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监测及应急控制景钦隆·广州疾控中心2014年6月19日登革热概述1疫情概况2监测体系3应急控制措施4主要内容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传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乙类传染病。登革病毒:DENV-1、DENV-2、DENV-3、DENV-4登革病毒疾病谱:无症状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无特效疗法,无上市疫苗。预防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登革热概述广州:白纹伊蚊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易感人群: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或更长。流行病学二代病例新个案健康的人新个案+健康的人境外输入个案+时间8-10日3-15日蚊媒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内潜伏期新个案健康的人新个案健康的人蚊媒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外潜伏期最有效预防时间一代病例8-10日3-15日登革热流行过程示意图登革热病毒在人和伊蚊中持续循环传播。当雌性伊蚊叮咬感染者的血液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10天(外潜伏期)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将病毒传给另一人。部分感染者经过3~15天(内潜伏期)突然发病。传染期蚊子吸食/获取病毒病毒在体内繁殖8-10日,再吸血传播病毒-105102030715指示病例发病二代病例平均发病日登革热流行预防关键时期二代病例发病登革热传染过程示意图当登革热疫情发生时,要控制登革热的蔓延,必须在疑似病例出现后立即进行预防控制工作。如错失时机或预防控制工作不到位,导致二代病例发生,感染人数将会呈现几何级增加,造成疫情迅速蔓延。疫情概况登革热是世界范围内经蚊媒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性疾病在过去的50年,登革热发病率快速升高,升幅超过30倍,且地理继续扩散趋势明显,已经成为世界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输入性登革热被认为是近几十年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大幅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全球有25亿存感染风险•每年5000万-1亿人感染•50万住院,2.5万死亡登革热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蚊传疾病最新西太区登革热疫情概况(2014年6月)全球疫情2014年以来,东南亚地区和南美洲登革热疫情严重。近期,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截至6月份,马来西亚较2013年同期上升3.6倍,报告病例数达33456例,死亡68例。菲律宾报告21690例,死亡91例。新加坡报告6024例,无死亡。越南报告3820例,死亡2例。澳大利亚报告872例,与2013年基本持平。多美尼加确认2000例登革热病例,其中15人死亡。巴西1-5月份共报告45万登革热病例。黄点表示1990-2007年登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绿点表示1928-1989年登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基于蚊媒分布与适宜气候等影响因素绘制的我国登革热发生风险预测图登革热防控总目标及时发现登革热疫情。预防控制登革热续发病例。避免出现较大暴发或流行,减轻登革热的危害。登革热监测体系广州市登革热监测体系登革热监测体系症状监测病例监测媒介监测实验室监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病例监测医疗机构排查病例监测散发个案监测暴发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成蚊种群和密度监测携带病毒监测高风险街(镇)蚊媒监测与通报登革病毒分离型别监测登革病毒基因型监测登革病毒血清学抗体监测症状监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病例监测医疗机构排查病例监测•对象:腋下体温≥37.5℃,且血小板≤100×109/L,排除明确诊断为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病例。•监测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番禺区中心医院等6家单位。•每周采集10份病例血清标本,送市CDC。•对象:医疗机构认定患者需排查登革热者•监测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送检血清至市CDC病例的发现、诊断和报告。医疗机构报告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病例监测病例监测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如一个社区、居委会、学校、村庄等),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区县CDC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1周内,一个区(县级市)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或者首次发现病例。区县CDC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到过流行区或发病后从流行区回来临床表现潜伏期3~15天(常见5~8天)发热、颜面潮红、肌肉骨关节疼痛、皮疹、出血等血常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疑似病例的发现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登革病毒抗体样本采集要求: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3-5ml,普通非抗凝采血管。成蚊种群和密度伊蚊幼虫密度携带病毒监测高风险街镇蚊媒监测itleinhereTextTetText•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人工诱捕法•诱蚊灯诱捕法•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序列测定•4月份至10月份开展•要求全市12区(县级市)每月向市报送3-5个登革热高风险区域。•市CDC汇总信息,向市卫生局和市爱卫办报告,同时督促各区向区爱卫部门报告;•高风险区域必须采取加强蚊媒控制。媒介监测白纹伊蚊是一种典型的容器型蚊种,凡是能积蓄水的容器都能孳生,甚至小到如鸡蛋壳、瓶盖、贝壳类动物外壳等等小容器积水都能孳生白纹伊蚊。因此,其孳生地的分布很不均匀,孳生场所和生境组成比较复杂。白纹伊蚊除孳生在人居周围外,在远离人居的竹头、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中,也可孳生大量白纹伊蚊。