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和照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伏笔和照应伏笔所谓伏笔,就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直到作者把伏笔揭开,才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进而真正使整个文章联系起来,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伏笔的作用照应就是在适当的地方,让前面埋下的伏笔显现出其作用,或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或对前文简单的暗示予以具体细致的描写,使全文首尾圆合,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整体。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而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的照应。伏而不应是败笔《小桔灯》中的伏笔和照应文章开头交代乡公所的环境:“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幅布帘”。因为乡公所楼上有电话,下文小姑娘才会到乡公所来;因为电话在墙上,小姑娘才会够不着;因为有几张竹凳,小姑娘才会搬竹凳;因为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了一幅布帘,因此,下文“我”才听到小姑娘挪动竹凳的声音,才会和小姑娘相遇。(环境描写设置伏笔)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这一处对妈妈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妈妈内心的悲痛,是在暗示她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爸爸的花儿落了》(神态描写设置伏笔)如:写病床上的爸爸对“我”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句类似于遗嘱式的交代暗示后文爸爸的病逝。《爸爸的花儿落了》(语言描写设置伏笔)如: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催着自己,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一句简单的心理描写写出内心的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爸爸的花儿落了》(心理描写设置伏笔)总结:找伏笔方法1、留意文中特殊的环境描写。2、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描写。本文伏笔照应的运用达到了相当的火候,谱写了一曲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赞歌,高度赞颂了司机顽强的意志、崇高的责任心、可贵的牺牲精神。文章数度设置伏笔:司机的迟到、走路的踉跄、上车的费力、行驶的缓慢……仔细琢磨,均可作为司机牺牲的伏笔,这些伏笔当时如重峦叠障,至司机牺牲时才使读者豁然明白,含而不露、蓄而不发,隐蔽性很强,充分显示了伏笔照应法的独特艺术魅力。点评:本文运用伏笔照应法,极好地表现了壮年农民见利不忘义的好思想,暴露了店主自私、贪利的丑恶灵魂。本文完全做到了伏笔设置的要求,所设伏笔与照应的结果之间是一个必然的关系,只有有了临时抓一把茶壶这一必要条件,才有壮年农民还茶壶这一义举。伏笔的设置相当隐蔽,若没有结局的照应,读者很容易忽视这闲笔,只有当壮年农民将茶壶里的钱倒出来时,读者才联想到前面伏笔的内容,内心随之而产生无穷的回味之美。照应时机也安排得相当好。总之,本文由于巧妙运用伏笔照应法,改变事件起因交代的方式,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使人物性格得以充分张扬。“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儿童,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是一处伏笔,是小说的环境描写。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照应的种类1)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2)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3)设疑照应。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第1自然段:“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先设疑,然后例举了“评论《水浒传》”、“谈论‘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四件事,最后用“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句作结,与上面提出的问题照应起来。总结:找伏笔方法1、留意文中特殊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暗示背景。如《最后一课》中的2、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描写。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照应的种类4)前后照应。如:心理照应《粜米》中写到农民“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这里照应了第10自然段:“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如:物品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提到:“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课文后面又提到了书籍和文件:“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如:人物语言、动作等照应一般是同一人在不同条件下的语言、动作等变化形成照应,也有不同人物之间的类似言行举止形成照应。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