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及预防胜利医院儿科王耀珍一、婴幼儿健康检查•婴幼儿人园前的健康检查•入院后建立幼儿定期健康检查制度1.婴幼儿人园前的健康检查•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1)了解幼儿健康状况,有无传染病及侵性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2)了解预防接种情况。了解预防接种情况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幼儿对某些传染病的免疫能力。•(3)了解近期有结核病接触史者,做胸部透视;•有肝炎接触史者,做肝功能检查;•如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者,如猩红热、百日咳、麻疹、腮腺炎等,需过检疫期后重新检查合格后才能入园(或入托)。•(4)测量身长、身高、体重•(5)做全面体检幼儿入园前的检查化验结果,只在1周内有效,过期后仍需再重新进行入园前的检查,合格后才可入园。2.幼儿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一般1岁以内的小儿,每3个月检查一次,1周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1~3岁时,每半年检查一次,•3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3~7岁的幼儿,应每年一次,•7岁或6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7岁幼儿在离园前要做一次全面的健康评价。•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询问有无慢性病史;•精神状况是否正常;•检查视力;•有无龋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心肺听诊;肝、脾触诊,脊柱有无异常弯曲等。•在幼儿定期体检、生长监测中,发现的特殊儿童要精心地照顾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二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潜在的威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俗称“感冒”。•1.病因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情况下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冬春季节患病率最高,气候骤变时尤其容易患病。上感的病变部位是喉以上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和扁桃体。婴幼儿的遗传素质、体质状况、营养好坏、环境因素都与其上感发生的频率有直接的关系。2.临床症状•症状较轻者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症状,流涕、鼻塞、轻咳、咽痛,有不同程度的发烧。重者畏寒、高烧、头痛。•检查口腔时,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有黄色渗出物与溃疡。•3护理•患儿与健康婴幼儿暂时隔离,•让患儿充分休息、多饮水,•给予富于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选用退烧药及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治疗。•4预防•(1)开展体格缎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室内开窗通风,少量多次饮水。•(2)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婴幼儿的衣服。•(3)上感多发季节,不带幼儿到人群拥挤的场所。腹泻•腹泻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很高,尤其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1.病因•(1)非感染因素:即由于喂养不当引起饮食失调:•如喂养量过多,辅食增加过早或过于突然,食物不易消化,不定时喂养等。•此外,夏秋季给婴幼儿提供的生、冷食物过多等,引起身体受凉,均可导致腹泻。•(2)感染因素:引起腹泻的感染因素有:•a肠道内感染因素:婴幼儿的食物和食具被细菌、病毒污染后,借助饮食过程引起肠道内感染;•b肠道外感染因素:患感冒、中耳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等肠道外因素也可引起腹泻。•2.临床症状•腹泻症状较轻者,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烧,食欲受影响不大。大便次数一般在数次至十余次,这一类腹泻比较容易恢复。•腹泻症状较严重者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其特点是起病急,一日泻十至数十次,大便水样,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因大量失水,使机体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危及生命。•3.护理•(1)调整饮食。腹泻时,婴幼儿消化能力减低,肠道有病变。若大量进食,不仅营养物质不被消化吸收,还增加胃肠的负担,可能会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对腹泻症状较轻者可定时进食,但可适当减少食量,食物以易消化为好;•症状较重者,可适当减少进食次数。一定要注意为婴幼儿补液,以防脱水。症状轻者,可在家中熬制小米汤,取清液加少量食盐代替补液;•(2)注意腹部保温。可用热水袋热敷患儿腹部。•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添加捕食时要由少到多,每次只添加一种。夏天天气炎热,不宜结婴儿断奶。(2)悉心照顾婴幼儿,避免腹部受凉。(3)讲究饮食卫生。(4)隔离消毒。当发现腹泻患儿时,应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患儿所用的毛巾、尿布、便盆等彻底消毒,以免交互感染,造成流行。肺炎•肺炎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疾病。肺炎的种类很多,其中支气管肺炎占90%以上。•1.病因•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支原体。可单独感染,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苗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炎后,病情重,迁延不愈,严重威胁他们的健康。•2.临床症状•肺炎起病较急,症状轻重有较大差别,一般有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1)发烧:肺炎起病后,多有不规则发烧。•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儿、佝偻病患儿可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也不咳嗽,只是面色发灰、口唇紫青、吐泡沫、呛奶。•(2)咳嗽;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逐渐加重并咳有痰。•(3)呼吸增快:重者口周及四肢末梢紫青,吸气时出现胸部凹陷,应及时送医院诊治,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后果。•3.护理•(1)居室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湿度适宜,防止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照。•(2)一般护理:保温适度,经常变换体位,若气喘时可半坐。•(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鼻内分泌物•(4)饮食安排: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一般经2—4周好转。不好转时立即就医。•4.预防•(1)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贫血等。减少肺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2)加强儿童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婴幼的衣服。•(3)上感流行季节不带婴幼儿到人群拥挤的场所,出门最好戴口罩,必要时可用一些预防药物。三小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传染病是指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借助于一定的途径,能够在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广泛传播的疾病。•1.病原体•各种传染病均是由其特异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等。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2.