《白纹伊蚊蚊媒监测方案》布雷图指数监测:每月进行1次,每次监测不少于100户。标准间指数监测:每月进行1次,每次监测不少于5种类型场所的200个以上标准间。诱蚊诱卵器监测:每月监测一次,每次布放不少于100个诱蚊诱卵器。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的监测:按月将各监测点采集的白纹伊蚊幼虫或采用诱蚊诱卵器捕获的白纹伊蚊成蚊,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的登革病毒。发生疫情时,各疫点需采集50只以上成蚊或孑孓送市疾控中心进行登革病毒病原学检测。目测调查社区家庭或房屋内外,包括房屋或家庭周围的环境的积水容器及幼虫或蛹阳性孳生容器数。是登革热媒介密度监测最传统和常用的方法。布雷图指数:每百户住户房屋有伊蚊幼虫或蛹孳生的容器数。–BI=幼虫或蛹容器数/检查房屋数*100房屋指数:检查房屋中有幼虫或蛹孳生容器的百分数–HI=幼虫或蛹房屋数/检查房屋数*100容器指数:积水容器中有幼虫或蛹孳生的百分数–CI=幼虫或蛹孳生容器数/检查容器数*100标准间指数:一定面积范围内的伊蚊幼虫阳性容器数监测房屋数量:不少于100户。幼虫密度监测诱蚊诱卵器:具有引诱伊蚊进入产卵并阻止其逃逸而捕获蚊虫的器械。监测方法:放入一张10cm的滤纸,加入20ml过夜的自来水,放在监测点的社区周围环境,每25-50m布放1个,布放位置在阴凉隐蔽的场所,如树荫、花草、灌木、竹林下、或屋檐下的地面上,避免小孩或动物接触。在布放后的第四天,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检查诱蚊诱卵器捕获蚊虫及产卵结果,记录捕获蚊虫数、种类、产卵结果后,收集于集蚊管,标记后送检实验室进行带毒检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社区布放100个诱蚊诱卵器。诱蚊诱卵器监测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每布放并回收的100个有效诱蚊诱卵器中成蚊和(或)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MOI=n/N*100n表示表示布放回收的诱蚊诱卵器中伊蚊成虫或(和)伊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量。N表示布放后回收的有效诱蚊诱卵器数量。诱蚊密度指数(MDI):指阳性诱蚊诱卵器中捕获伊蚊成虫的平均数。MDI=m/Nm表示回收的诱蚊诱卵器捕获伊蚊成虫总数。N表示布放回收的诱蚊诱卵器中伊蚊成虫或伊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量。人饵诱捕法–用人暴露小腿作为诱饵,选择一遮阴处作为监测地点,静止不动30分钟,用电动吸蚊器捕捉停落在小腿上的蚊虫,密度用“蚊虫数/人工小时”表示。栖息蚊虫捕捉法–白天选择居民住房阴暗处,在手电筒照明下,使用电动吸蚊器捕捉栖息的蚊虫。诱蚊灯诱捕法–根据蚊虫趋光性原理和对人体发出气味的敏感性,应用灯光、二氧化碳和特殊的引诱剂吸引蚊虫,通过风力将蚊虫吸入集蚊网内。成蚊密度监测登革病毒分离型别监测登革病毒基因型监测登革病毒血清学抗体监测登革病毒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流程实验室监测应急控制市、区、街道三级应急组织体系疫点疫区划定病例主动搜索与核实流行病学调查媒介快速评估切断传播途径---清积水,灭蚊传染源管理易感人群保护现场调查应急控制应急控制技术体系疫情发现与报告边调查、边控制病例报告:医疗卫生机构,24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所在区县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区县疾控中心应按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个案及疫点管理:区县疾控中心,报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疫情发现与报告区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注意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采集病例急性期(发病5天内)和恢复期(发病15天以上)双份血清,区县疾控中心采集或者督促医院采集送检。个案调查与采样登革热暴发与突发有区别!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突发: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本地感染病例,疫点: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疫区: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或以乡、镇划为疫区。–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或者根据地理区域划定。现场调查----划定疫点和疫区了解病例在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例如家人、同事、住家周围半径100米得邻居、曾拜会或相聚的亲戚朋友。需医学观察25天。有疑似症状者,均采血送检,追查传染来源和追踪传播途径,切断传染源。对疫点、疫区的医疗机构(如社区门诊、卫生站、医院等)搜索近期发病的可疑病例。必要时,在疫区范围内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以判定可能感染的范围或隐性感染的情况。现场调查----病例主动搜索与核实调查50~100户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蚊媒应急监测–在疫区内,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现场调查----媒介状况快速评估与监测输入性病例: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输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外地感染或发病后来到某地,对于该地来说,也是输入病例。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表示病家、工作或活动地点附近已有带病毒之成蚊存在。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要点输入性疫情重点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的停留地点。流行病学调查主动追查旅行史,在同行人中追索可疑病例。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本地,在本地发病后,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需跟踪观察25天(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流行因素调查本地病例的搜索,要追踪可能的传染源。对于指示病例、首例或首批病例,要详细调查其发病前25天内(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当地是否有类似病人、尤其是来自登革热流行区的人群出现,寻找可能的输入病例,探索本地病例的传染源。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