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19世纪西方文学随着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的逐渐衰落,象征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前期象征主义诗论主要强调展示隐匿在自然世界背后的超验的理念世界,要求诗人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运用象征、隐喻、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法,通过丰富和扑朔迷离的意象描写,来暗示、透露隐藏于日常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和理念。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20世纪初,后期象征主义诗潮再度崛起,并从法国扩及欧美各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瓦莱里,英国的叶芝、西蒙斯等,他们也都既是诗人又是批评家,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批评。与该派密切相关的,还有英美诗人庞德、休姆等倡导的“意象派”诗歌与诗论。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1.1.1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瓦莱里从三方面论证了现实存在着的象征主义精神: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第三,象征主义诗人他们反对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这样,瓦莱里从群体的精神上肯定了象征主义诗潮的现实存在。1.1.2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界定,瓦莱里是独特的“音乐化”论。这里,关键在于他对音乐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其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此外,音乐化还包含诗的语言的音乐化。概而言之,瓦莱里为象征主义规定的任务是“使我们感觉到单词与心灵之间的一种密切的结合”;其象征主义诗论的核心,就是认为“诗的世界”实质上是:语言(词)——意(形)象——感觉(情)三者之间的和谐、合拍的音乐化关系。1.1.3对抽象思维和理性的重视首先,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其次,瓦莱里指出了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的构思过程。再次,瓦莱里强调诗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1.2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论1.2.1象征的内涵和象征主义美学风格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与他的诗歌批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把布莱克的诗作看成一个“象征体系”,并提出诗歌的“隐喻符号”与象征的“玄想符号”的区别在于“后者被编织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叶芝在1900年发表的《诗歌的象征主义》一文中对象征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象征主义体现在包括绘画、雕塑、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样式中。他还再次提出了隐喻与象征的区分:(1)象征具有隐喻性,或隐喻是象征的基础;(2)象征高于隐喻,是隐喻的提升,比隐喻更深刻、完美和动人。1.关于象征的内涵2.叶芝对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风格提出了具体要求。1.2.2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叶芝象征主义理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把象征分为感情的与理性的两类,并论述了两者的关系。所谓“感情的象征”,即“只唤起感情的那些象征”;而“理性的象征”则“只唤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念”。在叶芝看来,只有两者结合,即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才能充分发挥象征的无穷魅力。1.2.3在理性与神迷结合中创造象征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主张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的。一方面,叶芝认识到诗歌象征的创造,往往有着非理性的、神秘的一面。另一方面,叶芝更强调理性在孕育灵感和象征时的作用。1.3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1.3.1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庞德意象主义在诗学、美学上值得重视的观点和主张:首先,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其次,庞德还对意象的创造和接受作了心理分析。1.3.2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首先,他像庞德一样,追求诗歌意象,主张通过形象(主要是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其次,休姆也强调意象描绘的精确性。此外,休姆也对强调类比、暗示、感应等的象征主义观点有某种呼应,小结总起来看,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发展和深化了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论。它们强调意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和谐一致,并重视诗歌形式、音律的美,对于探索、发掘诗的表现力,促进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两派诗论在哲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直觉主义有一定联系,未能超越主观唯心主义的框架,又都不同程度存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它们的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并未始终贯彻其诗论,且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诗派的活跃时期较短。这些都给两派诗论的发展完善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