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调幅法的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弯矩调幅法的原理与应用限制弯矩调幅法的原理与应用限制弯矩调幅是对同一构件的正负弯矩区而言的,强柱弱梁,那完全是张冠李戴!上面还说到为了施工方便,这个概念更加不对,你说为了施工方便,我就能把弯矩幅值调下来?这在原则上来说完全是鼓励偷工减料!弯矩调幅来源于受力全过程和截面的塑性特性。要理解弯矩调幅首先要知道塑性铰的概念,塑性铰主要来源于钢筋屈服以及混凝土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塑性,它的力学特征是在截面所承受的弯矩不变的情况下有一定的转动能力,(类似与铰,区别在于铰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可以承受弯矩)。塑性铰的的出现导致了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负弯矩的弯矩保持不变,而跨中弯矩增大,最终跨中也达到极限承载力而破坏!所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受力过程是:第一阶段:首先荷载较小,跨中支座弯矩线形增加,支座弯矩大于跨中弯矩。随着荷载增大,支座达到承载能力极限,形成塑性铰。第二阶段:此时支座弯矩不变(事实上还有小许增加),跨中弯矩继续增加,最后跨中也出现塑性铰,结构成为机动体系,结构破坏。在工程设计中,每次按两阶段来设计不仅繁琐,而且增加难度;因此引入了弯矩调幅这个方法,弯矩调幅,通过调低支座弯矩,来实现内力重分布的目的,但是调幅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调低弯矩,而是调整跨中和支座的负弯矩!因此可以不变支座配筋通过增加跨中配筋来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也可以通过减少支座配筋(同时可能要增加跨中配筋)来保持按弹性计算所需的力。总与弹性设计结:弯矩调幅法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是相对的。其目的是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材料的能力。所以用了弯矩调幅法,不一定要减少支座配筋。这里的关键是塑性铰和内力重分布。千万不要再说强柱弱梁或者施工方便了。对于弯矩调幅法也不是到处能用的,对于承受动力荷载,使用上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以及处于腐蚀性环境的都不能用该方法。1。求得结构的经济。充分挖掘混凝土结构的潜力和利用其优点。增加支座的配筋不如增加跨中的配筋来的经济,因为跨中还可以利用T形截面的优势,而支座不能。2。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可靠度。道理楼上几楼的都说的有道理。3。使得内力均匀。这点我想说一下,框架结构的边框架柱子顶层,这里如果不调幅的话,柱子的配筋是比较大的。用内力塑性重分布的方法,其变形及裂缝宽度都大,所以,有些结构是不能采用这样的方法的,应该按弹性理论计算其内力1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者是对裂缝开展有较高要求的结构2重要部位的结构和可靠度要求较高的结构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和疲劳荷载作用的结构4处于侵蚀性环境中的结构23小论《弯矩调幅塑性内力重分布》小论《弯矩调幅——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内力重分布小论《弯矩调幅——塑性内力重分布》首先,我们对结构进行分析时,会根据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材料性能,受力特点以及破坏机理等选择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假设,因此也会对应不同的适用范围。结构分析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线弹性分析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实验分析方法弯矩调幅是建立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的实际计算理论,是对超静定结构内力自平衡的一种预先判断,是“弹性内力,塑性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在理想的线弹性模型中梁柱的连接为刚接,即假设梁柱在受力变形前后保持不变。然而由于实际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与理想模型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材料缺陷等,都会使节点处产生裂缝,以致刚度有所下降,。从而使梁端实际弯矩值降低,跨中弯矩值增大,梁内力出现重新分布现象。进行弯矩调幅的具体意义:(1)(2)追求与实际相符的受力减小梁端负弯矩,可减小支座处负弯矩钢筋,改善结点区钢筋过于密集的状况,便于混凝土浇注,保证结点区的强度。原则:按某一比例减小梁端弯矩;再按平衡条件求出增加后的跨中弯矩。弯矩调幅系数:对于现浇式框架取0.8~0.9;对于装配式框架取0.7~0.8;注意:(1)先对竖线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然后再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值进行组合;(2)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一半;(3)弯矩调幅概念区别于“强柱弱梁”概念,强柱弱梁是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对结构延性储备的一种考虑,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4)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下的结构,不得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5)对于钢结构,不需进行弯矩调幅,因为钢结构设计分析一般采用塑性。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