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基础知识第一章工具书•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是指那些能帮助人们解决生字难词以及查找资料的特定图书的总称。包括字典、词典、目录、索引、类书、丛书以及年表、百科全书等。第一节怎样检字•一、部首检字法汉字除了一小部分属于独体字以外,大部分属于由几部分组成的合体字。把那些具有一个相同部分的字编排在一起,作为一个部类,并将这一部共有的那个偏旁列在开头,即成为“部首”,按照部首查字的方法,就叫部首检字法。•《康熙字典》是按部首编排的,它所收集的汉字分为214部,每部中的字以笔划多少为序排列。全书以十二时辰分别标志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为了便于寻找有关部首,可记下面歌诀: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使用部首检字法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以形符为主,是字典归部的原则。要想迅速找到所要查找的字,必须正确识别字的形符。象形字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的,是独体字,它大部分作为《康熙字典》的部首。如人、山、手、日、月、水、牛等;有少数象形字是在独体上加象形笔画,叫复体象形,如“果”在木上加“田”,归木部,不归田部。•指事字也是独体字,不过表示的意义,有些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查时除去指事符号,象形那部分就是部首,如“刃”在刀部,“本”在木部,“天”在大部等等。•会意字是合体字,首先要分析它是哪几部分组成,并考虑哪部分占主要意义,就以之为部首,如:初,从刀从衣,归入刀部;表,从毛从衣,归入衣部。2.熟悉部首的变体。同一部首,可因所在位置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变体,如“心”有两种变体,所以“思”、“愉”、“慕”都可以归入心部。其他如“艹”属“艸”部,脾字收在“肉”部,“理”字收在玉部等等,都是需要熟悉的。3.了解某些字体本身就是部首,不需要再拆开查找,如音、见、走、黄等皆属此类。4.有些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到“难查字表”或“检字表”里去查找。•二、笔画检字法笔画检字法是按每个字笔画的多少来编排和查检的,画数少在前,画数多在后。《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简明中医字典》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其优点是:检索方便,容易掌握。缺点是:汉字形体的变易和书写不规范,使画数和起笔不易确定;遇到画数和起笔都相同的字很多时,仍需辅以部首检字法。•三、音序检字法音序检字法是按汉字的字音编排查检的。其最大的优点是不必先查检字表而可以直接查字,加上同音字都排在一起,也便于掌握读音。但利用这种检字法,必须先知道字的读音,而确定字音又往往是查字的目的之一,这就给查检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按音序排列的字典,都必须附有他种检字法的检字表,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按音序编排的,都附有笔画检字表。第二节怎样确定字音•一、在采用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之前,字典或辞典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注音方法:1.直音法:又叫同音字注音,即选用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来直接注音,如“沴”音“利”,“拏”音“拿”等等。但也有缺点和局限:遇到没有同音字的字时,就没有办法了,如我、远、耍等;同音字少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以难注易”的情况,如集,音楫。所以后来就发明了反切法。•2.反切法:即选用两字,取上字之声、下字之韵,重新拼成一个字音来注音的方法。如:瞋,昌真切(ch+ēn);眚,诗梗切(sh+ěng);颡,思党切(s+ǎng).•二、确定多音字字音时,主要根据“据义定音”这一原则。汉语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现象,遇到多音字时,有一个原则,叫做“据义定音”,即依据某字在句中意义来确定其读音。如“恶”,当它作“坏”、“丑陋”义时读è,当它作“讨厌”、“憎恨”讲时读wù,当它释为“何”、“怎么”时读wū,当它用在“恶心”一词中表示欲吐的感觉时则读作ě。第三节怎样确定字义•确定字义四原则:一、词不离句如:去—“又去家思归”(离开)—“久服去三虫”(除掉)—“从北京去上海”(往)二、孤证不立对于一个词,如果只有一处是这样解释的,找不到旁证,那么这一解释就不能成立,或者暂时还不能成立,这就叫“孤证不立”三、参考注文注文是针对原文而作的,或释词、或串讲、或注音、或刊误,无不赅备,其针对性之强,是任何一种字典、辞书所无法比的。四、存疑对于一个词,经过多方努力,包括查阅字典、参考注疏,仍然无法确定其意义时,最科学的态度就是“存疑”。存疑的方式有:1.指出疑点,注明待查或待考;2.提出一定看法,并用上“疑作”、“疑为”、“疑指”等字眼,以示慎重。3.有多种解释者,可二、三种解释并存,也可取其一种为正,以他种为附。第四节怎样查各类词语•一、查单音词(字)(一)、如果一般字(辞)典不能解决单音词(字)的读音和释义,可以查《康熙字典》或《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圣祖康熙帝命张玉书、陈廷敬等修撰。张陈等人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才编撰完备。共收字47035个(若加上1995个古文、重文,则为48930个),其释字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先出反切,后标直音。释义先列本义,次列引申义、或别音别义。每字之下,一般都出书证,通过文献资料说明字词的出处,或表示释义的依据。《康熙字典》收字很多,许多在一般字书中不能查到的字,在这里都能查到。1.它是《中华大字典》成书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古书中不少难字僻字大都能从中查出;2.提供大量书证;3.每字之下列出许多义项,释义较全面,不但解释古书中常见而主要的意义,也解释非常用义;4.网罗古今音切,同时注以直音。对于查阅古今音变之字和不熟悉反切的读者,提供了方便。本字典比较严重的缺点,就是由于没有核实原文或没有进行认真校勘,引文存在许多错误。因为它是官修之书,成书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敢指责它的错误.后来王引之作了一部《字典考证》,共改正其引文错误2588条.《中华大字典》1909年,徐元诰、欧阳博存、陆费逵等开始着手编纂,1915年印行第一版。其收字48200个,比《康熙字典》多收1165字,并改正了《康熙字典》的谬误。按部首排列,用反切和直音注音,分条解释字义。引例均注明书篇名,以便查考核实。另外,《中华大字典》不但解释单字的意义,而且酌收一些词语,起到词典的作用。突出的缺点就是,对义项的列举,过于求细求多,反而缺乏概括性。(二)、为取得历代关于经典文字的训诂材料,可以查《尔雅》和《经籍纂诂》。《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也是最早的一部词典,约创作于先秦,成书于汉代。其解释词语的方式主要是同义互训,即把不同方言地区表示同一含义的词,排列在一起,最后用一个当时比较通用的同义词去解释,如:适、之、嫁、徂、逝,往也。