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游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涵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游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涵义游戏的起源与演变“游戏期”现象与意义玩具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游戏和玩具的社会文化涵义解读第一节游戏的起源与演变•一、游戏的历史起源–人类学的研究认为,人类的游戏起源于原始的戏剧、祭祀活动以及社会生产劳动等活动。–民俗学的研究认为,儿童的研究是早期先民风俗习惯的残留。–心理学的研究则认为,儿童的游戏是人类进化史的嬉戏性的复演。–(一)游戏的前提•动物在精力充沛时才游戏。•人则在闲暇的时候才游戏。–游戏和生存条件有关,闲暇是游戏的基础,但拥有闲暇条件不一定会促成游戏发生还取决于人们的选择,对物质的追求会驱使人们不断放弃闲暇游戏(古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现代人不断追求物质的态度对比)。•所以,通过生产劳动获得温饱之后才有了闲暇的时间和游戏的可能,那些曾经的生产劳动技能才能转变为游戏娱乐的形式,游戏才能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二)娱神和自娱•大量研究表明,现在的游戏在古代很多不是游戏,而是古代的巫术祭奠活动。具有竞争性的竞赛游戏是神圣仪式的组成部分。他们为了死去人灵魂的归宿、期盼好天气、为病人康复、为不育者得子、为丰收感恩等。是为了让神高兴---娱神。–斗鸡、斗牛、斗马---是和部落生存相关的一种神圣巫术祭奠仪式来举行。•随着人类社会向阶级社会不断的演进,由于宫廷和统治者的倡导,这种神圣的活动或者演变成一种冒险性的娱乐活动(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或者是残酷的军事训练。到了近代,随着游戏娱乐大众化和商业化,这种赌博竞赛又变成了以牟利为目的的观光活动。•民间很多节庆游戏都来自这种原始的神秘巫术祭祀仪式。–过节放炮–元宵观灯–斗草–拔河–赛龙舟(拯救屈原)•当娱神变为自娱的时候游戏就真正开始啦。–(三)游戏与实用生活的分离•在游戏的历史起源上,有“本能论”、“劳动起源论”和“享乐论”等不同的看法。•“本能论”一般以人类和动物在游戏发展中的连续性为依据,把本能作为核心概念解释游戏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游戏虽然是人类进化的一种机能,但是仅仅用本能来解释人类游戏还不能说明人类游戏的复杂性,因为人类游戏有一个特殊的“文化化”的过程。•“劳动起源论”强调人类游戏的特殊性,强调劳动在在人类自身和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发展意义。原始人的愉快生活在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当捕获猎物的时候,当果实成熟的时候,当鲸鱼被刺中的时候。所以,劳动或实用的生活为游戏创造着前提并提供着丰富的原型和技能,因此,劳动起源论更能说明人类游戏的特殊性。但是游戏并不等于劳动本身,正如,产儿不等于母亲一样,心理学不同于哲学一样,游戏想和劳动脱胎出来,必须具有和母体(劳动)不同的方面。因此劳动起源论并不能说明游戏和劳动的联系,而不能说明其不同的一面。•“享乐起源论”假设游戏的动机来自于人类对自身力量的体验。游戏的本质在于“以自身为目的”或超越外在功利目的。游戏从实用生活脱离出来的关节点在于人活动目的和动机的转变。因此,“享乐说”更能说明人类游戏的特殊性。当人的动机由劳动外在目的转变为对内在自身力量的欣赏和愉悦的体验中,人类的活动动机开始发生转变。这就是游戏较之劳动转变的关节点。•(四)游戏规则的产生–在一个明确限定的时空环境中,人们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赫尹津哈:游戏使反应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游戏规则不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生存智慧导致游戏规则的产生。–由于游戏的竞争性,原始的游戏是非常危险的,具有野蛮性,比如摔跤等。玛雅人在玩球的游戏,输的人的球队首领要被砍头等。血腥和残忍是人类最初游戏的特征。在童年的游戏中,也有很多残忍的游戏,比如自发的打仗游戏,往往是倚强凌弱,年幼体弱的儿童经常被威胁和恐吓。这种游戏很多,大家回忆一下童年。由于游戏的危险性,必须制定游戏规则,把伤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一个小的团体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又要游戏释放压力,又不能损害整体集体的利益,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所以游戏的规则是人的一种社会规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二、游戏的演变和文化特点–游戏的文化特点。