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1医务人员传染病发现、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A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医院1.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并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2.临床医生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师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3.简要回答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确诊病例为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疑似病例为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医学观察病例为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以及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4.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本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空白处注明“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5.在什么情况下,怀疑病人有可能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定为人禽流感预警病例:(1)接触禽类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禽类的人员、兽医、以及捕杀、处理病、死禽及进行疫点消毒的人员等)中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员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的肺炎死亡病例。6.假如为不明原因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经治医生应该做什么?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后(乡镇、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必须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诊治),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本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空白处注明“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6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至县级疾控中心,县级疾控中心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7.简要回答临床医生如何处理可能为人禽流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医学观察期限暂定为7天(参照人流感潜伏期,自最后接触病禽、死禽或病人、疑似病人之日算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象的活动,但观察对象活动范围需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3公里)。(2).告知禽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及相关防治知识。(3).观察期间,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对密切接触者测试1次体温,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填写《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附表1),并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统计日报表》(附表2)每日上报到县级疾控机构。各级疾控机构每日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附表3)汇总,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日12时将前1日附表3上报卫生部。(4).对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的,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见《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治疗。(5).当出现禽流感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8.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如何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和分诊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附表1-1医务人员传染病发现、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B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医院1.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并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2.临床医生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师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3.简要叙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具备以下4条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1)发热(≥38℃);(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4.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本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空白处注明“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5.在什么情况下,怀疑病人有可能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定为人禽流感预警病例:(1)接触禽类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禽类的人员、兽医、以及捕杀、处理病、死禽及进行疫点消毒的人员等)中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员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的肺炎死亡病例。6.假如为不明原因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经治医生应该做什么?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后(乡镇、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必须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诊治),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本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空白处注明“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6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至县级疾控中心,县级疾控中心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7.简要回答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的采样方法医疗或疾控机构专业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表,采集标本时应按照有关规范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应采集患者发病后1~3天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发病后7天内的急性期血清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病毒核酸和血清抗体的检测。如果出现阳性结果,立即按卫生部的有关要求报告和处理,如果检测结果阴性,临床上仍无法排除人禽流感的,应采集患者发病后2~4周的血清标本,抗体仍为阴性的,则予以排除。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和检测参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检测工作程序》(暂行)和《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8.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如何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和分诊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附表1-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传染病监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并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和县四级。3、目前我国人禽流感的宣传教育优先考虑的目标人群是:农民。4、简要回答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的采样方法医疗或疾控机构专业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表,采集标本时应按照有关规范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应采集患者发病后1~3天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发病后7天内的急性期血清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病毒核酸和血清抗体的检测。如果出现阳性结果,立即按卫生部的有关要求报告和处理,如果检测结果阴性,临床上仍无法排除人禽流感的,应采集患者发病后2~4周的血清标本,抗体仍为阴性的,则予以排除。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和检测参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检测工作程序》(暂行)和《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5、简要回答临床医生如何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进行监测(1).医学观察期限暂定为7天(参照人流感潜伏期,自最后接触病禽、死禽或病人、疑似病人之日算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象的活动,但观察对象活动范围需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3公里)。(2).告知禽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及相关防治知识。(3).观察期间,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对密切接触者测试1次体温,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填写《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附表1),并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统计日报表》(附表2)每日上报到县级疾控机构。各级疾控机构每日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附表3)汇总,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日12时将前1日附表3上报卫生部。(4).对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的,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见《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治疗。(5).当出现禽流感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附表1-3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A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医院1、法定传染病分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5种,丙类10种。2、甲类传染病为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城镇在2小时内,农村在6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至属地有直报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代为直报。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与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时,应在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至属地有直报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代为直报。4、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均为乙类传染病吗?是②否。①5、请写出当地常见的5种乙类传染病和5种丙类传染病:乙类:病毒性肝炎、疟疾、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丙类: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6、您今年是否接受过疫情报告的培训?①是②否③记不清如为①,则最近一次接受培训的时间是7、您作过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吗?①是②否您在什么情况下作订正报告?8、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I部分要求:把①记入第一行,把③记入最后一行。①直接致死原因②最严重的疾病③导致引起一系列疾病而死亡的原因第I部分a),b),c)各行死因之间④,④.应具有顺序关系⑤.没有关系每行填写⑥。⑥.1个死因⑦.多个死因9、您是否接受过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方面的培训?①是②否③记不清如为①,则最近一次接受培训的时间是如为①,培训内容包括(可以多选):a、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要求b、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10、某人患慢支2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后死亡,如何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I(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II11、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内容是:(3)(1)仅报告不明原因死亡(2)仅报告因病死亡(3)报告因病和伤害死亡附表1-3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B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医院1、法定传染病分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5种,丙类10种。2、甲类传染病为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