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1、概括•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如:《巴尔塔萨》2、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3、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开头段倒叙、设问);二是前后照应(《祝福》风雪的情节);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石头、《项链》);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尾段);五起线索作用(《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埋伏笔:拜访•郭凯冰•男人还没想要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响声。男孩在里面问:“谁?进来吧。”说话的同时,男孩已经把门打开了。•男人还没想好说什么,只好进到屋子里。•屋子里挺简陋,一张小床,一辆很旧的自行车,除了这些,就是满屋子的画。有的画在布上,有的画在纸上,有的是用铅笔画的,有的是用彩色颜料画的。•男孩请他坐到小床上,自己坐到一个放在画架边的小凳子上。•“叔叔,您是不是旁边盖新楼的?”•男人一惊,口袋里的手使劲攥了攥:“你认识我?•“我猜的。您身上有种味道,跟我爸爸一个样。”•“你爸爸是干建筑的?”•“我爸爸在另外一个城市做建筑工。您看,这是我给他画的速写。”•男人接过男孩递过来的一幅画:画上是一个中年男人,穿戴跟建筑工地上许多男人一样。可那双眼睛亮亮的,让这个父亲又不同于工地上的其他男人。男人想,这是一个对日子有盼头的父亲•“叔叔,您看,这是我妹妹。”男孩又递过一幅画:一个小女孩,头上扎两个朝天撅着的小抓鬏,脸蛋红红的,鼻梁上还有一道细细的灰,站在画布里朝着男人调皮地笑。男人看着这个甜甜的小姑娘,嘴角忍不住翘起来。•“这是我上一次回家的时候,给妹妹画的。她刚烧完午饭,鼻子上还有一道灰呢。”男孩也跟着笑。•男人松弛下来,把手从口袋里抽出,甚至将背靠在男孩卷起的被褥上。•“小子,你平时怎么吃饭——也不见你的锅碗瓢盆。”•“我在旁边的中学吃饭。那里馒头不贵,还可以喝一碗汤,免费的。”•“菜贵不贵?”•“好像也不贵,我没买过菜。”•“哦,舍不得吃菜呀。听说你们学美术的学生能挣钱呢。我们村里有一个画画的大学生,给画廊打工,一个晚上就挣五百块钱。你怎么不也挣点,改善一下生活?”•“我也挣的,叔叔。这些天,我给旁边那几个商店画广告牌,您没看到我天天站在梯子上吗?”男人当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站在脚手架上议论,如今还是有一技之长挣的钱多,不远处那个画广告牌的男孩,一天下来,比他们十天的工钱都多•“今天人家先给了我五百。这下好了,我可以不用跟家里要钱,就能够跟着班里出去写生了。”男孩拍拍自己大大的裤兜,很自豪的样子。•男人笑了,右手撑着脑袋,很舒适的样子。这孩子,一点也不知道作假。•“小伙子,你今年上高中几年级?”•“我上高三。”•“你怎么不在学校上学,来这里自己租房子住?”•“今年我跟着老师学专业呢。高三都这样,找个老师学专业。其他同学都在老师家楼下租了房子,我钱不够,就来这里找了这间要拆的房子,一个月才三十元钱。”•“那老师水平行?”•“行!老师还说我画的是最好的,他让我考中央美院,那可是中国最好的美术院校。”•“有志气的好小子。”•“叔叔,您的孩子上几年级了?”•“我的孩子……嗯,好像是上初三了。”•“哈哈,叔叔,您可不合格,我爸爸不但知道我上几年级,还知道我每次考试的名次!”•“是的,我要向你爸爸学习。”男人又笑了。•“哎呀,对不起叔叔,您是不是来借水喝的?我忘了给您倒水。”•男人不是来借水喝的,不过并没有阻拦。接过水,大口喝了。男孩在一边看着就笑。“叔叔,您喝水的样子,跟我爸爸一个样。”•“你爸爸是什么样?”•“是……不是没礼貌呀,叔叔,这可是我妈说的,她说跟我们家的老黑牛喝水一样。”•“好小子,你说我是牛饮!”男人突然很兴奋,起身拍了站在床边的男孩的肩膀一下,那肩膀很结实。是个结实的小伙子,男人在心里这么想。•“我要走了,小子,谢谢你的水。我就是来借水喝的,可惜你小子想起来太晚,让我渴得不行,来了个牛饮。男人再一次拍拍男孩的肩膀,走出去。•“叔叔,您丢了东西。”•床上,静静地躺着一把刀子。•“防身用的,小子。送给你了。你一个人,拿着防身吧。”•男人转过身,身后传来“砰”“吧嗒”的关门锁门声。•男人没有回头,自言自语道:“真是个机灵的小子。”•月亮出来了,男人觉得眼前一片明亮。•走在路上的男人想,要是自己的儿子这么有出息,该多好。再过几天就到了探视的日子,管教来信说,儿子最近在里面不太安心,让自己去看看。明天先让工头预支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可以的。•1.文中说“床上,静静地躺着一把刀子”,这一情节在文中早有暗示,请找出两处并简析。•①“男人还没想要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响声”,暗示“男人”是想偷偷地进去,不想让人发觉;②“男人还没想好说什么,只好进到屋子里”,说明“男人”对被发现缺乏心理准备,并不是真正来“拜访”的;③“男人一惊,口袋里的手使劲攥了攥”,看出男人被认出的紧张感,“使劲攥了攥”的当然是那把刀子;④“男人当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可以看出“男人”的这次“拜坊”是有预谋的;⑤“男人不是来借水喝的,不过并没有阻拦”,直接点明了“男人”不是为水而来,而是另有所图。⑥男人把手从口袋里抽出,甚至将背靠在男孩卷起的被褥上。•2.文中划线的句子“月亮出来了,男人觉得眼前一片明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语境加以分析。•一方面写月亮出来照亮了黑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男人”心理的变化:摒弃了黑暗,变得一片轻松。•3.请简要分析“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男人”是一个差点失足犯罪、良知未泯的打工者(建筑工人)的形象。他为了去探望劳教的儿子而想通过抢劫的方式弄到钱,但当他面对单纯机灵的“男孩”时,不禁心生关切、爱怜,良知再现,最终救赎了自己的灵魂。•4.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自然段纯属多余,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认同。文章到倒数第二自然段故事情节就已经非常完整,以此结尾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强小说的文学色彩。•不认同。小说最后一自然段是前面有关情节的注脚,照应到了前面“男人”谈自己儿子时的不自然,也交代了“男人”“拜访”“•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教父》)•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祝福》大雪的描写)•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祝福》的结构)•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一波三折赵波•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蹄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1、外公有哪些性格特征?•对耶稣非常虔诚、兴趣广泛、不甘寂寞、重友情、善良、做事执着•2、小说在塑造教父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对比、反衬,语言描写、行为描写,欲抑先扬•3、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上很有特点,结合全文,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作分析。•一波三折,跌宕生辉,层层递进。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典例分析•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