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石复合工具研究(二)古代弓和矢的发展历程——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二【内容提要】我国历史考古学界对于古代弓矢的专门研究(特别是从“复合工具及武器”角度的探讨)非常不够。学者们的着眼点片面集中在“石”上面,仅关注考古出土的石质器“石矢、石簇、石箭”而忽视了非石质器的“木矢、竹矢、木弓、竹弓”和木-石复合工具的“矢杆、箭弦”的关键意义。本文从木-石复合工具的观点指出:最早的矢为木制或竹制且无镞。本文考证:殷墟甲骨文已有“弓”与“矢”等字,甲骨文“弓”字象形,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主要区别,在无弦的弹弓“单”、和有弦之木弓“引、射、弜等”。进一步讨论《周禮·考工记》中的古代制造弓矢的技术;并通过民族学及岩画的调查,探讨弓矢对于游牧民族的重大意义。并探讨先秦时期竹制的兵器竹弓、竹箭杆、竹矢箙、积竹柄、古代的“弋射”和“弩”,以及史前遍布世界各地的“箭杆矫正器”,从而进一步论证“木-石复合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弓矢木矢竹矢石簇箭杆甲骨文周禮考工记岩画弋射【作者简介】(1)陈明远,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人文学者,现居北京。(2)金岷彬(B.Jinmin),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普林斯顿。20世纪考古成果表明:约3万年前人类发明了弓矢(弓和箭),这是人类进入“现代人Homosapiens”即成熟的晚期智人(新人)阶段的一大标志。弓矢(bowandarrow)的发明,是破天荒的历史事件。在蒙昧和野蛮时代,没有任何一种兵器(包括金属刀、矛、剑),能与弓箭的作用相比。恩格斯指出:“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木-石器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弓箭,正如“枪炮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注1】摩尔根《古代社会》认为,史前时期的中级蒙昧社会“始于鱼类食物和用火知识的获得,终于弓箭的发明。”高级蒙昧社会“始于弓箭的发明,终于制陶术的发明。”摩尔根进一步指出,“以制陶术的发明或制陶业的流行作为划分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的界线……”。摩尔根以弓箭作为划分史前时期的标志物这种观点,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同。【注2】【注3】弓矢的发明和推广,使狩猎效率大为提高。几千几万年来,直到13世纪火器(热兵器即利用火药的枪炮)诞生前,弓矢都是狩猎和战争中非常重要的武装。但是,我国历史考古学界对于古代弓矢的专门探讨研究(特别是从“复合工具及武器”角度的探讨)非常不够。直到1984年才有贾兰坡先生发表一篇短文《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弓箭》【注4】。从1921年以来,至今已发现的木-石器时代遗址7000多处,其中经过正规发掘的500多处,考古报告和相关论文十几万篇;但是由于学者们的着眼点片面地集中在“石”上面,仅关注考古出土的石质器“石矢、石簇、石箭”而忽视了非石质器的“木矢、竹矢、木弓、竹弓”和木-石复合工具的“矢杆、箭弦”的关键意义,所以迄今所能检索查询的有关“古代弓矢”的学术论文寥寥无几。在21世纪初12年间,标题带有“弓箭”的学术论文仅有十来篇【注5—注12】,且其中3篇是专为讨论“弓箭体育文化”的。有关弓与矢的许多专题尚有待开拓。本文两作者2012年在《社会科学论坛》发表系列论文“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提出“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注13】以后,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关注,引起讨论。为专门深入探讨作为木-石器复合工具的古代弓矢问题,特别是木矢、竹矢、弋射及弩的问题,再撰写此文,求教于方家。2迄今考古发现的弓矢遗迹史载“剡木为矢”,最早的矢为木制或竹制且无镞,在远古历史中早已腐朽殆尽,因此迄今考古还没有出土最早的弓矢实物——木矢、竹矢等;但并不能否认远古人类使用最早的弓矢——木矢、竹矢的长时期广泛存在。