•游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游戏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演变也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反应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游戏的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社会游戏的复杂性和类型的多样性与这个社会本身文化类型的发展水平或复杂性程度有关。萨顿-史密斯等对规则游戏进行了文化分类的研究,把规则游戏分成身体技能型游戏、运气型游戏和策略型游戏。每种游戏类型都对应相应的社会文化类型。人们教养儿童的方式会造成儿童的压力而导致儿童的紧张和焦虑。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焦虑和紧张。通过游戏,儿童学会如何应付社会生活的生存竞争。–1.身体技能型游戏的文化特点•身体技能型的规则游戏具有帮助人们练习生存适应技能的功能。此类游戏的输赢主要依赖于游戏者的体力与身体运动技能。•身体技能型游戏是生产技术比较简单、生存活动主要依赖于人的体力和身体运动技能的社会的主要游戏类型。以身体技能型游戏为主的社会注重实际的技能和操作,游戏常被用作对狩猎等实际生活技能的训练。儿童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就是要有出色的体力和技能。儿童面临成长而产生的焦虑主要是尽快掌握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技能,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儿童练习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体力和技能,减弱内心的焦虑。所以,游戏是身体技能的练习,也是焦虑的释放。–2.运气型游戏的文化特点•运气型游戏的结果是随机的、偶然的,主要靠运气来决定胜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最早的碰运气的游戏出现在那些占卜盛行的部落。人们相信运气和命运。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神秘力量决定的。在运气型游戏为主的文化类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单调乏味。儿童在教养问题上,人们只是要求儿童去做规定的事情而不是要求儿童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注重儿童责任感的培养,注重活动方式方法的一丝不苟,很少鼓励儿童的独创性。–3.策略型游戏的文化特点•策略型游戏的特征是计谋和策略的运用。此类游戏主要决定于游戏者的理性选择或智慧。要求游戏者有较高的智力活动水平与技能。•策略型游戏使生产技术先进复杂,生存或成功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而非体力或运气的文化类型特征的社会,盛行于需要运用手腕、策略、计谋甚至是欺骗手段来维持人际关系的社会中。这类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较森严的等级结构。维持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同时,外交与军事活动也是重要方面,在这样的社会,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进行又需要一定的信任。(约会专家)–在这种类型的文化社会中,人们鼓励儿童遵守规则要求,惩罚不服从规则的行为,儿童的主要矛盾是服从和不服从。策略型游戏为儿童提供凭借自己智慧而不是体力或运气来支配他人的机会,通过此类游戏可以减少由严格的教育方式所引起的儿童的攻击性和敌意的情绪。–所以,游戏具有文化适应的功能。•(二)我国古代游戏的文化特点–运动型、对抗性的团体游戏相对较少,个体技能技巧型游戏较多。–博弈类游戏(运气型和策略型)、智力型游戏(七巧板、华容道等)、文字游戏高度发达和盛行。–源自于古代射礼的筳宴类游戏(投壶和酒令)独具特色。在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开国初期,游戏充满朴素阳刚、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型、策略型游戏占主导地位,在历朝历代的衰落时期,游戏活动往往转向阴柔文饰、取巧求异的风格,技巧赌博游戏盛行。–这和我国儒道佛三教混合而成而儒为主导的信仰的神秘力量有关。(三)多种形式的古代儿童游戏《婴戏图》《货郎图》《牧放图》1、运动游戏:指以运动体力为主、有一定活动强度的游戏形式。(1)角抵类其最大特点是有一定运动强度、有较强的娱乐性。包括:摔跤、拔河、斗牛、斗鸡、斗蟋蟀等。(2)球类手球、蹴鞠、马球、踏球、竿球、木射、踢毽子等。儿童手球游戏主要是抛球和排球。(3)投射类投掷和射击游戏,包括近距离的投和稍远距离的射。如:投壶等。(4)冰水类水中游戏和冰雪游戏。主要有游水、打水仗、赛舟、垂钓、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等。