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概念醉酒指喝醉了酒的状态;在医学上,醉酒叫做急性酒精中毒(acutealcoholicintoxication),是由于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表现为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酒精250~500ml。分类急性酒精中毒即醉酒慢性酒精中毒即长期饮酒,慢性蓄积中毒损害主要靶器官胃: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糜烂,急性胃炎肝:急性肝坏死慢性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大脑----酒精中毒性脑病小脑----共济失调周围神经:末梢神经炎肌肉:可诱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胰腺:诱发重症胰腺炎意外损伤:车祸、烧伤、骨折、脏器出血等.酒精性胎儿征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各种伤害,包括胎儿畸型、胎死腹中、生长迟滞及行为缺陷等。严重者酒精抑制呼吸与循环中枢导致死亡发病原因系由一次大量饮酒或酒精饮料,引起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发病机理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氧化代谢。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酒(乙醇)——————乙醛——————乙酸CH3CH2OH————C2H4O————C2H4O2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发病机理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发病原理酒精中毒的症状是酒精对大脑和脊髓的抑制性作用的结果。就这方面而言,酒精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方式与全身性麻醉相近似。酒精是CNS的抑制剂而不是兴奋剂,一些酒精中毒的早期症状提示大脑兴奋,如喋喋不休、攻击性、过分活跃和大脑皮质电兴奋增加等,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调节大脑皮质活动的皮层下某些结构(可能上部脑干的网状结构)被抑制的结果。同样早期腱反射活跃,可能反映高级抑制中枢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的短暂性失控。然而,随酒精量的增大,抑制作用扩展至大脑、脑干和脊髓神经细胞。表现生理性醉酒或单纯醉酒:生理性醉酒则要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生理性醉酒是可以控制的,系由一次大量饮酒或酒精饮料,引起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症状与血酒精含量和代谢速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根据其表现可分为两期,即兴奋期和抑制期。在急性中毒后尚可有较长时间的不适,称为延续效应。(1)兴奋期:患者精神兴奋、面色发红、自感舒适、爱交际、说话滔滔不绝。且情感不稳定,或喜或怒、或悲或忧,有时产生敌对或攻击情绪。或出现行为异常,如原有的性格改变、判断力受损,以致自信能力增强(有酒壮英雄胆之说)。此期血酒精浓度一般在500~1000mg/L。若患者出现动作笨拙,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蹒跚,言语含糊,语无伦次,并可伴有眼球震颤,复视,视物模糊及恶心、呕吐等。此时血酒精浓度一般在1500~2000mg/L,若开车极可能发生危险。(2)抑制期:当饮酒量再增加,血酒精浓度达到2500~4000mg/L,患者即刻进入抑制期。临床特征是转入昏睡,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瞳孔散大或正常、呼吸缓慢有鼾声、脉搏快速、可呈木僵和昏迷状态。若延髓中枢受抑制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3)延续效应:乙醇对脑和胃有强烈的毒性,而醛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更强。一次醉酒之后有较长时间的头痛、头晕、失眠、震颤、胃部不适和恶心。有时表现有精神迟钝和轻度共济失调。这些症状一般短暂,严重者可持久存在(即所谓宿醉)。2.复杂性醉酒(complexdrunkenness)通常在脑器质性损害或严重脑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发生,由于对酒精耐受下降出现急性酒中毒反应,饮酒量一般不大,但意识障碍明显,病程短暂,常遗忘发病情况。