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用基础第一章绪论•几个基本的概念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材是指采集后经过产地加工(或称采收加工),具有一定原材料意义的中药。中药饮片是将完整的原药材切制加工成片、丝、块、段等形状以及经水、火、辅料处理或特殊加工后的中药材.中成药是指根据中医用药理论,以中药材为原料经制剂加工而成,可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第二章中医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医史常识(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华医学四大经典(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晋·皇甫谧编撰了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隋·巢元方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编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对医德的论述,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导“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代表作有《儒门事亲》。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导“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3.明清时期明代命门学说张介宾(字景岳)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字养葵)著《格致余论》,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清叶香岩先生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了简要的阐述。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瘀血理论的发展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并发展了中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代与现代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中医怎样认识人体人体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上焦:膈以上中焦:膈以下脐以上下焦:脐以下合称“三焦”第二节中医理论简介•三焦里分布着五脏、六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焦本身也是一腑).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胆、膀胱、小肠、大肠属下焦•脏腑之外,构成人体还有“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皮、肉、筋、脉、骨).•各脏腑之间、脏腑与五官五体之间都有经络相连,经络是人体内无形的通道,其中运行着气、血、津液,起着营养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津液是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器官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汗、涕、泪、涎、唾。其中清而稀薄的称“津”,浊而稠厚的称“液”。•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气的生理功能(一)推动作用1.含义: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2.生理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推动血液的运行推动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二)温煦作用1.含义:气对机体的温暖、熏蒸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阳气气化生热而实现的。2.生理维持体温的恒定温养脏腑经络维持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三)、防御作用1.含义:气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2.生理: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入侵)邪正交争,驱邪外出(恢复健康)(四)、固摄作用1.含义:气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防止妄失的作用。2.生理:固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保证血行脉中。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脉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防止体液的丢失。固摄精液,使之疏泄适度。固摄脏腑、经络之气,维持位置恒定和功能正常。(五)、气化作用1.含义: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2.生理: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化形与气的相互化生和转化(六)、营养作用1.含义:主要指脾胃运化食物而化生的水谷精气的作用。2.生理:脾胃运化水谷水谷精微化生营气、血液营养周身(七)、中介作用1.含义:主要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2.生理:气是感应传导信息之载体,人体各种生命信息都可以通过升降入出运行之气来感应和传递,构建天人合一、五脏一体的整体联系。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与五脏有关.五脏的功能正常,必须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气血津液必须充足;(2)气血津液必须正常运行.中医就是通过调理五脏的气血津液来治疗各种疾病的.二.中医怎样认识疾病中医把疾病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病的病因主要是六淫,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当人体不适应气候变化时就会生病。内伤病的病因主要是“七情”、劳逸、饮食等。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七情过度也会引发疾病。至于过度劳累、过度休闲使人生病,已经是人们的常识了。此外,跌打损伤、虫兽伤、溺水、雷击、触电、用药失误等也是病因。•中医把一切病因统称为“病邪”或“邪气”,简称为“邪”。把人体防御、抵抗疾病的能力称为“正气”,简称为“正”。•一切疾病都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简称“扶正祛邪”。邪气侵犯人体:•有时导致某些脏腑气血津液数量减少,出现生理功能减退,叫做“虚证”;•有时导致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出现局部气血津液的停滞症状,叫做“实证”。•每一脏都有虚证、实证,虚证又分气虚、血虚、津液不足等类型;实证又分气滞、血瘀、津液停滞(水肿、痰饮)等类型.•急性病多为实证,慢性病多为虚证。•五脏六腑各有虚证实证,一脏有病可以循经络传到另一脏,最后导致全身性疾病,所以有病要及早治疗,防止病邪蔓延。三.中医怎样诊治疾病中医治病的步骤一般是:四诊——辨证——立法——用药。四诊是指“望”(用眼看)、“闻”(耳听鼻嗅)、“问”(询问)、“切”(触按脉搏及患病部位)四种诊法。“辨证”是判断病人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哪个阶段?属于什么病理性质?例如某病人,望诊可见面色苍白、精神疲倦;闻诊可知呼吸短促、咳嗽声低;问诊了解到食欲不振、大便稀糖;切诊感到脉搏无力、肌肉松弛.这些反常现象都属于生理功能衰退,于是可认为是虚证,进一步辨别是哪个脏腑的虚证,是气虚、血虚,还是津液不足.因咳嗽属肺病,食少便溏属脾病,于是判断该病人是脾肺气虚证,这就是“辨证”的过程。“立法”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用药就是开处方,选用药物。•在治病过程中,辨证是最重要的—个环节。辨证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病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但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八纲辩证”。•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病变部位在表(皮肉筋脉)当用解表法,在里(脏腑)当用治里法。•确定病的性质属寒证还是热证,寒证要用温热药,热证要用寒凉药,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确定病的性质属虚证还是实证,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泄法,即“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调整阴阳,使之平衡是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通过八纲辨证,处方用药就有了基本的依据。第三节中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3.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麻疹、感冒、肠痈、痢疾等,皆属疾病的概念。•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第四节中医的哲学基础一、阴阳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起源: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生活观察:日光向背向日,光明温暖为阳背日,阴暗寒凉为阴生产实践:作息受日支配日出而作,动为阳日落而息,静为阴所有事物或现象都有两极现象抽象规定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中医学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1.阴阳交感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和变化。阴阳交感前提与基础:•阴阳二气运动;•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万物。2.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制约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3.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互用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