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0103040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主要思想《序言》与《导言》的区别《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主要贡献《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背景•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中断了他在德国创办的《新莱茵报》的生活,于1850年流亡到了伦敦。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在转入低潮之时,也正是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历史赐予资产阶级的“一个纯粹的喘息时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总结革命经验、创立和丰富革命理论,以迎接新的社会革命的准备时机。因此在随后的十年里,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以惊人的毅力和严谨的态度研究了大量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其他领域的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深入地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研究的成果就是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它是计划写作的六册巨著中的第一分册。可以说,《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序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的发展已到了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于1858年8月-1859年1月间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于1859年6月4日经删节后发表在伦敦德文报纸《人民报》上。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这部著作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关于社会关系的重要观点”。这些重要观点以高度概括的语言集中表述在该书的序言中。•1、《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文本分析《序言》由七个自然段组成,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简要地介绍了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次序、方法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内容结构。第二部分: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动因和结论,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自己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第一自然段介绍作者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顺序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宏伟计划;•第二自然段介绍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第三自然段讲述作者研究经济问题的原因,一个是理论动因,即马克思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苦恼;另一个是现实动因,即马克思遇到了对法兰西共产主义思潮进行评判的尴尬;•第四自然段作者强调自己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指导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并集中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五自然段介绍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中断;•第六自然段介绍作者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由于生活的艰辛和时间的紧迫,使得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时时间断。•第七自然段表明自己的见解是多年诚实研究的成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1)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地位;(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4)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革命;(5)“两种变革”与判断时代的标准;(6)“两个绝不会”与人类的历史任务;(7)社会形态演进与资本主义的命运。原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坚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是第一个层次,主要讲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静态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四个单项范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范畴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这种静态关系。动态结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映了社会基本结构内部的有机联系和发展变化)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明确使用的“生产关系”这个范畴来代替之前的“交往关系”、“交往形式”、“交换和消费形式”等用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比以前更加成熟。原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是第二个层次,主要讲的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地位问题。马克思的这个论断表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因此,分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后,马克思开始分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地位问题,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大问题。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们头脑中的意识或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从而否认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原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第三个层次,主要讲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两种历史观的分水岭。•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方式。因此,肯定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决定地位,一定程度上就肯定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它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与此完全相反,唯物主义历史观则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文:“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段论述是第四个层次,主要是讲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革命。•它精辟地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就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方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一层次是对上一层次的进一步展开。•很显然,马克思认为,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尖锐化,换句话说,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了社会革命。原文:•“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两段论述是第五个层次,主要讲的是“两种变革”与判断标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导致的社会革命,必然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种变革”,而判断变革时代的标准当然不是社会意识,而是社会存在。•因此,这一层次与上一层次是一种因果关系。很明显,这“两种变革”是指经济基础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革,是指上述论断中“生产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是指上述论断中“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但是,这两种变革的地位是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了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接着,马克思提出,判断变革时代的标准,应该是社会存在,而不是社会意识。马克思以“判断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作为类比,提出“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并认为这个意识必须由“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这样的社会存在来解释。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有了类似的表述,他在表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的时候说:“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两种变革”和划分时代标准的思想,对我们如何认识当前所发生的时代变革以及如何判断这个时代,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原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两个论述是第六个层次,主要讲的是“两个决不会”和人类的历史任务。•因此,这层次与上一层次是转折关系。实际上,马克思“两个决不会”和“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的论断,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归根到底,旧的社会形态的灭亡和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客观状况决定的。同样,人类的历史任务也是客观的历史任务,只能由当时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决定。这种物质条件或者已经存在,或者正在生成;当然,历史任务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给社会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人类社会也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马克思的这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原文:•“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状态而告终。”•这两个论述是第七个层次,主要讲的是社会形态演进与资本主义的命运。•马克思通过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明了社会形态演进的依次更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顺其自然地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因此,这一层次是这一整段唯物史观经典论述的结论,是马克思在这一段要表达的主要思想。•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这里把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形态的标志,提出了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古代的生产方式、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再加上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我们常讲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客观规律,从唯物史观角度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当今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又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总体上来看社会基本矛盾是在调整和完善过程中。通过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地认清中国的国情,通过改革这一社会变革的形式全面推行改革。都是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变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建立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基本结构应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马克思的《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