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保健中医院儿科刘萌萌•为什么要讲这次课,怎样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但年轻的父母对养护孩子没有什么经验,在孩子的吃饭穿衣等问题上容易走进误区。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更是不知所措。我就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父母慌慌张张抱着孩子来看病,但其实孩子并没有病,而只是出现了生长发育中的一些看似“异常”的正常现象。孩子真正得病时,有的家长又不知应该如何护理患病的孩子,服药不当,饮食不当,反而造成孩子病情的加重。以上情况,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生理和病理知识的匮乏造成的。•我国现在医疗条件还不完善,多数时候看病拥挤,医生不可能对焦急父母的疑惑逐一解答。另外,有少部分医生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对孩子的看似“异常”的现象给予治疗,反而给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鉴于以上情况,作为一个有多年中医儿科工作经验的儿科医生,我希望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中医理论讲这次课,能够在养护孩子方面给广大年轻父母提供有益的参考。••这堂课是从中医的角度来介绍怎样养育和护理孩子。顺应自然,精心呵护是中医育儿理念的浓缩,也是本课的精髓。顺应自然育儿要顺应时节变化。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形成和存在,根源于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变化。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随季节变换,在饮食、起居上作适当的调整,使孩子体内的阴阳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协调平衡,从而提高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育儿同时要顺应孩子自身。育儿不可拔苗助长,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父母做任何事,都要按照孩子自身的条件,有时候孩子的尽情玩耍重于一切,别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给孩子,给孩子过多的压力。精心呵护孩子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大。但孩子又表现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全,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正因为孩子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所以当孩子生病时,饮食、起居等护养就尤为重要。今天仍有不少不细心、不耐心、不认真地对待孩子的养育和护理的父母,因他们的粗心大意而让孩子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例经常出现。作为父母,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否则可能因为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和痛苦而耽误了病情。比如,有时孩子会突然说肚子痛,但是过一会儿又没事了。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在撒娇、说谎话而不去理他,而孩子其实是真的肚子痛。放任不管,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本课本着顺应自然、精心呵护的两大原则,介绍了应该如何养育孩子,以及小儿疾病的一般诊断、简单治疗及护理的办法,强调了顺应自然的养育方法和精心的家庭护理在小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真心希望妈妈们能从中吸取有帮助的部分,结合自己的育儿环境,把最好的东西献给孩子们。让孩子健康一生的三大基础----饮食、睡眠、排泄•中医认为小儿常有三不足•一是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营养物质,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年人相对较多,但其脾胃薄弱,消化能力较差,饮食稍增便极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加上小儿饮食不能自节,就更易为饮食所伤。•二是肾常不足。小儿的肾气肾精不充沛,需后天饮食营养的不断补充、化生和充填,才能正常发育。•三是肺常不足。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娇嫩,在防御上不够有力,易为外邪侵袭。