例如,外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用榆木制造弓体,箭杆和矢皆以桦木制成;云梦泽和东北地区聚居的肃慎族所产“制矢之楛”(hù)起初也是木质箭矢。后来才发展出燧石打制的石矢(石镞)。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村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矢(石镞)。该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2.8万年。【注14】这个发现证明了华夏先民在公元前26000年已经使用弓矢。所发现的是一件用薄而长的燧石片打制成的箭头(矢),原来的石片台面很小,作了矢的尖端,为了使尖头锐利,进行了仔细加工,一个边缘保持原来锋利的刃口,另一边缘作了精细修理,把器身修理得很周正;跟矢相对的一端,左右两侧都敲去一块,使之变窄,形似短短的矢。这件器物无论是锋利程度和尺寸大小,以及器型的轮廓,都合乎矢(箭头)的要求。由于原始社会的弓和矢杆是用易于腐烂的植物性材料木、竹制作的,难以保存下来,所以这些小石镞(矢)便是华夏已知的最早的弓矢遗物。峙峪遗址的时代,据碳14测定距今为28,130士1330年,和欧洲的奥瑞纳文化期(Aurignacian据碳14测定距今为32,300士675年—28,850士250年)的晚期相当。现已发现的最早用于弓矢的箭头,可追溯到约公元前5万年的南非。2008年在非洲的考古发现,把人类使用弓箭的历史再往前推大约2万多年。在南非德班北部约40公里的SibuduCave木-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几支疑似骨质箭头的样本:箭头长度为1厘米,可看出它镶嵌在直径不到1厘米的“箭杆”中;但在同一遗址并未发现弓的存在。不过目前生活在非洲的科伊桑人(Khoi-San,此处主要指布须曼人Bushmen)仍在使用类似的材料和工艺制作他们的弓箭。生活于纳米比亚的布须曼猎人,即使经受了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一传统仍然没有失去。我们还从史前一些欧洲洞穴看到了距今约25000年的弓矢狩猎图:在史前拉斯考洞穴,生动地刻画了原始的4名猎人,一起拿着弓矢围猎一群野鹿;保加利亚西北部马古拉洞穴中的壁画,也描绘了史前携带弓矢打猎的男人。西班牙帕尔帕洛的洞穴遗址出土了石矢(簇头),制作方法是:从器物的两面或一面用压削法制成尖状器——石矢(簇)。据碳14测定距今为18,940士900年到17,920士190年。【同上注4】在摩洛哥考古发现,阿特文化遗址出土了“摩洛哥尖状器”,许多学者认为就是矢(簇头)。据碳14测定,早期的距今大于30,000年,晚期的大于27,000年。【同上注4】在时代上跟华夏峙峪文化期大致相当,两者都比西班牙出土者为早。比华夏史前峙峪文化稍晚的德国阿伦斯堡文化(AhrensburgCulture)遗址,曾出土过一些更直接的证据:矢杆(Arrowshaft)即含有尖状矢(簇头)的木杆,一端有矢杆独有的可以嵌入弓弦的矩形凹槽(绑矢头的缺口),现在一般称为箭扣(nock);阿伦斯堡文化,留存在德国北部汉堡的斯特尔摩淤泥层和泥炭层中。20世纪初于德国汉堡出土的Stellmoor弓(三块碎木片),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500年,因同时出土了完整的矢,由此方能确认它是弓的残片。这可能是迄今世界上可确认的最早使用弓矢的实例。目前考古发掘最完整的古代弓是丹麦侯姆皋(Holmegaard)沼泽地的榆木弓,经过碳14检测,属于公元前6000年;沼泽(wetland,mire)的高密度淤泥带来的缺氧环境,可以让木制品保存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天然的博物馆储藏室。下图是丹麦侯姆皋Holmegaard沼泽发现的两张弓之一,保存相当完好。3图1丹麦侯姆皋Holmegaard三视图,这是一张制作于公元前6000年的榆木单体弓(selfbow),形制已相当成熟。2012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Catalunya湖边LaDraga沼泽地,发现了一张完整的公元前5400年的单体弓,木弓长108厘米,材料也是紫杉木。LaDraga是木-石器时代欧洲最古老的沼泽居民点之一,如今它已有部分淹没在水下。由于淤泥中缺乏氧气,那里的有机物质得以很好的保存下来。又,从瑞士木-石器时代中期的泥炭层中发现了用榆木制的弓;还发现矢的前部,用树腊固定细石器的尖头和倒刺。【注14】在山西沁水县下川文化遗址,也发现有石矢(石簇)。【注15】下川遗址的石器也多是细小的,和华北木-石器时代的细石器类型最接近。