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复习资料之知识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一)1历史复习必修1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神权特色)2.初步建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中央:相、卿士——政务地方:侯、伯——方国首领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实行:周武王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4.内容:P6天子与诸侯的权利和义务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6.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7.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三、宗法制(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背景)1.春秋: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战国:各国变法,秦商鞅变法2.前221年,秦朝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至高无上的皇权(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①确定皇帝名号。②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皇帝调动军队,以虎符为凭据。(2)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①皇位独尊②皇位世袭③皇权至上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1)三公诸卿皇帝(权力中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2)职能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辅政)。百官之首。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上传下达及监察)次于丞相。)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地位与丞相一样。④诸卿:承相下设诸卿,分掌中央政府职能部门。(3)关系: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3.郡县制全面推行:必修(一)2(1)春秋战国设郡县,秦始皇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郡守),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令/长),郡守、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2)作用:实现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统一。4.秦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严重削弱,藩镇割据。3.北宋:加强(1)措施:悉收地方之权①军事:收兵权,加强中央禁军;②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2)评价: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完善并发展(1)措施:行省制度:①中央:中书省(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③行省与中央关系:行省长官由经济军事大权,但长官由朝廷任命,受中央节制。(2)意义: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武帝削弱相权2.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3)唐朝:完善结构、职能及流程皇帝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吏户礼兵刑工(3)三省关系: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监督。(4)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代基本沿袭。①相权一分为三,保证君权独尊。②确立并完善中央机构管理体制。3.宋朝:分割、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皇权。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宰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4.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宰相权。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孝、廉。必修(一)3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唐宋元:科举制(1)隋:确立(2)唐宋元:继承完善(3)评价:是封建选官制度的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权于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历代沿用,影响深远。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1)原因:直接、根本(2)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创立(1)太祖:殿阁大学士,很少参决政事(2)成祖:内阁,开始参与决策(3)中叶以后:票拟权3.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废除行省制,地方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2.康熙:南书房3.雍正:军机处的设置(1)军机处特点:简、速、密(2)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集权于皇帝,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的摇篮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P232.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P23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1)黄金时代:B.C5C,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表现: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常设权力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抽签选出);最高司法监察机构:陪审法庭(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公职津贴(作用: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观剧津贴”(3)作用: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民主基础;民主制度下促进雅典文化取得辉煌成就。(4)实质:建立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基础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5)局限性:妇女、外邦人、奴隶无民主。四、民主制衰落:小国寡民,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罗马共和国时期,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①内容广泛,法律条文化较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②评价: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保护平民利益;但保留一些较野蛮的习惯法。③标志:第一部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二、发展: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万民法必修(一)4三、完成:东罗马帝国时期《民法大全》1.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编纂。将历代罗马法进一步系统化、法典化。2.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四、罗马法的作用(1)实质: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贵族的阶级利益(2)对罗马:①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皇帝和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②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固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统治。(3)对世界: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的原则和制度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立法、司法的法律源头;②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1、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2、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3、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二、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1)内容: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司法,军权等权力。(2)意义: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注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2、责任制内阁制的形成(1)开始形成:1721年(2)特点: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邦联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1.内容:①国会掌立法权;②总统掌行政权(选民间接选出);③法院掌司法权2.体现原则:分权与制衡;目的是防止专制。必修(一)53.美国政体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4.评价:①性质: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积极性:加强国家权力又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体现一定民主,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立联邦制,原则为联邦宪法权力至上,联邦政府权力至上。同时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既维护国家统一,又调动地方积极性,巩固了独立战争的革命成果。③局限性: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民主有阶级局限性。A.没有规定人民群众权益;B.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C.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烙印。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最终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共和党2.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它们的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2.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3.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1)行政权: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2)立法权:议会(参议院和众议院)2.宪法意义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③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1.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①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期,国力强盛②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期,危机四伏(2)鸦片走私: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影响:白银外流、摧残身心——威胁统治(3)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4)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市场、原料)直接原因:禁烟运动2.过程第一阶段:广东(1840.6)——厦门——定海——天津白河口。第二阶段:香港岛(1841初)——镇江(海龄)等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南京(1842.8),清政府求和3.结果: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1)内容:①割地,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体现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P51)(2)影响:①给中国带来巨大屈辱和深重灾难;②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③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必修(一)62.过程(1)第一阶段(1856—1858),签定《天津条约》P52(2)第二阶段(1859—1860),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P533.影响:①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原因(1)根本: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2)直接: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2.战争经过:丰岛海战(1894)——开始;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辽东战役,占领大连、旅顺;威海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