肺之气有赖于脾的精微充养,脾胃健旺,则肺气自固,而小儿脾胃不足,肺气也就弱了。•孩子吃和喝的关键是:•“食”要天然的,要精心培育的;•“饮”要以水为主,清洁而不添加非天然物质;•“喂”要定时定量,顺应四时给食;•“养”要精心观察,精心呵护。孩子的饮食护养孩子重在饮食调养•饮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所有其他生命活动的基础。要使孩子吃得好,长得健壮,就要先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孩子属“稚阴稚阳”之体,即孩子体内精血津液还不充实,内脏功能尚不健全或全而未壮。•鉴于以上的生理特点,孩子的护养重在调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根本不在于吃什么灵丹妙药,而完全在于日常的饮食。饮食八法•一、食贵有节•二、食宜清淡,不可偏食•三、食宜暖•四、食宜细缓,不可粗速•五、食前忌动,食后忌静•六、胃好恬愉•七、食贵有时•八、慎用医药父母要掌握好的三件事•一、合理膳食搭配•1.首要是选择食物•第一,原则上要选择自然生长的绿色食物另外,需顺应季节给孩子进食一般来说,不提倡逆、反季节进食,如冬天吃西瓜、吃冰镇食品等。•第二,尽量避免选择含有化学制剂的食物,如面粉以标准粉为好,因为过白过细的精白面粉中可能含有增白剂。有的食品还使用了防腐剂、色素,甚至使用硫磺熏染。•2.其次是搭配食物•比如:在大米中加入小米一起煮成米饭或米粥,或吃馒头时喝一碗玉米粥,这样不仅能调和人们的口味,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大地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二、合理的膳食制度•1.食贵有时•孩子的定时饮食习惯,即早、中、晚三顿饭一定要保持好。按科学的方法,三餐合理的分配方案是:早餐占一天总食量的30%~40%,中餐占40%~50%,晚餐占20%~30%。所谓“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是很好的养生之道。•2.食贵有节•不要因为某些食品好吃,孩子爱吃,就任由他们随便吃而不加节制,最后造成饱腹无度而损伤肠胃,甚至出现呕吐、肠胃胀满、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三、合理的烹调方法•煮、蒸、和烫泡比较适合孩子•煎炸、炒、熏烤孩子尽量少吃孩子的睡眠•正常孩子的睡眠时间•1个月内18~20小时•2~3个月16~18小时•5~9个月15~16小时•1岁左右14~16小时•2~3岁12~13小时•4~6岁11~12小时•7~13岁9~10小时孩子在睡眠中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睡姿•到半岁后,婴儿已经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了。婴儿不像以前那样光爱睡觉,醒来的时间和精神愉快的时间增多了。这时,有些孩子却开始趴着睡,有些母亲就不放心了,因为孩子一直是仰着睡的。其实,这时孩子趴着睡只不过说明婴儿睡觉能自由翻身了。婴儿睡觉时总是采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如果婴儿觉得趴着睡舒服,就可以不用管他。一般婴儿连续趴着睡一个时期以后,又会改成仰着睡,有的孩子即使到了上小学三四年级,还喜欢趴着睡,也还是健康的。•二、入睡困难•有的婴儿该入睡时,总得先哭一阵,最后闹到妈妈陪着一起睡,并要拿着奶瓶吸上几口,才会逐渐入睡,妈妈一走开,就醒来哭闹。入睡情况一般是婴儿的天性,不是教育出来的。碰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善于将婴儿的天性同家庭的平静气氛很好地调和起来。给孩子吃完饭后,洗个澡,盖上被子,把灯光弄暗一些,电视的声音弄小一些,这不失为哄婴儿入睡的高明办法。还有些父母会选择为大一点的孩子讲讲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入睡。不容易入睡的孩子,确有个性问题,但是当精神充足时,会更不容易入睡。要使这种孩子早些入睡,必须在白天让他多活动,玩得十分疲劳。•三、起床困难•还有一些早上不肯起床的孩子,他们从睁开眼睛到完全醒来,要在床上辗转反侧20分钟左右。这也是每天必有的过程,有的父母会因为赶时间着急连打带骂地把孩子赶起来,其实倒不如等他自己清醒,这样对创造家庭和平的氛围也有利。尿床孩子在睡眠中不自觉地排尿,医学上称之为“遗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1岁以前的孩子还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此时,父母要细心观察排尿情况,掌握孩子排尿规律,定时把尿,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1岁以后的孩子就要训练定时坐盆排尿,使孩子能逐渐产生控制排尿的能力。3岁以后的孩子就基本不尿床了。•四、咬牙•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夜间咬牙是有寄生虫了,其实寄生虫只是引起孩子睡觉咬牙的原因之一。孩子在白天玩得太疲劳,或是学习紧张,在睡眠后仍处于兴奋状态,或由于消化不良,刚吃饱就睡觉,或是做梦吃东西,以及口腔疾病等,均可引起夜间咬牙。长期夜间咬牙对牙齿磨损很厉害,甚至引起牙齿松动,吃东西时感到费力、酸痛。