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保险经营管理效率与效益的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保险经营管理效率与效益的评价本章概述保险经营效率评价1保险经营效益评价2第一节保险经营效率评价效率与保险经营效率的含义效率一词,简言之,就是有效的比率,或者说有效的程度具体地说,就是成果与消耗的比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效率的基本内涵生产效率,是指以最少的资源成本生产了既定的产出水平,或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最大价值的产出量生产效率有两种表现,即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技术效率描述了生产所需要的物质投入如劳动时间、机器运用时间、土地、原料和部件等等,而不必追问这些需用多少成本;经济效率是指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产,在多种有技术效率的方法中只有一种或一类才被证明是费用最低的。经济制度效率,又称帕累托效率。某种经济制度在利用资源以及在分配商品与劳务方面,如果有效率的话,它就不能使某一个人富有而使另一个人贫困。相对性复合性量化性普遍性效率的特征相对性复合性量化性普遍性效率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实物,而是由一定的投入对应一定产出所形成的一个概念,而效率评价往往是基于可比性的同类事物比较来反映评价结果的从效率目标角度讲,它是数量、质量、速度和消耗的统一。从营销管理角度,效率表现为市场占有率;从劳动管理角度,效率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出勤率和缺勤率……主要体现效率的可度量性。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比率,通常表现为一种比值或优化程度。主要体现在效率几乎覆盖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保险经营效率是衡量保险机构经营情况及其功能作用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保险机构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衡量保险业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保险经营效率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Farrell(1957)开创了从微观层面探讨企业效率研究的新方法,引入了效率前沿概念,以此作为资源利用的评价标准。保险经营效率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有关保险效率研究国外比较成熟,也比较系统,但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在效率评价的实务中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利用前沿分析方法确定效率的定义及测度技术,通过对样本机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测算出各保险企业相对于“最佳”的保险企业的距离(效率值)及在全部样本中排序;第二步是根据研究的目的,探讨保险业效率的相关因素,通过因素的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保险业间效率的差异。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非参数法•非参数法的代表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DEA法是先利用线性规划法找出相对最有效率的保险机构,并将该保险机构确定为效率前沿机构,其他保险机构与效率前沿机构的距离便代表相对无效率值,即距离越远,效率相对越差。DEA的优点是不用假设效率前沿的函数形态,因为DEA将所有偏离效率前沿的情形视为无效率,所以DEA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处理随机因素,可能会高估机构的无效率水平。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参数法•参数法与非参数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参数法需要事先设定成本函数形态,因此有可能产生设定错误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参数法最大的优点是允许随机误差的存在,因而能够较精确地衡量保险机构的无效率。参数法衍生了三种主要的区分方法:随机参数前沿法(简称SFA)厚前沿分析法(简称TFA)自由分配法(简称DFA)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随机参数前沿法(SFA)通常假设随机误差项为对称性分布。X效率为非对称性的半常态分布,由于随机误差呈对称性分布,因此可以利用计量方法将随机误差从成本函数中剔除,最后只剩下预估计的保险机构X效率,SFA最大的缺点是对X效率区分的假设过于严格X效率:在企业生产中决定产出的不仅是企业的投入和技术状况,还有一个未知的因数,即X因素,并将由这种X因素引起的效率称为“X效率”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厚前沿分析法(TFA)依平均成本将样本保险机构分为最有效率、次有效率、次无效率、最无效率四大类,分别估计各类别的成本函数,将偏离自身成本函数的预期成本视为随机误差TFA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估计所有类别保险机构的X无效率。保险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自由分配法(DFA):DFA放宽SFA的严格假设,并不严格规定X无效率的概率分布,而假设保险机构的无效率会持续存在,随机误差会随时间而相互抵消;此外,DFA又依据保险机构的X效率与其它解释变量是否相关,可分为固定效果模型与随机效果模型。所以DFA法比较有弹性,DEA法目前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投入和产出变量的选择确定投入产出量是效率评价的关键环节。1.投入变量的选择•人力,一般将人力划分为代理人和内勤人员•资本,资本投入一般包括权益资本、债务资本和实物资本权益资本可以作为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承诺,以应付损失超过预期而无法以保费来偿付的风险债务资本,由于保险公司通过发行保单筹集大量资金,保费收取与赔款支出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些资金多以准备金负债的形式存在实物资本主要指保险公司的有形投入•服务和物资,包括保险公司投入的差旅、通讯、广告等等各种费用和物资。中介法,是将金融机构当作一个纯粹金融中介机构,认为金融机构的功能在于提供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金融中介的服务;而保险机构,则通过发行保单从投保人那里借款,然后把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使用者成本法,是根据金融产品对金融机构收益的净贡献来确定其产出与投入要素。如果资产的报酬超过机会成本或负债的财务成本低于机会成本,该金融产品可视为金融机构的产出。反之,则视为金融机构的投入。2.产出变量的选择增加值法,该法是研究保险业效率的学者使用最多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资产与负债都具有某些产出的特性,尤其当某类资产或负债具有很大的附加价值时,便将它视为一项重要的产出,其它要素则根据所考虑活动的性质而被划分为相对次要的产出、中间产品或者投入。在增加值法的基础上,已有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产出项包括:保费收入、赔款和给付、准备金。