(5)杂戏类如:抖空竹、踩高跷、抽陀螺、放风筝、捉迷藏、打秋千、滚铁环、跳绳等。2、智力游戏:这是指运用智力为主的游戏形式,这一类儿童游戏是中国游戏的精华。(1)棋牌类有围棋、象棋、各种民间杂棋、各种骰子戏、纸牌。特点是玩时用脑、斗智。(2)拼摆类如:七巧板、华容道。3、语言文字游戏:是借助汉语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而编制的儿童游戏,是口头、书面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符合儿童喜欢寻趣的心理特点,还能训练儿童的语言感受和表达能力。主要有绕口令、猜谜语(灯谜、字谜)等。优点:不需要借助器具场地,而且用心动脑,有趣易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趣味横生,启发人之智慧,陶养性灵。不仅文人们用以消遣,还常与孩子共同游戏,以此愉悦儿童,训练儿童。①拍七,训练儿童反应能力的游戏。按顺序说一二三,循环往复,逢七和七的倍数均不准说出这一数字,而以击掌代之,逢七、十七是为明七,十四、二十一是为暗七。说了受罚。拍七游戏的参加者不得是七人和十人,前者暗七都逢一人,后者明七都逢一人。②顶针续麻“咬字”,即文字接龙。例:成语接龙:大失所望→望穿秋水→水落石出→出人意表→表里如一→一五一十→十目所视→视同路人→人定胜天→天马行空③打麦即拍手歌。例: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打电话;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娃娃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娃娃敲锣鼓;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娃娃摘石榴……4、生活游戏:指儿童自发地模仿成人的社会生活内容而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实现社会化过程的有效方式。(1)儿戏类儿童自发的模仿家庭和社会上的成人活动而开展的游戏形式。(2)豢养类儿童饲养和训练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的活动。5、科学(幻术)游戏:利用科学原理设计的游戏,包括各种小实验小发明,以及运用科学原理涉及的儿童玩具。优点: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科学的启蒙,并获得大量的知识与技能。6、文艺游戏:指各种文艺形式的儿童游戏,主要包括歌舞、儿童演剧、儿童歌谣、讲故事等形式。与生活游戏的区别:文艺游戏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段,有一定的表演程式,表演的内容有故事情节,一如成人的艺术活动。7、偶戏偶,即用土、木、陶、瓷等各种材料做成的人物形象。也叫傀儡。分类:影傀儡(皮影)、肉傀儡(人偶)、杖头傀儡、悬丝傀儡、布袋傀儡(手套偶、掌中戏)、指偶等。8、童谣童谣带有韵律感。与游戏动作结合起来的童谣,更受儿童欢迎。童谣伴随着儿童喜爱的文字游戏。9、野趣古代儿童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贴近自然。《群婴斗草图》•(四)我国儿童游戏的发展与变化–古代:儿童游戏有非制式化的特点及没有固定的规则什么都是可以玩的。–现代:•改革开放前北京地区儿童游戏具有政治性、自燃性、群体性的特点。–毛主席,挂红旗,气的美帝干着急。小皮鞋,嘎嘎响,资产阶级臭思想。–基本都是玩自燃的东西,玩水牛儿,金龟子,萤火虫等。–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改革开放后北京地区儿童游戏特点转向世俗性、商品化、个体化、游戏时间减少、户外活动向内转移等特点。–电视进入家庭,儿童政治特色减弱,基本都是反应电视剧的。–包青天,坐飞机,王超马汉打面的,展昭揣着BP机,气的包公直拉稀。–一分二分我经常得,三分四分阿弥陀佛,五分六分我一年得一次,一百分我从来没得过。第二节“游戏期”现象与意义•(一)哲学人类学视野下童年期意义–在进化历史中童年期具有承“前”启“后”的过度意义。在进化的链条中是童年期让进化的前后自然相连,童年期既承接先祖的进化结晶,又开启当代物种根据环境不断变化,使进化的车轮不断前进。–1.童年期具有适应天性,顺应进化成果的意义。•作为自然的存在,童年期是一种未完成发展的状态。•作为文化的存在,童年期是一种未完全文化化的年龄阶段。•人类的童年期从出生到青年期足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如此漫长的童年期也是人类独有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幼态持续,幼态持续和人类的发展高峰期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作为人类的儿童提早一年来到世界上,增加了子宫外的一年,由于出生较早,而童年就被逆向延长一年,而在顺向方面,童年期也延长了,童年期有时超越了青年期的年龄。这表明人类要比一般动物拥有更长的童年期,延长了的人类的童年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