石矢分为圆底石矢和尖底石矢两种。不过下川的石矢在加工技术上比较原始,形状也不稳定,但从加工、形制以及大小来看,具备了石矢的特点,即尖端犀利,两边出刃,底端很薄,与木-石器细石文化中的圆底矢基本一致。初步研究结果:“尖状器和两面器的底部、尖部破损比例高,端刮器普遍表现为刃缘破损,表明这些工具类型的使用方式——前者多为远程投射,尖部与底部容易折裂;后者主要使用端刃,底部由于捆绑而破损率低。”【注16】可见,小型的“尖状器和两面器”多为远程投射的石矢,大尺寸的“尖状器和两面器”可能作为远程投射的投枪;而端刮器多为捆绑于木棍前端的石矛尖。这个遗址的年代,据碳14测定距今为21,090士1000年和15,940士900年。此外,在东北地区考古遗存中常见细石器时期的石矢(石簇),数量很大,种类很多。【注17】在西安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也发现了石镞头和骨镞头。【注18】这些考古实物说明,从木-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弓矢这种极先进、极重要的器械,所使用的材料为石料与木料(还有竹、骨等)配合使用,形成木-石复合工具,各采其长各呈其能,就产生了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注19】从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所发掘得到的石质(骨)矛头、石质(骨)镞头外观来看,这两类尖状器的外观形式及与木杆的结构形式很相称,大尺寸石质尖状器配合较粗较长的木杆,制成了木石复合的矛;小尺寸的石质尖状器与较细木杆的结合,制成了箭矢。弓矢巧妙地利用了木质的弹性张力射出细石器矢(石簇头),比旧式的投掷武器射程远、命中率高,而且携带方便。它大为提高了狩猎生产的效率,也成了重要的战斗武器。这种高效率狩猎工具的出现,使先民猎获了大量兽类,增加了肉食,极大地改善了晚期智人(现代人)的体质;在食物充分的情况下将捕获物的一部分加以驯化饲养,让幼小的食草动物(如鸡、狗、猪、羊、牛等)养大后再捕食,这样便开始了最初的畜养生产。然而,大约250万年前(一说200万年前),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属”诞生,直立人(Homoerectus)就能利用石块、木棒,学会制造木-石工具;在非洲早更新世(约前100万—250万年)的静水堆积中,发掘出石质和木质工具,当时只有粗糙的石片为狩猎工具,还没有石制手斧。非洲坦葛尼湖南端卡兰博河(KalamboRiver)瀑布附近,曾发现一批保存完好的木-石器时代早期武器,经加工成单尖或双尖的木棒和短木锥等,这是迄今考古所知最早的木质工具遗存,距今至少20万年以上。卡兰博木-石器遗物的发现,表明非洲古人类大约在距今4250万年至10万年的时期,已掌握原始的木-石器制作利用技术,并使之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原始的日用制品。到木-石器时代中期,木-石工具的制作利用获得进一步发展,东非桑戈文化的大型手斧、高背刨刀、侧刮器等石质品被认为是当时加工木器的配套工具。大约20万年或30万年以前,早期智人(Homosapiens)用石头打制成石斧、石矛,用绳索绑缚在木柄上制成木-石复合工具,提高了斧、矛、鱼叉的刺杀效果。但是,一直到3-4万年前,现代人(晚期智人)才实现了人类工具史上的一次飞跃,制造出十分复杂的工具复合——弓矢。这个进化过程超过200万年。【注20】事实很显然,斧、矛、投枪等武器,在形式和结构上跟弓矢相去甚远。那么,我们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这种(从矛、投枪到弓矢的)飞跃是怎样实现的?对于殷商甲骨文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疑难问题。从甲骨文及古文献看“弓”与“矢”殷墟甲骨文已有“弓”与“矢”等字。甲骨文“弓”字象形,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主要区别,是一种弓上没有弦,另一种弓上张了弦。1、无弦之弓、、;2、有弦之弓,像一个弯拱绷着弦,,上有钩。甲骨文“弓”的造字本义:利用弹性的弯拱和弦(无弦或有弦),发弹或射矢。华夏远古弹射器“弓”的来源有二——其中一种弓不张弦,射出弹丸,多用于狩猎。以弹性材料制作投射工具的结构角度看,有单根弹性元件的弯弓型“矢弓”,还有两侧弹性元件的丫杈型“弹弓”。(一)先说丫杈型的弹弓。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远古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