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培训时间.2014-03-06一、厂区环境卫生二、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三、洁净区环境卫生四、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五、洁净区个人卫生六、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七、洁净区工艺卫生八、进入洁净区人员管理九、清洁工具清洁管理十、消毒剂配制与使用十一、洁净区地漏清洁十二、进入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十三、物料进入洁净区清洁程序十四、工作服清洗程序“卫生”在GMP中是指:环境卫生、工艺卫生和人员卫生。环境卫生指:生产区、生产厂房及其周围的卫生要求。工艺卫生指对所用物料、生产过程及设备等的卫生要求。人员卫生指对生产现场人员卫生的要求。一、厂区环境卫生管理:1.厂区环境1.1生产区周围的厂区环境清洁、整齐,排水通畅,无杂草,无积水,无蚊蝇孳生地。1.2生产区、生活区、辅助区分开,并且有明显、清晰的标志。1.3空气清新,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无酸性烟雾及粉尘。2.厂区绿化2.1厂区绿化可以有效地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大气中的微生物,减少露土面积,美化面积,美化环境。2.2绿化以种植草皮及绿色灌木为主,不宜选种观赏花木及高大乔木,不得种植产生花絮、绒毛、花粉等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植物。3.厂区道路3.1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路面保持清洁、通畅、平整、不起尘、排水通畅。3.2人流物流分开,运输不对产品及辅料产生污染。4.厂区物品的存放:厂区内车辆及其它物品必须放在规定的区域,定置、定量,按要求码放。定置区域有明显的标志。5.废弃物及垃圾处理5.1厂区内不得堆放废弃物及垃圾。生产中,工作中的废弃物及垃圾必须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放在密封容器内或袋中,及时送到厂区外规定的堆放地点,不得对厂区环境产生污染。5.2厂区邻近的废弃物、垃圾堆放站必须与厂区之间有效的隔离措施和消毒措施,位置要远离生产区,并由专人及时清除,随时将盛装容器处理干净、消毒。6.卫生设施6.1厂区要设置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卫生设施。6.2卫生设施要清洁、通畅,无堵塞物泄漏,有专人清扫、管理,不得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6.3卫生间洗手设施、干手设施齐全,干手设施不得交叉污染。6.4卫生间消毒设施健全,有专人负责。6.5厂区内施工:厂区内施工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将施工现场与厂区周围环境隔离,有明显的施工标志,不得对厂区环境、原辅料运输及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污染。二、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1.窗明壁净见本色,无浮尘,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的死角。2.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3.厂房严密,无啮齿类动物及其它害虫。要有防虫和防鼠设施。4.原辅料、半成品应分类、定量、定点码放整齐,有遮盖防尘措施,有明显的状态标记,可以有效地防止交叉污染和差错。5.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车间,不得在车间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不得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不得晾晒衣物。6.楼道、走廊、电梯间不得放置任何生产用具或其它物品,不得堆放成品及半成品,保持运输通道的清洁、畅通。7.人流、物流要分开,有明显的标记,人员、物料要在规定的通道出入,不得人物流交叉。8.同一厂房或相邻厂房的安排要合理,不得相互妨碍,不得产生交叉污染。9.生产中的废弃物应装在密闭的容器内存放,每日必须及时清理到规定的废弃物堆放站,并立即将容器清洗干净和消毒。10.生产区内各操作间(或操作工序)应设置相应的清洁间,卫生工具齐全,消毒措施完备,通风良好,车间清洁。用具使用后及时放入清洁间清洗干净。并且存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11.其它要求11.1不准带家属及小孩进入生产区,上班时间不准会客,如有紧急事情必须经领导批准,到生产区外会客。11.2其他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要严格执行生产区的卫生规程。11.3非生产人员一律不得私自进入生产区,有事要履行规定手续,经批准发放准入证方可进入。三、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1.除执行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外:洁净区环境卫生必须做到所有的建筑物表面光滑、洁净、完好,不产生渗透作用,并能够耐受多种清洁剂反复清洗和消毒。2.洁净区的所有闭锁装置应完好,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3.工作时门必须关紧,尽量减少出入次数。4.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5.不必要的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所有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需用不产尘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进入洁净区。6.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凹陷或凸出的壁架、橱柜和设备。7.洁净区清洁间和清洁工具除应符合一般生产区的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清洁间通风、干燥;清洁工具要及时干燥,防止产生霉菌。清洁剂、消毒剂应替换使用,以免微生物产生耐药性。8.记录用纸、笔需经洁净、消毒程序后方可带入洁净区。所用纸笔不产尘,不能用铅笔、橡皮,钢笔而应用中性笔。洁净区内尽量不设告示板、记录板。9.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10.洁净区空调宜连续运行,工作间歇时空调应做值班运行,保持室内正压,并防止室内结露。如有验证结果支持也可以提前净化,提前净化应在生产提前至少一小时。11.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品种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清场、清洁与消毒。12.维修保养手工器具仪表、仪器需经清净、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入洁净区,不得对洁净区产生污染。13.洁净区域内的环境控制要求13.1.温度和湿度,以穿着洁净工作服不产生不舒服感为宜。一般情况下,十万级、大于十万级洁净区控制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生产特殊品种洁净室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13.2.压差: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5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10Pa。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的工序,其操作室与其它房间或区域之间应保持相对负压。13.3.建筑与装修13.3.1.洁净室内表面光滑、无裂缝、耐腐蚀,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质脱落,易清洗和消毒。13.3.2.