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博士课(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2012年秋季学期博士生课程授课教师:刘灿liuc@swufe.edu.cn(一)理解现代经济学(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三)中国经济转型的经济学:转型期我国居民财产权结构分析专题(一)理解现代经济学当代经济学的进步是建立在过去贡献的基础上的一、经济学发展简介20世纪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二、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回顾经济学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主线一直没有离开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构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基础;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形成了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流,它成为后来以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建立竞争市场均衡及其效率模型的分析工具;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以非充分就业均衡提出国家干预主义学说以及与此相匹配的一整套财政和货币政策。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并在一系列背景下在实践中被推至极端。(一)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他的经济自由哲学观理性经济人和市场力量自然秩序自由放任(二)经济自由主义的工具性发展:新古典的完全竞争市场和边际分析边际革命和边际分析方法均衡价格市场自动达到均衡(三)政府干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20世纪的凯恩斯革命有效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均衡政府干预(四)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哈耶克的经济自由观弗里德曼:新货币主义、市场自动出清、长期均衡卢卡斯:理性预期、政府干预政策失效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五)“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和挑战主流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市场失灵论”新古典模型的失败重构经济学“到20世纪80年代,市场是有效的且具有自我纠错能力的观点再次占据了主流,不仅在保守的政治界,甚至在美国经济理论界亦是如此。这种自由市场的观点有悖于现实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因为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即使在经济接近充分就业且市场是竞争的情况下,资源仍然有可能得不到有效的配置。”(斯蒂格利茨,《自由市场的坠落》)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的根本缺陷?三、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古典时期。劳动价值论、分配理论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新古典时期。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新古典综合时期。微观经济学成为经济学体系中一个独立的部分。第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成熟时期和进一步发展阶段。微观经济学使用一些新的理论工具,相继孵化出一批重要内容和分支学科。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从分析方法上看:数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博弈论从研究内容上看:交易成本、产权、X效率、资产组合和定价、合同或契约、非对称信息等理论成为微观经济学新发展的标志。(参见高鸿业等,《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进展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的发展厂商理论的新发展一般均衡理论与资源配置效率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参见高鸿业等,《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及其治理经济学(1)工资和价格的刚性使得供求关系不能发生应有的调节作用,使得各行各业的市场不能处于“理想的”均衡状态;(2)由于三条心理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往往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3)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根源于人们的自发行为,从而无法加以改变;(4)有效需求的不足却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来加以补救。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1)微观经济是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研究单个消费者、厂商和资源供给者的经济行为,说明为什么市场的供求关系能把它们的行为协调起来进而达到理想社会的结果;(2)凯恩斯的理论则从就业量以及国民收入的波动的研究提出消除波动的政策。(3)只要凯恩斯的对策能消除就业量或国民收入的波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便会实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1)主张用始终不变的政策规定来取代干预经济的“微调”;(2)认为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就业率,其数值取决于该国的技术水平、文化风俗和自然资源等因素,而与经济政策无关;(3)市场供求的自发作用会在长时期中使实际的就业率趋向于和自然就业率相等。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1)人们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尽量对经济事物的前景做出预期;(2)如果国家的经济政策要想人为地使实际的就业率脱离货币主义者所提出的自然就业率,由于理性预期,人们的行为的改变会抵消政策的作用,即造成“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后果。(3)因此,一切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都是无效的;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和微观经济理论所假设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相一致,即必须具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新凯恩斯主义(1)接受凯恩斯主义“失业和非市场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理论;(2)力图吸收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有用成果来修补凯恩斯主义的缺陷,特别是在长期分析和微观基础方面。(三)“主流之外”经济学的最新发展1、新制度经济学2、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3、演化经济学4、法经济学5、实验经济学6、行为经济学…….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经济学方法论的来源: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和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20世纪,在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出现两个主要的方法论流派: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方法论上有三对主要的区分或范畴:一是实证和规范,二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方法,三是科学哲学中的归纳和演绎。从经济学说史来看,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或“革命”,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变革。1.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2.与哲学发展保持密切联系3.深受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4.广泛应用数学作为主要分析手段20世纪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1、经济学能做到“价值中立”吗:实证与规范之争;2、经济学能做到像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那样“高度形式化”吗:经济学的“唯科学主义”之争;3、经济学是追求理论构建的“完美性”还是追求它的真实性。《经济学的哲学》,(美)丹尼尔.豪斯曼,上海人民出版社韦森:“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与展望”五、走进经济学(1)文献阅读和研究经济学的基础文献之一: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方法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其方法;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弗兰克.奈特,经济学与人类行为;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1、《经济学的哲学》,(美)丹尼尔.豪斯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英)马克.布劳格,经济科学出版社;3、《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埃思里奇,经济科学出版社;之二:市场、经济运行和增长微观经济学: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张伯伦《垄断竞争经济学》,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通论》,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美国货币历史》,卢卡斯、萨缪尔森《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熊彼德,《经济增长理论;》阿伦•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产业组织理论: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高鸿业、刘风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之三:不确定性、信息经济学与经济行为分析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阿克洛夫,次品市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高鸿业、刘风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之四: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科斯,企业的性质;科斯,社会成本问题;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阿尔钦,产权;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诺斯,制度、制度绩效与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生产的制度结构1、科斯等:《企业、市场与法律》,三联书店1990年;2、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威廉姆森等:《交易成本经济学——经典名篇选读》,人民出版社2008年教科书固然重要,但它们却不能代替原著。两者的功用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注重体系化的知识和成熟的知识,后者则体现着鲜活的思想。即便经典著作的“精髓”被成功吸收进了教科书,教科书仍然不能代替经典。因为,阅读经典,乃是与大师的对话,这是读教科书所不可能有的体验。罗卫东,《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走进经济学(2)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选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的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从事研究的能力。…..在选择一个题目以前,你是否问过自己是怎样发现需要做这个题目的,有没有数据支持。”(张军,《走近经济学》)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一个好问题明确自己在这个问题研究边际上的贡献可能是什么研判自己完成研究的能力(可行性)掌握经济学研究的规范“经济研究是寻求对经济事件、现象和经济诸现象之关系的可靠的解释,而可靠的解释只有在一个有计划的设计得当的并且科学细致的理性程序中才是可能的。”埃思里奇在《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出,一项经济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步骤:领会与你的研究有关的研究文献;把问题尽可能压缩到最简单最有条理的程度;确定可应用的经济理论;用一个基本模型开始分析的概念化过程;将分析模型的分析扩大到问题的其他方面;从概念分析中发展出有关的和可检验的理论假说,并尽量按逻辑顺序给出。经济学学术创新性论文的写作规范1、导言(introdution)2、基本框架和基本模型(basicframeworkorbasicmodel)3、主要结论(mailresults)4、模型的扩展(extension)5、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6、结论(conccludingremarkes)综述性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1、导论。主要介绍该理论的起源、发展、现实的应用和理论前沿2、主要成果总结。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命题和定理的形式,沿着主线展开。3、理论前沿和存在的问题。4、参考文献。文献与文献研究: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1、看什么样的文献2、什么是精品文献3、搜索文献的路径4、怎样写文献综述走进经济学(3)直面真实世界:调查、案例和经验研究科斯的研究方法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性假设不但应当是“易于处理的”,而且必须是真实的。案例研究:直面真实的世界把实例一般化:案例研究的三个基本程序超越“实证经济学”主要参考文献1、高鸿业、刘风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美)威廉。布雷德、罗杰.L.兰塞姆:《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美)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5、(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6、“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7、“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现实主义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2第4期;8、《经济学之路》,浙江大学出版社;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