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一、陶行知个人简介陶行知,安徽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这一教育被称为“中国新教育的基石”。他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社会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他一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与发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行知耕耘自铭,陶情咏志励民”是陶行知的人生写照。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与生活共始终。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指生活即教育的范围,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个大学校。首先,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其次,“社会即学校”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最后,“社会即学校”可使教育对象从“小众”的教育变成“大众”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事实的方法和途径(一)课程目标首先是让人成为人,成为“真人”,成为“活人”,即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1、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认为课程目标是让人成为“真人”。2、陶行知认为,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要让儿童成为一个“活人”。3、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二)课程目标应是改善生活,让儿童在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着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他主张,应该“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三)课程目标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能力。1、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把对儿童的创造力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2、他认为,人的学习从人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一直到进棺材才结束,所以生活课程目标需要考虑儿童的终身学习,应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能力。(四)此外,陶行知还主张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他的《每天四问》要求学生每天作修身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1.重视将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作为生活课程的内容,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解放儿童头脑,必须有科学知识作为基础。2.重视艺术课程。他主张,应教儿童美术、音乐等课程以陶冶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形成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品德。3.重视儿童的体育。他主张应“以国术(即武术)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五、生活课程的资源1.生活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生活中的一切便是课程资源。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头。2.生活课程的资源来源于社会。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因而也都是教育的场所,社会到处都是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六、生活课程的实施在晓庄学校创办之初,陶行知就规定:校内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等,开办学校商店等经营性事物,都是学生的,甚至在学校章程中专门规定“不会烧饭不得毕业”等。在当时中国乡村社会匪盗猖獗、治安较差的现状下,他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自卫训练,并组织当地村名组织自卫团等,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获得主宰乡村环境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帮助了乡村农民改善生活。七、生活课程的评价陶行知反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评价制度,反对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做法,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不教。”于是陶行知主张,课程评价应关注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用“做”来检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掌握程度,而不是一味的注重会考成绩。同时,他也提倡要创造性的进行考试,给儿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儿童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些自己渴望学习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愿意干的事。由此可知,陶行知的课程评价制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一八、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理论的启示二三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我们要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具体实践一首先,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是幼儿一生发展的基础。生活经验作为教育内容一方面便于孩子观察生活,搜集资料,同时还可以使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得以丰富、发展和提升。其次,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都应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充满生活的内容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从而让幼儿积极主动地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再次,教育内容要考虑幼儿与真实生活情境的互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发展。具体实践二首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的广阔场所。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组织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主动、自觉地去看、去听、去触摸、去感知,获得最亲近生活的丰富而感性的经验。其次,利用社区环境。社区有各种各样的场所和文化物质资源,幼儿通过社区平台,参与社会活动,感知社会生活,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资源,从而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再次,整合家庭与幼儿园资源。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滴细节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教育。具体实践三教师要在做中教。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景,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获得经验。12幼儿要在做中学。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历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同时使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3强调教学做的整合。教师在实践中教,也在实践中学,以活的教促进活的学,师幼边做边学,在幼儿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