洁净室窗户、顶棚及进入室内和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顶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13.3.3.洁净室内门窗及其室内物品避免使用木制品。13.3.4.洁净室(区)内所设更衣室、卫生间以及地漏等不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13.3.5.根据生产工艺和空气洁净度等级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通道。13.3.6.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有缓冲设施。13.3.7.洁净室(区)装修材料不发尘。13.4.洁净室(区)环境条件13.4.1.根据洁净工等级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并达到规定要求。13.4.2.温度:18~26℃(具体的产品有相应的工艺控制要求)13.4.3.相对湿度:45~65%(具体的产品有相应的工艺控制要求)13.4.4.压差不同洁净级别房间之间静压差≥5Pa,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及与非洁净室(区)的静压差≥10Pa。13.4.5.照度一般不低于300LX。13.5.洁净室(区)的清洁:13.5.1.每一阶段生产完成后进行清场,对地面、门窗、室内用具、设备表面、水池、地漏等进行清洁。13.5.2.定期对工作场所、墙面、地面、顶棚、灯具、排风、地漏及其它辅助装置进全面擦拭和消毒。13.5.3.定期对洁净室(区)内空气进消毒。14.洁净室的监测14.1为确保洁净室的净化环境和洁净度,按《洁净室洁净度监测制度》对洁净室进行定期监测。14.2发现下列情况,高效空气过滤器应予更换;---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更换初效和中效空气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风量为原风量的70%。---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高效过滤器使用年限到期。15.洁净室的维护15.1.建立洁净室安全措施综合系统,设置火灾报警、排烟、消防、事故照明等设施,对生产中使用化学药品,气体的洁净度,还应根据腐蚀、爆炸、可燃、自燃、有毒等物品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15.2.洁净室的维护管理应包括对洁净室的空气净化设备,生产中使用的物料、设备和洁净室的操作人员等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内容、方法和责任人,执行情况应有记录。15.3.质量管理部门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区域工艺卫生及洁净度,检查后记录。16.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控制标准100000级洁净度:尘粒最大允许数:≥0.5μm3500000(个/m3);≥5μm20000(个/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浮游菌500(个/m3);沉降菌10(个/m3).四、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1.个人健康1.1全体职工身体健康,持身体健康合格证上岗。1.2在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持有周期体检合格证方可继续留在本岗位工作。1.3在工作中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去医疗部门检查。一旦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皮肤病及精神病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调离工作岗位,不得继续从事药品生产工作。1.4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在身体疾病痊愈恢复健康后,需持医生开具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1.5每个职工的上岗证上需将体检合格情况详细注明,并与个人健康档案一致。2.个人卫生2.1每日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戴好清洁、完好、符合区域工作服要求的工衣、工鞋、工帽、口罩。2.2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五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刮胡须、勤修剪指甲、勤换洗内外衣服。2.3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不随地吐痰。2.4工作前要将手洗干净。2.5上岗时不得化妆,佩戴饰物及手表、手机等。2.6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脱掉工作衣、工作帽、工作鞋。3.工作服(包括工帽、工鞋)卫生3.1工作服要产尘小,不产生纤维脱落,不起球、不断丝,不易产生静电,不粘附粒子,不得有磨损、破损现象。3.2洗涤后平整、柔软,穿着舒适,工作方便。五、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1.个人健康1.1.全体人员身体健康,要持健康合格证上岗。1.2.在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持周期体检合格证方可继续留在本岗位工作。1.3.在工作中如有身体不适或外伤要及时到医疗部门检查治疗,一旦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外伤伤口、皮肤病及过敏等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调离工作岗位,绝不能继续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生产工作或与之相关的工作。1.4.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在疾病痊愈、身体恢复健康以后,要持医生开具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1.5.职工上岗证健康一栏需有定期健康合格记载方为有效,并应与健康档案一致。2.个人卫生2.1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至少每2日洗一次澡(包括洗头)。不掉头皮屑,勤理发、勤刮须、勤剪指甲、勤换内外衣。2.2不允许化妆,不允许佩戴饰物及手表,手机等。2.3进出洁净区严格执行人员净化程序。2.3.1进入洁净(区)的生产人员净化程序2.3.2洁净室(区)只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2.3.3.进入洁净室(区)人员按规定程序更衣、洗手、消毒、按《进入洁净区人员管理制度》文件执行。2.3.4.洁净室(区)工作人员不能裸手直接接触产品。2.3.5.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不准大声说话,不准随意走动或有不良动作,如抓摸、捏鼻子、耳朵、剔牙、抖衣服等。2.4.每日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清洁、无菌、完好的洁净服、洁净鞋,戴好口罩、手套。2.5.随时注意保持手的洁净,注意消毒。手在清洁以后,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3.洁净服(包括帽、鞋、手套、口罩)卫生3.1洁净服要求不掉纤维、断丝、不产生静电,不粘附粒子,具有良好的过滤性,保证人体和内衣的尘粒不透过,耐腐蚀,对洗涤和消毒处理及蒸汽加热灭菌有耐久性,无磨损、破损现象。3.2洗涤后平整、柔软,穿着舒适,操作方便。3.3各洁净区服装的特征、颜色分明,易于识别、区分。3.4.洁净服线条简单,不设口袋,接缝处无外露的纤维,领口、袖口、裤口等要加松紧口。3.5.洁净服按清洗规程统一由洗衣人员清洗整理。洁净服,每天洗一次,微生物检测人员工作服每次洗涤后要灭菌。3.6.洁净服放入洁净袋内贮存。3.7.不同洁净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