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市政府根据市委二届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实施,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现将《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如下:一、“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纲要》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一是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文明与进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落实约束性指标和加快体制改革为抓手,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科学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二是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按照《纲要》提出的任务,抓好“六个一批工程”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千亿富民强市工程”,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2推动了基础设施体系从基本适应转向适度超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绿谷文化,强化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区域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形成资源环境价格约束机制和市场配置机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健全公共参与机制。四是创业创新得到进一步落实。坚持把解放思想、强化服务作为创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把支持人民群众干事业、干成事业作为创业创新的根本之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丽水市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强化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创业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对《纲要》提出的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24项指标和节能减排3项约束性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其中,10项已达到2010年规划目标;13项符合进度要求,在“十一五”期末能实现规划目标;4项未达到进度要求,在“十一五”期末实现难度较大(详见附录1、2)。预期性指标方面。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05年的306.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33.9亿元,年均增长14.8%,高于12%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3的预期目标,预计2008年将突破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年年均增长14.3%,预计2008年将突破19800元,即将提前实现人均20000元的规划预期目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6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7亿元,预计2008年可分别实现65亿元和38亿元,提前两年实现《纲要》提出的60亿元和35亿元目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910元和4373元,两年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3%和7.6%。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十一五”前半期全市累计完成556.2亿元,实现预期目标1000亿元的55.6%。工业总产值方面,前两年年均增长29.0%,超出规划目标9.5个百分点,预计2008年全年可以完成850亿。截止2008年6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初升高比例、体育场地人均占有面积、全市耕地保有量、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地表水监测断面满足Ⅰ-Ⅲ水质标准的天数、有线电视乡镇联网率等指标均提前达到规划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内。约束性指标方面。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两年累计削减4.58%,2007年为0.78吨标准煤/万元,仅下降4.12%,到“十一五”期末要完成累计削减20%的目标难度很大,形势异常严峻。截止2008年6月,经国家环保部初核,我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5年累计削减了6.36%和0.15%,和目标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二氧化硫减排形势极为严峻。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控制在规划目标6‰之内,实现难度较大。市区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外,其余11项指标均符合进度要求。(见附表1、2)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4(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1、统筹发展水平提高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纲要》实施两年半以来,我市认真落实《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明确“一心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区域发展空间分布更趋合理。全市十家开发区土地规划面积调整扩大到73平方公里,有望在2010年突破100平方公里。丽缙青产业带发展已具规模,特色产业已基本形成,五金、机床、羽绒、鞋革、电光源、微电机、合成革、不锈钢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龙丽产业带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了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得到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日益增强。丽龙产业带大力发展竹木加工、无公害绿色蔬菜等,使我市成为华东地区著名的优质蔬菜基地、香菇黑木耳食用菌生产基地。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截止2007年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投入整治建设资金21.4亿元,累计启动建设示范村185个、环境整治村庄1255个。“农民异地转移”工程进展顺利,“十一五”前半期,投入下山脱贫资金3.3亿元,共迁移贫困农户15179户、57661人,建成157个移民安置点,建房面积285.3万平方米。“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投资3.6亿元,解决和改善了50.7万人的饮用水问题。“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长度43.4公里,完成投资4.7亿元。“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两年来累计培训农民15.9万余人次,塑造了“云和师傅”、“遂昌技工”等品牌。“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成效明显,2007年全市31421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5名干部职工与33761户低收入农户结对,落实资助、帮扶资金3249万元,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到75%。“康庄工程”扎实推进,两年共建成路基2545公里,路面2172公里,公路通村率84.6%,硬化率76.7%。新型城市化稳步推进。通过实施“内聚外迁”、“小县大城”等战略,着力推进人口布局调整,促进山区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转移。截止2008年6月底,全市城市人口达到9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2%;其中市本级人口达到3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核心、县城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区域城镇体系。“十一五”前半期,全市投入建设资金41.9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7.9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建设投入资金18.2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改变和提升,“一江双城”的城市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认真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08]53号)文件精神,民族事业加快发展。“十一五”前半期,全市198个少数民族行政村中已通简易公路的达193个,比2005年增加了40个;通自来水达到135个行政村,增加了25个,基本实现了少数民族基础设施建设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同步。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市三次产业构成由“十五”期末的14.3:44.8:40.9调整到2007年的11.6:46.5:41.9,预计2008年末为10.6:48.5:42.0。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6业比重逐年上升,结构渐趋合理,但与《纲要》预期目标10:50:40还有一定差距。粮食生产保持稳定,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壮大。200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3.9万亩,与上年相比减少2.3%,总产量54.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态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牧等五大农业主导优势产业,2007年五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3%,贡献率达72.4%。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升,截止2007年底全市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75家,共有社员4.32万人,其中省、部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0家。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8家,其中超5000万元的47家。200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7.3亿,增长8.9%,大大超过“十五”期间4.2%的平均增长幅度。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坚持以产业培育、项目建设为两大抓手,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工业经济保持较快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6.4亿元,二年来年均增长20.7%,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38.3%,提高3.2个百分点。企业规模明显扩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由2005年的780家增至1021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005年的67家增至141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578.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82.2%,预计2008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科技投入明显增加,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3.69亿元,前两年正式立项国家、省级科技项目300个,争取上级科技经费8000余万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7元。园区开发建设成绩显著,产业集聚得到发展,全市10家园区全部通过国家设立审核,区内企业达2000余家,2007年工业园区(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8.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6.0%,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07年工业从业人员比2005年净增2.9万人,年均增长11.7%,超过预期8%的目标。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消费拉动作用增强。“十一五”前半期,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分别为647.9万人次、863.4万人次和574.1万人次,同比增32.3%、33.3%和47.7%;实现旅游总收入35.4亿元、49.2亿元和30.7亿元,同比增长25.0%、39.1%和36.0%。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逐步上升,分别为10.0%、11.3%和14.3%。全市乡镇连锁超市实现全覆盖,2164个有店行政村全部建成放心店。2006-2007年分别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亿元和169.1亿元,同比增长13.7%和16.0%。汽车、通讯、住房等消费热点继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工程。“十一五”前半期,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公路总里程达10685公里(含农村公路),公路密度为61.77公里/100平方公里,“一纵三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322公里,“一绕二线六通道”已建成通车里程目标的50%。农村公路里程达到5358公里,其中硬化路面4147公里,标准化农村公路通村率84.6%,硬化率76.7%。丽龙高速、龙丽温高速和台缙高速建成通车。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8能源保障工程。左溪、开潭、五里亭等一大批重点电站顺利投产,滩坑、周公源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十一五”前半期,全市投产水电装机26.9万千瓦,累计装机160.4万千瓦,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水电装机达243万千瓦。电网建设顺利进行,累计投资19.3亿元,完成500kV丽水苏埠输变电工程1项,220kV输变电工程7项,110kV输变电工程14项。新增500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75万kVA,线路191公里;新增220kV主变容量93万kVA,线路195公里;新增110kV主变容量58万kVA,线路320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全市建成城市道路132公里,水厂8座,供水管网398公里,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