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都德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时代背景•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读一读,写一写膝盖诧异惩罚藤祈祷哽住懊悔皱折郝叟xīchàchéngténgqídǎogěngàozhòuhǎosǒu整体感知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我”是谁?是不是作者都德?为什么塑造一个“我”?•“我”是小弗朗士。•不是都德。因为这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能给读者亲切和真实的感受。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6)序幕上学路上第二部分(7-10)开端上课之前第三部分(11-23)发展上课经过第四部分(24-29)高潮、结局宣布下课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阅读“上学路上”这一段重点写了哪两个场景?1.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2.镇公所布告牌前边,许多人看布告。普鲁士是个什么国家?•普鲁士:当时德意志境内一个军事专制的国家,它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最后统一了德意志。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小弗朗士认为“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这反映了小弗朗士什么特点?•这显示出他还幼稚和不懂事,还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根据“预习提示”判断,“最近两年来”指的是哪两年?1871——1873年“坏消息”包括败仗、征发等。什么叫“征发”?从这个词你看出了普鲁士什么侵略行为?•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由此可以看出普鲁士对法国的经济掠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天气”“画眉”风和日丽“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幼稚、不懂事的心态。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埋下伏笔。阅读“课前”部分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平时最后一课气氛学生老师其他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开课桌,关课桌,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戒尺有镇上的人“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总”和“偏”各起什么作用?•“总”说明喧闹的一贯性;•“偏”说明安静得异乎寻常。“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这套漂亮的衣服呢?•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镇长、邮递员前面加上“从前的”说明了什么?在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之后,现在进行的是文化侵略。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预示着将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用对比手法,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阅读“上课过程”“柏林来了命令”的“柏林”指代什么?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指代普鲁士政府。因为柏林是普鲁士的首都。•这是“借代”的修辞方法。普鲁士为什么只允许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教德语?•为了让法国人民永远忘记自己是法国人,做德意志的顺民。•这既是一种野蛮粗暴的文化侵略,又是对法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严重摧残。“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些坏家伙”指谁?“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是什么事?•“坏家伙”指普鲁士侵略者;•“这么一回事”指“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呼应前文什么内容?•呼应前文“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什么思想感情?•属心理描写。1.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2.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3.对过去逃学的懊悔;4.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这一段大量使用惊叹号,这些惊叹号可以换成句号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些惊叹号表示小弗朗士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换成句号表达不出这种感情。下面一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什么思想感情?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心理描写•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爱国主义的感情。韩麦尔先生对阿尔萨斯人的直率批评和自责表现了他什么感情?•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感情。怎样理解“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在这个句子中“监狱”比喻:“打开监狱大门”比喻:“钥匙”比喻:全句意思是:•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不忘祖国语言,就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赶走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和统治赶走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法语下列句子有什么作用?1.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烘托孩子们学习的专心和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学习德语的野蛮阅读“宣布下课”“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为什么写钟声和号声?•钟声预示着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小弗朗士为什么觉得他“高大”?•“惨白”是韩麦尔先生内心悲痛的表现;•“高大”表现了小弗朗士对老师爱国感情的崇敬。他感到老师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老师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国土沦丧的极端痛苦。归纳复习什么原因使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由于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由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和爱国主义氛围的感染、影响。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副标题: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这样穿戴?•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这是多么惨痛和可悲的事啊!……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祖国必胜,(对国土沦丧的)痛苦,(对敌人的)愤恨……“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不忘祖国语言,就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赶走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有何作用?(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2)“我亲爱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3)“散学了,——你们走吧。”(解释说明)(声音的延续)(意思的递进)主题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以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为代表的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