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1《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要针对的是什么疾病?从历史的角度看,哪一个更为重要?对于今天来说,哪一个更为重要?历史和现实的中医疾病谱有否变化?张元素和李东垣主要治的是哪类疾病?中医如何能夺回外感病和危急重症的诊疗权?SARS后遗症。SARS后遗症人群:他们不是历史,他们不能被遗忘思考2历史上的辨证理论体系有哪些?我们目前治疗杂病,在用什么体系?脏腑辨证是谁提出的,历史上有谁在其中做出过贡献?张元素如何建立脏腑辨证体系,其理论核心是什么?刘完素提出阳气怫郁论、强调心火暴盛,李东垣提出阴火,朱丹溪提出相火,张介宾等人提出命门之火,其原因何在?如何构建现代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体系,并找到合适方药?思考3药物性味、归经,古人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重新研究药物性味?西药有性味归经么?张元素提出的药物升降浮沉、引经报使理论有临床价值么?张元素,“易水学派”的开创者,发扬脏腑辨证理论,重视六气病机证治,首创中药引经报使理论,规范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阐发气味厚薄与制方法度等,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熟悉:脏腑辨证理论,药物归经理论、引经报使理论了解:六气用药理论一、医家生平张元素,宋金时人,居河北易州,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刘完素同时而年辈略晚。据《金史•张元素传》: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庙讳:皇帝父祖的名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都须避讳,叫做避“庙讳”。——“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唐律疏议》卷十《职制篇》)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邱姓由丘姓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自姜姓、吕氏的姜尚,故姜太公为丘(邱)姓太始祖。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苏洵因犯庙讳不录,张元素无奈,只能学医,20年无所知名。刘完素病伤寒,门人请张元素诊之,完素见之面壁不顾,但闻元素辨析医理,竟大服其能,如其所治而愈,从此名噪天下。张元素之子张璧,号云岐子,继承父业,其脉学、针法研究颇为精当,见于《古今医统》。张元素之入室弟子有:李杲(字明之,号东垣)、王好古(字从之,号海藏)。李杲师事之,尽得其学,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善于补益脾胃阳气,世称“补土派”的代表人物。王好古先拜洁古为师,又师李杲,亦为元代名医。明代李时珍对张元素推崇备至,称其“《灵》、《素》之下,一人而已。”二、医学著作1.《医学启源》2.《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又名《脏腑标本药式》,收入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序例》题为《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3.《洁古老人珍珠囊》,又名《洁古珍珠囊》,约成书于金天兴三年(1234),辑入元代杜思敬《济生拔萃•洁古老人珍珠囊》;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序例》题为《洁古珍珠囊》。三、学术思想张元素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主要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谓“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并取法于《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一)发扬脏腑辨证理论脏腑辨证思想源于《内经》,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对内伤杂病多采用脏腑辨证,但均散在各篇之中。华氏《中藏经》分辨脏腑虚实寒热,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则更使脏腑辨证形成系统。张元素钻研《内经》,发扬诸家学术思想,全面系统地完善了内伤疾病的脏腑辨证理论,主要体现在《医学启源》的“天地六位脏象图”、“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以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之中。1、运气学说2、虚实寒热4、是动所生病3、本病标病6、标本寒热虚实论治5、苦欲补泻论治7、重视胃气基础纲要病症治法特点1.以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阐释脏象《医学启源•天地六位脏象之图》以五运六气、天地人作理论框架概括脏象。心肺居于上焦,象天。肺,五运属金,金火合德,燥金主清,下络大肠;心及包络,五运属火,君火主热,下络小肠。肝胆居于中焦,象人。肝,五运属木,木火合德,风木主温,下络胆经;胆,五行属相火,主热。脾肾居于下焦,象地。脾,五运属土,土水合德,湿土主凉,下络胃;肾,五运属水,寒水主寒,旁络膀胱。如此,以五脏为主,络于六腑,分属木、火、土、金、水五运,合于燥金、君火、风木、相火、湿土、寒水六气,并以上焦、中焦、下焦应天、人、地之象,作为中医的理论思维方法,法于天地,合于人事,从而对脏腑的部位、特性、功能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与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不同者,作“脾属下焦”之论,此说大概与文中所归纳的“象地”、“土水合德”的思维有关。2.脏腑辨证重在虚实寒热张元素重点以虚实寒热为纲,讨论脏腑功能及其辨证。