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的定义CRP的发展2010心肺复苏指南亮点心脏骤停后的治疗ACS患者病情稳定化治疗心肺复苏内容及实施细则心肺复苏的定义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ation),即心肺复苏术,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心脏骤停者采取徒手抢救恢复心跳与呼吸的紧急救助措施,又称为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技术是医护人员人人必需掌握的急救技术,尤其是在急救部门CPR技术显得就更为重要。死亡–临床死亡标志——呼吸心搏停止特点——可逆–生物学死亡标志——脑死亡特点——不可逆–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亡发展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大于2小时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脑循环中断:10秒——脑氧储备耗尽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6小时——脑组织均匀性溶解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心脏骤停4种类型:心室纤颤(VF)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PEA)心室停搏CRP的发展自2000年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制订了国际CPR指南以来,该指南一直是最权威、最适用、最有效指南,是全球复苏总的指导原则、通用标准。2005年1月,ILCOR(InternationalLiaisonCommitteeonResuscitation,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提出了CPR治疗建议;2007年1月,ILCOR提出《ILCOR2007年心肺复苏共识》,于11月在《循环》、《复苏》杂志颁布。《2010年版CPR指南》已经于2010年10月公布,与2005年《指南》相比2O10年版在诸多方面做了调整。2010心肺复苏指南亮点生存链的变化CPR操作顺序的变化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胸外按压的深度的变化救援者应避免停止胸外按压和过度通气。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无脉性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生存链的变化★2010(新):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1、早期识别,激活EMS2、早期CPR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激活应急救援系统。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早期识别成人心脏骤停是建立在评估患者的反应以及有没有正常的呼吸。心脏骤停患者一开始可能有叹气样呼吸或者甚至表现为癫痫样发作。这种非典型表现可能使施救者困惑,导致呼救或开始CPR延迟。培训的重点必须集中在使救援者警觉心脏骤停的特殊表现。医务人员脉搏检查不再重要。识别脉搏跳动比较困难,当血压很低或测不出时,甚至受过良好训练的医务人员也常常错误的判断有无脉搏跳动。*医务人员测定脉搏是否跳动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随后发现患者不是心脏骤停,也很少能导致严重的损害。*如果救援者发现一个无意识的成人,他或她必须呼叫急救反应系统。如果一位成年患者突然倒下,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比如仅有叹气样呼吸),施救者不要尝试检查脉搏,而必须假定是心脏骤停。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该顺序的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但不适用于新生儿。对于新生儿,心脏骤停的最可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致的,复苏程序应当为A-B-C顺序,除非已知是心脏原因导致的。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2010(新):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2005(旧):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2010(新):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对于意识消失,无反应及呼吸异常的患者都应立即实施心外按压。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2005(旧):开放气道实施是CPR的前提。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在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至少100次/分★2010(新):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2005(旧):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胸外按压的深度的变化至少5㎝≥5cm★2010(新):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5㎝≥5cm●2005(旧):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4㎝-5㎝4-5cm救援者应避免停止胸外按压和过度通气。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心脏骤停后的治疗2010AHACPR和ECC指南仍认为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不能终止ACLS。在新指南里,复苏后治疗和管理得到了明显扩展,现在包括一个新的心脏骤停后早期治疗法则。“心肺复苏后治疗”确认了对自主循环恢复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给予集束化目标靶向治疗和干预以获取最佳预后的重要性,推荐对心脏骤停后的患者持续性地给予综合的、整体性的、多学科的系统性治疗。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和后期的关键目标包括:●使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心肺功能和其它重要器官的灌注最优化。●转运到综合性的具有心脏骤停后系统治疗能力的医院或重症监护中心。●识别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降低体温治疗使神经功能恢复最佳化。●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ACS患者病情稳定化治疗2010AHACPR和ECC指南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建议都进行了更新,以规定医务人员对疑似或确诊ACS患者在症状发作最初的数小时内治疗的范围。指南规定和强调了几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包括对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系统化治疗,院前12导联心电图描记,以及把发生心脏骤停后确诊和疑似ACS的患者转送到有能力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综合性治疗的医院。STEMI治疗系统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是由EMS急救人员院前完成并阅读12导联心电图,或者将12导联心电图传输到医院,以及具有高级的信号接收设备。自2000年以来,AHACPR和ECC指南都推荐应用院前12导联心电图,这被证实能缩短溶栓治疗的时间。最近,研究表明院前12导联心电图可缩短实施PCI术时间,以及利于分拣需要行PCI术的患者到特定的医院。当EMS或急诊科(ED)医师通知心脏治疗团队,包括心导管室后,显著减少了再灌注的时间。ACS指南也建议分拣疑似或确诊ACS的心脏骤停患者到PCI治疗中心。PCI的实施使成人心脏骤停的ACS患者预后更好,在该人群中把心导管治疗纳入到标准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方案是合理的,它可作为提高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的整体治疗策略的一部分。对室颤型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推荐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快速血运重建。对疑似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后的ECG可能不敏感,甚至容易误导,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可行的,甚至在没有明确的STEMI指征的情况下。院外心脏骤停后的患者实施PCI术前通常临床表现为昏迷,但不能作为行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术的禁忌证。心肺复苏内容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基础生命支持识别心肺复苏(CPR)除颤基础生命支持识别心肺复苏(CPR)除颤识别判断:无呼吸、意识丧失、对刺激无任何反应→重呼轻拍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EMS):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C:脉搏检查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动脉检查循环体征在检查颈动脉搏动的同时,要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专业急救者,10s内患者仰头后,急救者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中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基础生命支持识别心肺复苏(CPR)(ABC→CAB)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除颤心肺复苏—BLS(CAB)C:部位:胸骨下1/2处胸骨中下部双乳头之间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15:2(婴幼儿和儿童)单人C:为确保有效按压: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A、B:体位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仰头-抬颏法托颌法(外伤时)检查呼吸:看,听,感觉(删除)人工呼吸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起伏,8~10次/分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基础生命支持识别心肺复苏(CPR)除颤时间:尽可能早对于院外发生的SCA且持续时间>4~5min或无目击者的SCA患者,应立即给予5个周期约2min的CPR(一个CPR周期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后再除颤。方案:1次+立即CPR如带有自动电击功能的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则在实施人工电除颤前,允许30~60s的时间让ICD自行处理。电除颤前后中断胸部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类型能量备注单相波双相波房颤100~200→200100~120→120~200递增同步房扑阵发性室上速50~100J50~100J递增同步单形性VT100J100J递增同步多形性VT200J递增非同步VF360J200J非同步内容建议识别无反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10s内未扪及脉搏(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程序C→A→B按压速率>100次/分按压幅度>5cm胸廓回弹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2min交换一次气道仰头提颏法(医务人员怀疑外伤:推举下颌)按压-通气比(置入高级气道前)30:2通气:非专业或不熟练时单纯胸外按压使用高级气道(医务人员)呼吸:8-10次/分;与胸外按压不同步大约每次呼吸1s;明显胸廓隆起除颤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效果判断:瞳孔、面色、神志、呼吸、脉搏高级生命支持(ACLS)通气与氧供药物治疗氧供:给予纯氧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保持在94%至99%,非100%球囊面罩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