《经籍纂诂》是由清代学者阮元主编的一部训诂书,该书将隋唐以前的古籍正文和注解中的训诂搜罗在一起,是整理古籍,编纂字书经常翻检的一部书,其引证资料详实丰富,体例严谨,是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三)、为了解汉字形体演变,可以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通称《说文》,后汉许慎撰,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写定于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历时22年,毕其一生心血。这部书总结了东汉以前汉字的发展历史,比较完备地收集了先秦至许慎当时的汉字,以六书的理论全面地分析了汉字的结构,在充分研究先秦和汉代文献与实际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9000多个汉字进行了词义训诂,为训诂学奠定了基础,也为汉字字典的建立,提供了经验,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文学巨著,也是训诂学的奠基之作。•二、查复音词和成语典故(一)、为解释古代文献中的一些复音词、词组、和成语典故,以及地名、人名、名著、典章制度等,可查阅《辞源》、《辞海》。《辞源》、《辞海》是近几十年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两部工具书。•《辞源》由商务印书馆编印,主编陆尔奎、方毅等人。于1915年印行正编。收字13000多个,词目10万多条,不仅包括古书中的人名、词语、典故,而且还解释历史事件、典章制度,以及当时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及科学成果。从其内容看,它以收词为主,兼及百科,释义结合书证,重在溯源,收字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1979年出版了修订本,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把它修订为阅读古籍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以解决古书中一般词语、典故和文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删去其中属于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词目,增加古汉语的语词。•修订本《辞源》收词10万余条,总字数1100万以上,按部首分部,每字下用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和反切三种方法标音,其释义不仅简明扼要,而且尤重字的本义与引伸义关系的表述。其引用书证很谨慎,除列出书名外,还举出卷次和篇名,这是《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和旧《辞源》所不及的。它是迄今为止一部词量丰富、选材可靠、诠释准确、编排合理的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辞海》于1936年初版,由舒新城等人主编,1979年出版修订本。新版《辞海》是我国现有大型综合性词典,收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除收录一般性词语外(《辞源》以收古籍中的词语为主,与之有别),着重选收了许多重要的人名、地名以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际、宗教、艺术、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教育、体育、医药卫生等120多个学科的名词术语,类似一部小型百科全书。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在学习时查阅。•三、查人名、地名、历史年代及中医专业词语(一)查人名:可查《辞源》、《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二)、查地名:可查《辞源》、《辞海》、《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三)、查历史年代:可查《中国历史年代简表》(1975年出版)、《辞海》所附“中国历史纪年表。(四)、查中医药学专业名词术语:可查《辞源》、《辞海》、《中医大辞典》、《简明中医词典》、《中药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药学大辞典》第五节目录、索引、类书、丛书•目录: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西汉刘向、刘欣父子的《别录》、《七略》,原书已佚;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学方面的目录学著作主要有《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三百种医籍录》等,此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可供查考。•索引:又称通检、引得,它是一种将图书、报刊资料中的各个项目或内容分别摘录,记明出处或页数,以便读者寻检的一种工具书。其内容包括篇名、作者、报刊名称、出版日期及期数等,它与文摘不同,不涉及文章的具体内容。•类书:按照“分类隶事”原则,把各种书籍中的有关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而成的工具书,就叫类书。比较通行的医学类书有:《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医方类书)、《类经》、《古今医统(大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医学类书)。•丛书:是在一个总的名称下,把原来单独刊行的若干部书原封不动地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书籍。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比较重要的医学丛书有王肯堂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吴谦的《医宗金鉴》、裘吉生的《珍本医书集成》和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第二章汉字学习汉字的有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中医古籍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汉字的起源由于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出现,使远古时代的原始人进入了真正的人类社会。为了突破时空限制,通过书面进行交际,尤其是记录、总结、传播生产经验的需要,创造文字的需求也就出现了。汉字是古人由于劳动生活的需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从图画到图画文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演变,图画的特征逐渐减弱,符号的特征日益增强,并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共同使用,从而形成了汉字。文字是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语言克服时空的限制进行书面交际,使古今沟通,文化传播,历史前进。“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说文解字·序》)文字的出现,使人类和人类社会都发生了飞跃变化。起源年代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年的发展史。比较可靠的上古文字模式,是在陕西省长安灵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