《医学启源•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开门见山阐述:“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形证脉气,若非诊切,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脾脏虚实寒热辨证要点:(1)脾虚症状:虚则多澼喜吞,注痢不已。脾虚,则精不胜,元气乏力,手足缓弱,不能自持。中满,不食乏力,手足缓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肿胀,溏泄不时,梦中饮食。脾气虚,则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为五色注痢下也。积在其中,久不愈,四肢不收,黄疸,食不为肌肤,气满胀喘喘而不定。脉象:如鸟距,曰不及,病在内。脉急甚,则瘈疭;微急,则膈中不利,食不下而还出。缓甚,则痿厥;微缓,则风痿,四肢不收。小甚,则寒热作;微小,则消瘅。脾脉至,大而虚,则有积。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注:如乌之喙者,坚止而无柔和相离之象也;如鸟之距者,较鸡举足更拳急也;如屋之漏者,点滴稀疏而不能灌溉也;如水之流者,湿土之气四散也。盖言脾主中和之气,如太过不及之甚者,皆为死脉也。(2)脾实症状: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四肢沈重,言语蹇涩。盛则梦歌乐。脾实则时梦筑墙垣盖屋,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丘陵,风雨坏屋。脾胀则善哕,四肢急,体重,不食善噫。脉象:脉来似流水,曰太过,病在外。大甚,则暴仆;微大,则痹疝,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滑甚,则颓疝;微滑,则虫毒,肠鸣中热。涩甚,则肠;微涩,则内溃下脓血。(3)脾寒症状: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战栗如疟也。(4)脾热症状:脾土热,则面黄目赤,季胁痛满。(5)兼证—中风症状:翕翕发热,状如醉人,腹中烦满,皮肉而起。脉象:阿阿然缓。(6)预后脾病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脾气绝,则十日死。唇焦枯无纹理,面青黑者,脾先死。脾病,面黄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半年死;色如枳实者,一日死。又口噤唇青,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便利无休歇,饮食不入,七日死。又唇虽痿黄,语声啭啭者,尚可治。脾病,水气久不去,腹中痛鸣,徐徐热汗出,其人本意宽缓,今反急,怒语而鼻笑,不能答人,此不过一日,祸必至矣。又脾中寒热,则使人腹中痛,不下食,病甚舌强语涩,转筋卵缩,阴股腹中引痛,身重,不思食,臌胀,变则水泄不能卧者,十死不治。又微涩而短者,肺乘于脾,不治自愈;又沉而滑者,肾来乘脾,亦为不妨;又浮而洪,心来生脾,不为疾耳。脾病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肢沈,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青,死不治。又脾病,其色黄,饮食不消,心腹胀满,体重节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者,可治。脾脉来而和柔者,如鸡践地,曰平;来实而满,稍数,如鸡举足,曰病;又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曰死。3.脏腑辨证分为本病、标病张元素对脏腑辨证重在虚实寒热,又分为本病、标病。标本相对而言,有多重含义,如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为标等。《医学启源•内经主治备要》说:“大凡治病者,必先明其标本。标者末,本者根源也。”脏腑辨证分为本病、标病,详见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清代周学海解释“本病”为脏腑之病,“标病”为经络之病,可为参考。《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之先后,分别阐述脏腑本病、标病的症状表现,但对寒、热、虚、实仅列举用药法式。脾之本病、标病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标病:身体胕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指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4.脏腑辨证的“是动”、“所生病”《灵枢•经脉》首见“是动”、“所生病”的有关记载。《医学启源•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中,各脏均引《主治备要》所云各脏腑“是动”“所生病”,其文字与《灵枢•经脉》大致相同。关于“是动”、“所生病”的理解,历代医家的认识有所不同,综合起来大致有三种阐释。其一,是动在气,所生病在血说:据《难经•二十二难》:“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为所生病也。”其二,是动在经络,所生病在脏腑说:此说以张介宾为代表,认为,是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所生病即脏腑所生之病。后世医家尊此说者较多。其三,是动因于外,所生病因于内说:张隐庵以病因不同区别,病因于外者为是动,病因于内者为所生病。但同时提出,治病者,当随其所见之证,以别内外之因,不必先为是动,后及所生病。通过考究《灵枢•经脉》,以为《难经》所论,是动在气,所生病在血;先病为是动,后病为所生病,较为中肯。根据《医学启源•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中所引《主治备要》,以五脏是动、所生病为例,见于下文。脾病是动、所生病辨证:是动: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所生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5.脏腑辨证的苦欲补泻论治中医临床以辨证为前提,而论治为目的,故历代医家莫不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