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类别(方格内打“√”):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立项申请书建立“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名称:培养化学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项目主持人:刘清玲项目成员:李红玲申请单位(盖章):新乡学院河南省教育厅制2013年5月填报事宜说明《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引导发展计划课题研究立项申请书》是立项申请、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1.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2.《申请书》等书写、打印格式:(1)《申请书》可用原件按1:1比例复印(去掉“附件2”字样)。纸张一律用A4纸,竖装,两面印刷。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45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2)《申请书》要求用中文和使用钢笔(或毛笔)填写,也可填好后复印或用计算机录入后一并打印,但不得以剪贴代填。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表中各项目均不要另附纸。(3)《申请书》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以便于评审时阅读。其规格大小应与推荐书一致,但不要和《申请书》正文表格装订在一起;首页应为附件目录,不要加其他封面。上报材料要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并将《申请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3.所有推荐材料不再退还,请自行留底。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建立“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化工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起止年月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项目主持人姓名刘清玲性别女出生年月65、10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最终学位/毕业院校学士/河南师范大学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新乡学院邮政编码453002电话12523849974电子邮箱Lql1030@126.com主要教学工作简历主要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时间项目名称颁发部门获奖等次名次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李红玲77、2讲师赵凤梅69、5郭俊胜64、12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21世纪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知识经济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创新教育入手。只有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唯有如此,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创新教育”必须“教育创新”,即教育理论、观念、内容、方法、制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工作者的看家本领。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近化学类专业(生命、医学、药学、环境、化工、材料等专业)学生实验技能、提高研究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着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这个教学团队提出建立“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化工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提出了由“实验教学”、“仿真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四个模块组成的化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新模式。1、项目实施意义在于:1)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学思维与方法、创新意识与能力中的地位;使之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2)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3)实现人性化管理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开放;4)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竟争力——知识应用技能;有利于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深化教学改革;5)可以推广到其它的实验型学科(材料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扩大学生的受益面。2、项目的现状分析通过社会调研结果显示,化学或进化学专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有明显差距。对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理论轻实验;同时学生认为实验教学过于偏重基础验证型实验,难以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性和探索求新的愿望。使得实验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难以一致。项目组在社会调研过程中发现社会上的仪器设备较之学校先进,造成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甚满意,导致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处境比较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以下弊端。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趣味性不够虽然化学实验教材,尤其是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可供选择的很多,而且版本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去探究其中内容,发现大同小异,几乎无创新和改革。而且内容没有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进行改进,比如很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在合成实验中还经常使用单口瓶作为反应装置,沿袭了十几年前的教材和当时的实验技术手段。同时实验内容设置上不贴近生活,感性不够,失去趣味性。2)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够,层次性不够传统的化学实验侧重于学生单项技能和对知识的验证为主,而且内容的设置也局限在这方面。如做有机实验就是合成,有产品就行,不管过程分析,也不评价产品的纯度;做分析实验只去关心分析结果好不好,不去理会样品的来源与处理等等。缺乏将同一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或二级学科串联起来的实验培训,缺乏让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主线。这样实验内容难以有挑战性,学生难以发生兴趣或产生求索的欲望,从而不重视实验,达不到预期目标。3)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改革目前,虽然实验教学的呼声很高,但是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流程也基本类似:即学生先做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前老师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同时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完成实验过程,学生根本不用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方法即可,即“照单抓药”式。这样的实验课对化学实验教学固然是必要的,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分析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这种“照单抓药”式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差、教学效果差等问题。4)教学资源匮乏,难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由于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各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明显改善。但是在某些学科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比如仪器分析试验,大型仪器(红外、质谱、原子吸收等)由于实验台套数少,在强调实验时间与课程进度衔接的情况下,实验任务安排与落实困难,造成实验安排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实验过程给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少等问题,实验教学匆匆走过场,考核也名存实亡,而且实验教师和实验仪器设备负荷严重。4)双师型(兼具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兼具教学和科研)师资匾乏双师型师资匾乏是实验教学的“软肋”。面对一批批相继涌入、不断增加的学生,可用师资调配不过来,运行艰难,周转不济。就当前一些地方院校师资的现状看,存在着两个错位。一是知识结构错位,许多教师理论有余而科研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知识体系陈旧的倾向,不能把最新的东西带给学生。二是教学过程错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两拨人、两张皮,往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不能融合沟通,造成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使得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和不协调。师资的短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严重匾乏,己成为制约实验教学开展的“瓶颈”。5)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体制和绩效评价体系问题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均将实验教学摆放在教学重要的位置,在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方面有了大量投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使得设备缺乏有效的全局统筹和调配而无法共享;再加上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人为地使得原本紧张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体制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教师的教学绩效行之皆准的评价体系。因此,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和新世纪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按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化的要求组织实验教学,实验室资源购置重组为重点,提高师资为关键,“有效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体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高等学校化学类实验教学改革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院校化学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体化、三层次”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的具体内容:1)以科学发展观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一体化、三层次”的教学体系。一体化三层次主体思想见下图:精炼基础(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内容,使其与理论知识同步,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小综合实验为辅,既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实验基础技能与应用。在第六学期(大三下学期)增加综合实验,实验内容表现为至少两个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既巩固实验技能与应用,又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宽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为以后的一体化基础实验基本技能方法知识点验证知识点应用设计知识点交叉综合实验两个二级学科交叉多个二级学科交叉学科综合设计专业实验专业训练专业综合应用专业综合设计进一步深造和后面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在第七学期(大四上学期)增加专业方向设计性实验,以设计为主,讲究完真实验,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科研作风。在实验内容选择上力求融知识性、自主性、应用性、开放性为一体。凸显个性化培养模式。2)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用构建理论指导教学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基础实验阶段主要采取实验室开放,但是实验不开放。在综合化学实验和专业设计性实验阶段,既进行实验室开放,同时进行实验开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传授模式,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对等的讨论引导学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有效的利用网上资源,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教学,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3)优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共享,应对资源匮乏改变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室分立的观念,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实验室开放,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挤出资金添加真正匮乏的仪器设备,做到一举两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建立综合和专业设计实验教学平台,以保证开放性实验的进行。4)建立有效地绩效评价体系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将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实验评分规则。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受益,将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5)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实验教学团队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科研,组织教师培训和到实验教学改革执行优良的实验教学中心交流,建设一支适应当前高等院校化学类专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学团队。Ⅱ改革目标:“一体化、三层次”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高等院校化学类实验教育教学规律,始终坚持面向浙江省化学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及进一步深造需求进行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一体化、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专业特色突出、体系独立完整、管理科学、师资雄厚、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实验教学体系。Ⅲ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实验教学建设开放、互联、共享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和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平台,针对浙江产业结构需求,探索以能力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