如果是劳累引起的就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孩子过于疲劳和情绪紧张。晚饭不要吃得过饱,要定时定量。有口腔疾患和消化不良的孩子需要找医生治疗。总之,如果孩子夜间咬牙,父母要寻找原因,及时治疗。孩子的排泄•孩子大小便,出汗和放屁,都是值得父母随时关注的问题。了解这些排出物的色、质、量和时间、次数的变化,对于掌握孩子的消化、吸收及身体状况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大便•孩子的大便反映了他们的消化吸收情况及胃肠功能是否正常。正常的大便应该是:以人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卵黄色,或偶尔呈绿色,或混有凝块,稍带酸臭味,稠度均匀,或带少量黏液,每日约2~3次为正常;吃羊乳、牛乳或其他食物的孩子,大便常呈淡黄色或带白色,质较坚硬,微臭,每日1~2次为基本正常;较大的孩子大便呈黄色,干湿适中,每日1~2次为正常。不正常的大便是:当孩子的大便次数一日超过3次,并且大便呈水状,或有乳块、或黄绿色,大便味秽臭、或腥臭、或酸臭等,说明孩子患有消化不良或肠炎了;大便有赤白黏液,肛门坠胀,孩子时刻想解大便,发热、腹痛,为痢疾;大便纯血,或呈棕褐色,或似赤豆汤,伴急性腹痛,为出血性小肠炎;大便灰白,可能伴有黄疸;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超过2天解1次大便,属于便秘,当便秘时间超过1个月以上时,可能为习惯性便秘。•小便•正常的小便应该是:正常孩子的小便为淡黄色。但在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饮水少,体液浓缩,小便色深而少,也可以视为正常。不正常的小便是:当孩子小便出现色、量异常及相应的症状时,要考虑孩子的尿路、膀胱和肾是否有问题了。当小便呈黄赤色,短少、混浊、气味臊臭,且排尿时有刺痛感,很可能是尿路感染;小便色深红或呈褐色,是血尿的表现;小便色深黄,染衣裤不退的,为黄疸;小便色清而量多,伴口渴饮水,常见于消渴和夏季热;夜尿不能自控,为遗尿。汗孩子肌肤薄弱,较成人容易出汗,正常孩子睡时额前有微微汗出,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些一般都视为正常状态,不属于病态。可详见第三章中的“出汗”部分。•痰•孩子有痰是不正常的,需要对症处理。孩子的痰都是产生在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一般与上呼吸道感染有直接关系,最好请儿科大夫诊治为好。痰白清稀成液状的,多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痰黄或白呈黏稠状的,多为咳嗽、气管炎、肺炎;痰稠不利,咳嗽阵作,有回声的,可能为百日咳;咳吐脓血,可能是肺脓疡等疾病。•放屁•父母留意孩子放屁,对于孩子的饮食调理和保健是有好处的。孩子放屁经常可见以下几种:放臭屁或嗝逆(打嗝儿)不断,并有酸臭味,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应减少食量,尤其是减少脂肪和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空屁,断断续续放屁,但无臭味,多是胃肠排空后,因饥饿引起的肠蠕动增强造成的。这种情况提醒父母,孩子饿了,应及时喂食。多屁,多粪便,常因孩子多食了豆类食物、山药和白薯时引起肠道产气过多而成。这时应减少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类食物。无屁,若婴儿吵闹不安或出现阵阵腹痛,且始终不放屁,也无大便,此时父母不可掉以轻心,可能有肠梗阻,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保健•除先天禀赋不足和新生儿特有的疾病外,孩子对于疾病的病原抵抗力也差,再加上对寒热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外容易为六淫所侵,内容易为饮食所伤。因此,孩子的外感时病和脾肺疾病非常多见。•咳嗽•发热•黄疸咳嗽•小儿肺功能本身就弱,当肺气处于虚弱状态时,自然界各种不正之气,如严寒冷气、暑热燥气,湿污秽气(包括病毒、细菌、各种油烟臭气、异物等)均可从口鼻或皮毛袭击肺脏,引起咳嗽等症。同时,饮食不节也可伤及用脾胃。脾胃伤,则不能消化食物,营养物质不能输转,而聚液为痰上储于肺,也可引起咳嗽。中医将咳嗽分为以下几种,主张分型治疗。•一、风寒犯肺咳嗽•起病较急。咳嗽声重,痰白清稀,流清涕,鼻堵喷嚏;头痛身痛,怕冷,身微热,无汗;口不渴,饮食减少;舌苔薄白。常见于因感冒引起的咳嗽。•治疗风寒咳嗽的发生常因孩子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其治疗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原则。可以选用含有前胡、荆芥、杏仁、枇杷叶、半夏、茯苓等成分的小儿中成药。•饮食宜忌•宜吃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白葱、豆豉等。还可以做一些饮料给孩子喝,帮助孩子驱除疾病:•1、白菜根3个,冰糖50克,莱菔子15克。同放入锅中,加水煎汤。每次饮服25毫升,一日2次,连服3日。•2、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