和定义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术语和定义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术语和定义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二不同危险等级物品消毒与灭菌方法医疗用品危险分类医用物品对人体构成危险性的分类高危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液体从中流过的物品或破损皮肤黏膜组织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手术器械、输液器材、腹腔镜、关节镜、活检钳、各类导管等低危与完整的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例: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头柜、被褥、地面、便器等中危仅与完整黏膜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器官、脉管系统。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例:体温表、呼吸机管路、麻醉机管路、消化道、呼吸道内镜等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式高度危险物品-----灭菌1中度危险物品-----高、中水平消毒2低度危险物品-----低水平消毒3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灭菌方法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灭菌注意事项应根据被灭菌物品的材质,采用适宜的灭菌方法所有缝线不应重复灭菌使用采用小包装或单包装。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如口腔护理用具、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以上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消毒注意事项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用。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的清洁与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消毒。特殊污染物品清洗注意事项患者宜使用一次性器械、器具和物品。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接触患者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做好手卫生等。接触患者创口分泌物的纱布、布垫等敷料、一次性医疗用品、切除的组织如坏死肢体等双层封装,按医疗废物处理。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床单元保持清洁,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三、皮肤与黏膜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消毒方法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cm×12cm)。消毒范围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应先清洁;对于器官移植手术和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术前可用抗菌或抑菌皂液或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洗净全身皮肤。消毒方法使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2min。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等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彻底冲洗。消毒采用碘伏原液擦拭作用3min~5min,或用乙醇、异丙醇与氯己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min~5min。四、医院环境消毒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清洁用品的消毒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五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清洗与清洁效果监测消毒效果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清洗与清洁效果监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的效果监测日常监测定期抽查蛋白残留测定ATP生物荧光测定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灭菌质量的监测监测要求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生物监测不合格时的处理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日常监测紫外线灯强度测定(每年两次)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μW/cm2为合格。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医务人员手监测标准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8空气物表监测49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IV类环境为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各类环境菌落总数卫生标准50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cfu/cm2cfu/皿cfu/m3Ⅰ类洁净手术部环境其他洁净场所符合GB50333要求≤4.0(30min)≤150≤5.0Ⅱ类环境Ⅲ类环境Ⅳ类环境≤4.0(15min)—≤4.0(5min)—≤4.0(5min)—≤5.0≤10.0≤10.0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洁净手术部最少沉降菌培养皿数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90㎝平皿,暴露30min)100级13(5+8)1000级9(3+6)10000级7(3+4)100000级5300000级5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等级手术室名称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0.2个(5个/m3)0.4个(10个/m3)100级1000级Ⅱ标准洁净手术室0.75个(25个/m3)1.5个(50个/m3)1000级10000级Ⅲ一般洁净手术室2个(75个/m3)4个(150个/m3)10000级100000级Ⅳ准洁净手术室5个(175个/m3)300000级消毒液效果监测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消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