保险业效率研究的应用领域及主要结论据资料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还没有一家不是通过并购进入500强的。KimandGrace(1995)对美国寿险行业水平并购后的效率收益进行模拟研究发现,除了大型公司之间的并购之外,大部分并购活动都能够提高成本效率。1.对并购行为的效率评价2.风险管理与资本利用程度Cumminsetal.(2006)把保险公司服务分为风险管理和金融中介两种,并研究了两种服务和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美国非寿险1995~2003年的经验数据,以这两种功能为中间产出,估计了两种服务的影子价格。实证发现,两者的影子价格都是正的。影子价格: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区别于现行的市场价格而采用的能够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一种价格Brockettetal对美国的研究、Klumpes对英国的研究,都发现独立代理渠道的效率要高于包含公司销售代表和雇佣代理人的直销系统。3.对营销渠道的评价4.组织形式与公司治理研究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对效率的影响,涉及两个主要假设:费用偏好假设和管理者自主决断假设。费用偏好假设认为,相互公司比股份公司具有较低的效率,因为相互公司经理会有较高的动机获取在职消费。管理者自主决断假设认为,两种公司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相互制保险公司在低风险业务、无需较高管理判断的领域具有较高的效率。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目标是促进市场竞争以提升市场有效性。然而,现有保险市场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却有不同的结论。5.监管有效性评估6.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评估和比较例如,Cummins,TennysonandWeiss(1998)发现,大多数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的寿险公司总资产都在10亿美元以下,而大多数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则呈现规模报酬递减。GraceandTimme(1992)发现随着公司规模增大,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开始消失。他们同时发现,相互制保险公司却始终保持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例如,在市场结构与公司效率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中,ChoiandWeiss(2005,2008)对源自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假说(市场-结构-绩效假说、相对市场力假说、有效结构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ChoiandWeiss(2005)验证了有效结构假说,越有效的公司将索取越低的保险价格,这将帮助它们获得市场份额最终提升市场集中度,因此,监管者应更关注市场效率而非产业整合而带来的市场力量。7.市场结构的比较保险业效率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保险业效率研究的技术一直在持续推进和深入。对参数方法来说,其被指责的地方在于需要预先确定目标函数形式。一旦函数形式不符合保险业特征,效率计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近年的一些研究中引入了傅里叶弹性函数,即在传统超越对数函数中加入傅里叶三角项,以增加参数方法的灵活性,从而使估计的前沿更贴近样本,产生更少的效率漏损。非参数效率分析方面,最大的缺陷在于不包含任何随机因素的假定,因此,对非参数方法的改进多落脚于在非参数估计中增加随机误差项效率评价方法的发展保险机构经营效率研究的运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监管参考。保险业效率研究可以提供对产业政策、宏观环境、法律制度、监管改革的评估标准。二是引导公司行为。效率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将有助于分析公司之间经营成果和效率的客观差异,并且解释导致差异的具体原因。这无疑将增强公司认识自我的能力,并促进公司根据分析结果努力调整。保险机构经营效率研究应用领域的拓展本章概述保险经营效率评价1保险经营效益评价2第二节保险经营效益评价保险经营效益及其评价的基本内涵保险经营效益是保险机构从事保险经营管理所追求的经营结果,具体表现为保险经营所有投入与其产出的差额。根据保险机构经营的特点,保险经营效益主要反映以下二方层面的经营效果:保险机构开发利用所拥有的保险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对保险风险保障、理财与投资等方面的客观需求;保险机构开发利用所拥有的保险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传统与创新保险经营的收益。何为保险经营效益保险经营管理活动是一项动态的循环往复的经济活动,对其经营成果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具体时点的经营成果的考核与评估,因此保险经营效益评价内容是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来确定的,如果基于静态的角度进行评价,那么所评价的内容通常是基于某一个经营周期的经营成果来确认,如保费收入、续保率、资本与盈余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如果是基于动态的角度进行评价,往往需要根据保险经营状态指标来确定评价内容。保险经营效益评价内容的确认保险经营效率评价与保险经营效益评价共同构成保险经营机构的绩效评价,但两者存在的差别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保险经营效率评价侧重于管理评价,保险经营效益评价侧重于经营评价。保险经营效率评价主要是基于保险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值来确定保险经营的有效程度,而保险经营效益评价主要是基于保险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额来确定保险经营效益的大小。保险经营效率评价注重于保险经营管理过程的考核与评估,而保险经营效益评价注重于保险经营管理结果的考核与评估。保险经营效率评价与保险经营效益评价的比较保险机构经营状况评价现实中能够反映保险经营状况的指标因素也是影响保险经营效益的因素,其中偿付能力、安全与流动性以及关系到保险机构财务稳健等方面指标的因素是影响保险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偿付能力系数,是保险经营机构自留保费与资本金和公积金之和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偿付能力系数=自留保费/(资本金+公积金)×100%该指标越低,作为原保险人的保险经营机构对被保险人应承担的责任与其所拥有的权益资产——资本金与公积金之和相比较,相对来说具有较充分的偿付能力。1.偿付能力指标偿付能力系数,是保险经营机构自留保费与资本金和公积金之和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偿付能力系数=自留保费/(资本金+公积金)×100%该指标越低,作为原保险人的保险经营机构对被保险人应承担的责任与其所拥有的权益资产——资本金与公积金之和相比较,相对来说具有较充分的偿付能力。盈余补足率,是指作为原保险人的保险经营机构分出业务佣金收入与分入业务佣金支出之间的差额同资本与盈余之和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盈余补足率=(分出业务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