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愚公移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2.*愚公移山1.知识与能力(1)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了解有关列子的知识及《列子一书》,掌握文言词语。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理思路一、新课导入“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耳听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课题)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仞(rèn)惩(chénɡ)塞(sè)迂(yū)荷(hè)箕(jī)畚(běn)孀(shuānɡ)妻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1)重点实词方七百里方:面积。惩山北之塞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迂:曲折,绕远。毕力平险毕:全。杂然相许许:赞同。损:消减。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寒暑易节易:交换。固不可彻彻:通。何苦不平苦:愁。(2)通假字始一反焉(通“返”,返回。)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一厝朔东(通“措”,放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直”,一直。)无陇断焉(通“垄”,高地。)(3)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之:出入之迂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汝之不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指示代词,“这”。)告之于帝(这件事。)跳往助之(人称代词,他们。)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人称代词,他。)其: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帝感其诚(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而: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聚室而谋(表顺承。)而山不加增(表转折。)于:达于汉阴(介词,到。)告之于帝(向。)(4)古今异义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指古义:通“直”,一直。今义:手指。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荷古义:扛。今义:莲。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已古义:止。今义:已经。(5)词类活用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朝。)帝感其诚(感:被……感动,被动用法。)毕力平险(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6)特殊句式①被动句帝感其诚(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②倒装句何苦而不平(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荷担”是中心词“子孙”的后置定语)告之于帝(状语后置。即“于帝告之”)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甚”是主语“汝之不惠”的前置谓语,前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3.朗读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怎样划分?(1)惩/山北之塞(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列子和《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5.文体链接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三、合作与探究(一)疏通文意1.借助注释通读课文,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2.试译课文。两个学生一组互译,将疑难点进行圈点批注,养成自学习惯。3.集体讨论。将困难提出,然后全班交流探讨,教师适时点拨。4.注意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二)整体感知1.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交流点拨】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一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二段);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二段);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三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四段)。2.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交流点拨】①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②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移山的人年龄太大或太小:“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④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困难重重。四、板书设计愚公痛感迂塞之苦——二山雄立确知移山之利——战前动员深明可移之理——二老辩难移山五、拓展延伸赏读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六、作业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基础积累”作业。第二课时品析故事悟哲理一、新课导入《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二、预习与交流1.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交流点拨】你太不聪明了!(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交流点拨】于是带着子孙辈中能够挑得动担子的三个人。(3)投诸渤海之尾。【交流点拨】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交流点拨】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再也没有大山阻隔了。2.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为下面写“移山”作铺垫。3.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交流点拨】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方法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交流点拨】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赞同,从“杂然相许”中可以看出。三、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1.阅读第一、二两段,探究下面的问题:(1)“其妻献疑”是不是不愿移山?【交流点拨】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委婉,充满关切,担心。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愚公意志的坚决。(2)写一个孀妻遗男参与移山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这是一个细节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二是以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而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2.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交流点拨】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他的根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交流点拨】愚公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他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交流点拨】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的未来;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4)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讲真话,提问题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语气较轻,“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3.阅读第四段,探究下面的问题:(1)故事用神话结尾,是不是封建迷信?【交流点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2)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交流点拨】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抓住“命”“感”“惧”三个词思考,“命”是谁“命”?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懈。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二)人物赏析1.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交流点拨】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2.你觉得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交流点拨】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