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考前增分策略专题五解题方法技巧突破第1讲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常见题型例析题型1材料型选择题讲解:历史材料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特点是由一段材料(文字、图画、图表等)与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含义的正确理解。(1)文字材料类文字材料是选择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是通过一段材料或一组材料来承载信息,要求学生能够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判断或概括其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性信息阅读能力。(2)数据图表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是以数字表格或者图象(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主要用来考查经济类问题。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内在联系为一体,将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高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3)文物材料类文物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实证价值的东西。主要有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和雕塑等。因文物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所以是近年采用较多的一种材料形式。这类试题情境新颖、史料丰富、思维含量大、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也符合新课标形势下新一轮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往往是一份试卷的亮点。(4)人物、场景图材料类对于在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近年多通过图片的形式对其贡献进行考查。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因此,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时候既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中去分析,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且又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待。【典例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观察下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从图中得出的准确信息是()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②1925~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是曲线图式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失业率变化情况,美国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曾出现了短暂的“柯立芝繁荣”,故②排除;①表述并未反映出对美国失业率的影响,可排除。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准确信息为③④。数据型选择题是以数字作为试题的情境而创设的题型。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柱状图、坐标图、数字表格等等,但不论何种类型,都是通过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反映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的。因此在解答时,可以根据题意的要求找出几个特殊点进行分析,得出这些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的规律和特点,然后进行判断;进一步把握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题型2程度型选择题讲解:程度型选择题即通常所说的最佳选择题,就是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即历史阐释能力。【典例2】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哪句话可以最恰当的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解析:①本题是程度型选择题。易错选C项,原因是对牛顿力学和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共同点认识不清。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比较容易判断出A、D两项是错误的,而C项是科学家所共有的品质,并不能构成题干要求的原因。牛顿的力学体系使人们对宇宙有了科学的认识,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而达尔文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的学说。②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确定“最佳”目标,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仔细比较四个选项在程度上的差距,在比较四个选项时,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观点,通过现象揭示其本质,建立史与论的最佳关系,综合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答案:B题型3评价选择题讲解: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典例3】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词汇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击之中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解析:①此题考查的视角很新,用大众词汇的变迁来反映历史,“吃洋教”“吃洋火腿”都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本题易错选C。错解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只是看到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题干考查的是事物的本质。②解答此类题目,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答案:D题型4概念型选择题讲解: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典例4】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政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城邦之间没有任何往来B.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C.实行君主专制制度D.以血缘为关系组织在一起解析:①该题目考查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城邦之间虽然大山、海洋阻隔,联系不便,但是存在着贸易往来,A项排除;雅典实行典型的民主制度,故C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正确,古希腊城邦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形态,基于繁荣的海外贸易,易于形成自由、平等观念,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②由于此类题是对基本历史概念的考查,所以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此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或因果倒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是否符合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答案:B题型5因果型选择题讲解: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的角度有两个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的导语往往是“为此”“因此”“所以”“故”等。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其题干中的导语一般是“因为”“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因为”等。【典例5】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①本题学生易错选A项,原因是没有审清题,对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分析错误。从时间判断,该政治改革运动应该是促成各革命阶级团结的五四运动,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五四运动出现的社会原因,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故A项错误,C项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共成立是在1921年。很显然在此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②因果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一是根据对教材知识背景的准确掌握和对题干的准确理解,直接选择合适的答案。二是根据题干的限定词,把握“根本、直接、主要、积极、客观”等限定词的含义,用这些限定词和选项比照,符合此限定词的选项就是答案。三是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题干要求选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可以比较四个选项,如果四个选项是并列关系,就找最主要的选项;递进关系,就找最深刻方面的选项;互相交叉,则选一个能包含其他选项的选项。四是根据相关的历史理论指导对因果型选择题的解答,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答案:B题型6比较型选择题讲解: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典例6】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解析:①本题考查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明确提出了反帝的主张;民权更具有广泛性;民生方面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②解答此类选择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备选项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注意从宏观方面找同,从微观方面找异,即“大同小异”,特别注意比较题干中两个不同时期比较项的先后位置,一般是找前者和后者的不同。答案:C题型7逆向型选择题讲解:又称为逆向选择题。它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题干常用“表述错误”“不正确”“不是”“不属于”“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提示或限制,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典例7】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按时开关解析:①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属逆向型选择题。本题容易误选A。错解原因:一是不能准确把握题干中时间限制词“西汉”,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特别是对“市”的理解掌握不全面。宋朝以前的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四周有围墙,设市长或市令管理,按时开、闭市。由此可知选项A、C、D符合历史事实。②解此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