传染性•任何一种传染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由病人或带菌者传给健康人,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这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所在。•3.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传染病产生的不感受性,叫免疫性。•人体的免疫程度因病而异。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可获得终生免疫,•有些传染病痊愈后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可以再度感染该病,如流感。•借助于传染病的免疫学特性,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的作用。•4.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每一种传染病从发生、发展直至恢复,大致要经过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及恢复期四个阶段。•传染病的流行环节•l.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它包括以下三种:•(1)病人,是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症状的人。它能不断地排出病原体而使他人感染。病人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2)病原体携带者,指本人不表现症状,但可把病原体传播给他人而致使其感染的人。这一类人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成了散播病原体的重要传染源。•(3)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有一些种类的传染病容易在人畜之间传播病原体,如狂犬病。所以,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2.传染途径•传染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侵入他人机体所经过的途径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噬时,病原体随着痰、飞沫、唾液及鼻咽分泌物等散播到空气中造成传染。•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流脑等就是以这种方式传播的。(2)饮食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如菌痢、甲型肝炎、伤寒等的传播方式。病原体污染了食物和饮水,经由消化道进入健康的人体而使其受到感染。•(3)接触传播。通过病人或带菌者所污染的用具或与病人直接接触造成感染。如沙眼就是通过这种途径传染的。•(4)虫媒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昆虫(如蚊、蛋、虱等)直接或间接传染。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就是由蚊子传播的。•(5)医源性传播。是由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或实验室操作过程中造成的传播。•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叫易感者,是指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容易感染传染病的人。•托幼机构中的群居婴幼儿是典型的传染病易感人群。•传染病的传播流行都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但这仅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可能性,最终传染病是否可以流行或流行的程度如何还受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及早发现并控制好传染源•(1)早发现病人:•多数传染病在疾病早期传染性最强,早发现病人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托幼机构特别要留心观察婴幼儿的食欲、大小便、体温、睡眠状况及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早隔离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对可疑的患儿,即使当时不能确诊,也应该将他隔离,才能起源期控制传染源的作用。•一般采用以下隔离方式:•托幼机构可设立隔离室,及时将患儿及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护理人员必须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在接触后注意洗手消毒。妥善处理病人的生活用具、呕吐物和排泄物等。•(3)密切观察接触者:•将与急性传染病人接触过的易感者集中于一起,与其他未接触考隔离,并对其进行检疫,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尽量缩小传染的范围。•对接触班级要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的重点依不同的传染病而有所侧重。•2、切断传播途径•不同的传染病其传染途径不尽相同。•(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例如,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就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另外,对托幼机构中幼儿常用的物品(包括餐饮具、睡具、玩教具、图书等)要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对其进行彻底消毒,以消除或杀灭存在于其中的病原体。•(2)根据每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传染途径,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例如,呼吸道传染病借助空气、飞沫、尘埃等传播病原体,应保持幼儿活动室、寝室内的空气清洁卫生,必要时对其进行空气消毒;•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教育幼儿不去或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加强食具卫生管理,做好水源、食具、食品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时教育幼儿讲究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染途径的重要措施。•配台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消灭蚊蝇虱鼠等害虫,以此来切断借助于昆虫、动物为媒体的传染途径。•(3)传染病发生后,要对患儿的生活用品和排泄物以及接触班级进行彻底消毒,这是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步骤。•3.保护易感者•增强易感者的免疫力,保护该群体不受感染,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1)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提高幼儿对于传染病的一般抵抗力,这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2)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接种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的皮肤,注射器要专人专用。•对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做出适当处理,如遇个别幼儿晕针,不要乱动孩子,让其仰卧,头放低,适当喂些热糖水,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出现轻微反应的不用特别处理,一般到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若高烧并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诊治。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迟传染病。多在冬末春初流行,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且病后免疫力不持久。•(1)临床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2天。起病急,患病时有高烧、寒战、头痛、咽痛、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等,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患流感易并发肺炎。•(2)护理:高烧患儿多采用物理方法降温,退烧后不要急于活动,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有营养且易消化。可按医嘱服药,以减轻症状,同时防止并发症。•(3)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