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知识公共卫生管理处李福玲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感染暴发•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消毒学知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废物管理一、医院三级感染管理组织及职责监控医生职责监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督促主管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院感病例;负责本科室相关医院感染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监控护士职责负责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落实和监督;负责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汇报指导监督检查指导反馈院感委员会人员组成•主任委员: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李茂竹院长)组成: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不少于2次•每位医护人员掌握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分别是谁•知道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主要感染部位、病原菌有哪些(前5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本科室院感特点及危险因素?•科室监控小组人员组成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成员:监控医生监控护士掌握各种职责:1、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职责2、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生职责3、科室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科室监控小组每季度一次会议内容:科室及时对每季度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持续改进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一)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感染病例上报时限: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通过网络直报公卫处。4.科室做好院感病例登记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TB杆菌等的感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医院感染诊断原则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呼吸道感染:肺炎(包括VAP),支气管炎,胸腔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浅表,深部,腔隙感染泌尿道感染:CA-UTI血流感染BSI:主要为CR-BSI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腹泻感染病例诊断存在的问题•对《医院感染诊断》的定义不确定;•个别科室重视不够•发生散发感染病例24小时不上报,•个别科室几年无1感染病例•上报比较及时的科室:儿一科、神经内科、ICU、肛肠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二、外一科等各科室应注意:•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感染文件汇编P88)•医院感染率不超过8%•医院感染漏报率<10%微生物送检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达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达80%。•科室每月做好院感病例分析工作,有医院感染监测记录与分析报告,有失控原因、处理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预防与改进措施案例12013年1月份院感分析•本月共监测感染病例1例,某×。患者因“口干多饮7年,双下肢及面部水肿2月”于我科入院治疗,诊为“糖尿病1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不全,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第7天出现发热,咽痛,咳嗽,体温37.7℃,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考虑为支气管感染,给予希舒美0.5gqd*5天。后患者症状缓解,治愈出院。•患者为糖尿病病人,病史长,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不全,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抵抗力较低。糖尿病病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易合并感染。科室内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对科内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切实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合理安排床位,有效隔离感染病例,同时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工作。三、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短时间的定义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对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就是指几天;而对于血透感染丙肝可能是几个月,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认为1周时间•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报告原则: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务人员对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100%•医院感染暴发的院内报告程序与时限?①临床科室发现短时间内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及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主管医生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经主任确定后立即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②微生物室在短时间之内,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③在接到报告后,感染管理科立即到达现场,对可疑病例进行初步的判断,在确定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同时通知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召开现场会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应急处置流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应急处置流程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2h内报告院感科院感科到达现场调查、核实1.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感染因素。2.对感染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进行微生物检测3.制定控制措施,初步对感染者、可疑感染者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4.分析调查资料,尽快制定落实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2小时内报告有关领导,组织人员调查确认暴发,启动预案报告奎文区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控制工作:包括调查采样、现场询问、患者隔离、后勤保障等感染控制,预案终止;写出调查报告、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结果反馈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积极进行调查、分析、控制1、12h内报告:5例以上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的感染暴发。2、2h内报告: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疑似暴发。临床医务人员监测、微生物室人员监测四、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⑤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⑥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菌上报制度:(1)微生物室发现MRSA、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株时,及时通知主管医师,并报告院感科。(2)感染管理科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指导。(3)分管医师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4)尽量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实施床边隔离),在床头牌、病历夹上放置相应隔离标志。•(5)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及《麻醉通知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并在指定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后严格消毒;•(6)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流程处置。•隔离标识: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黄)飞沫传播(粉)接触传播(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制度MRSAVRSA其他多重耐药菌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手部卫生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专用,用后应清洗与灭菌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每天定期擦拭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清洁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清洁消毒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无特殊处理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感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医务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的使用:根据科室管理规定,查看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2、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3、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4、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我们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保护双手•隔离服//围裙––保护皮肤和//或衣服•口罩––保护口//鼻•眼罩––保护双眼•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帽•防护服•口罩/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面罩•鞋套/防水鞋您会戴口罩吗?•遮盖住鼻,口和下巴•根据鼻梁固定鼻夹•在头部系紧系带•调整舒适度1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2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3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4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外科口罩:有正反面吗?标准的医学口罩鼻夹+3层构建: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使口罩紧贴面部,并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漏气△当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必须马上更换口罩。PPE——护目镜/面罩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用清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消毒,包扎伤口;•报告流程: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发生乙肝、丙肝、HIV、梅毒等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汇报;同时填写《针刺伤和锐器伤上报表》或《血液和体液暴露上报表》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见院感手册),经科室负责人核实签字后,交感染管理科;院感科审核后,开具相关的化验单并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