复杂性醉酒是介于单纯性醉酒与病理性醉酒之间的中间状态,与单纯性醉酒相比是“量的异常”。复杂性醉酒的全过程较单纯性醉酒激烈,患者多有饮酒史或单纯性醉酒史,一般均有脑器质性疾病史,或患影响酒精代谢的躯体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炎和肝病等。(1)发生复杂性醉酒的饮酒量超过已往醉酒量,随饮酒量逐渐增多,意识障碍迅速加深,急速出现强烈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持续时间较长。麻痹期延长,正常礼仪紊乱,不像单纯性醉酒可“保持自我”。与单纯性醉酒的区别是症状强烈、时间持久、礼仪丧失,与平时的性格或行为判若两人,对环境保持粗略定向力,多保持概括记忆。(2)复杂性醉酒兴奋与单纯性醉酒欣快性精神运动兴奋不同,是在不愉快情绪背景上出现的严重运动性兴奋,易激惹和冲动,多见激惹性报复行为。患者处于较深的意识混乱状态和强烈的运动性兴奋,可有妄想而伤人,攻击和破坏行为多见,偶见无目的重复或刻板动作。严重麻痹期出现口齿不清,步态蹒跚,可因环境刺激再兴奋,与单纯性醉酒进入麻痹期后兴奋即刻消失有明显区别。也可见极端抑郁状态,频繁出现号啕大哭或激烈的绝望暴怒发作,自责自罪,易有自杀行为,但与单纯性醉酒的醉前准备自杀不同。发作常持续数小时,醒来后病人对经过部分或全部遗忘。3.病理性醉酒(pathologicaldrunkenness)病理性醉酒主要发生于极少数酒精耐受性很低的人,与普通醉酒相比是“质的异常”。多数患者以往从不饮酒,饮少量酒就感到极不舒服,但从无醉酒史。病理性醉酒是酒精引起的特异质过敏反应,往往在少量饮酒后,即表现出亢奋而非镇静作用。常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极度兴奋、攻击和危害行为等,被害妄想也较常见。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或1天,在深睡后结束发作,醒后对发作经过完全不能回忆。故也称为“急性酒精性妄想状态综合征”。也有报道认为,称之为“非典型或特异性反应性酒精中毒”更为合适。不管怎样,病理性醉酒的术语仍然广泛应用。(1)病理性醉酒是小量饮酒引起的精神病性发作,大多数人饮用此量不会发生中毒反应,病人对酒精耐受性极低,过度疲劳或长期严重失眠可促使病理性醉酒的发生。(2)与单纯性醉酒不同,患者无言语增多、欣快及明显中毒性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表现为饮酒后急骤出现环境意识障碍及自我意识障碍,多伴片断恐怖性幻觉和被害妄想,表现为高度兴奋、极度紧张惊恐,患者在幻觉及妄想支配下常突然出现攻击性暴力行为,如毁物、自伤或攻击他人等。醉酒状态一般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以至一整天,随病人进入酣睡状态结束发作,清醒后病人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3)病理性醉酒的常见类型为朦胧型和谵妄型。①朦胧型:意识范围显著缩小和狭窄,伴意识清晰度降低,自我意识几乎完全消失,但内在精神活动存在某些联系,对外部刺激可有部分感知和反应,内在行为协调性存在,如简单寒暄、通过障碍物等。较严重的意识和定向力障碍,可伴妄想、幻觉等体验,常有焦虑不安和抑郁,运动性兴奋带有激惹紧张性,无目的攻击而不可理解,多出现完全性遗忘或岛性记忆,瞳孔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等。轻度的患者表现为饮一定量的酒后,重复地表现一些粗俗的社会行为。②谵妄型:病人表现为震颤、谵妄,内在精神活动完全崩溃,丧失关联性,出现强烈而杂乱无章的运动性兴奋,事后完全遗忘。4.酒精性一过性记忆力缺失指醉酒后一段时间内虽然患者神志清楚,行为表现、逻辑思维正常,但醒酒后对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无记忆力。几项观察表明,仅有短期(贮存)记忆受损,而即时和长期记忆无障碍,这些特征与短暂性记忆力缺失有相似之处。这种记忆力缺失的本质和意义不清。普遍认为一过性记忆力缺失的出现,是酒精依赖产生的早期和重要提示。一过性记忆缺失可出现在酒精中毒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甚至可出现在第一次饮酒时,因此可发生于非酗酒者。生理性或单纯醉酒涉法特点及法律能力评定:酒中毒造成的社会危害严重,目前世界各国对酒中毒导致的肇事、违法行为都从严处理。每种类型皆有特殊的临床特征,涉法方式及特点也迥然不一,法律能力评定也不相同。单纯性醉酒常在人一生中出现多次,因饮酒是社会允许的公开行为,在社交场合因压力被迫饮酒颇多见。因饮酒前意识清楚,饮酒前当事人对醉酒行为的后果有充分的预见性,实施危害行为多属现实动机,辨认能力往往正常,控制能力稍减弱.因此单纯性醉酒者的犯罪行为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复杂性醉酒涉法特点及法律能力评定:复杂性醉酒除控制能力障碍,辨认能力也常不完全。目前对复杂性醉酒的责任能力评定,绝大多数司法精神病鉴定专家的意见是:初次出现复杂性醉酒可评定为部分责任能力,再次出现应从严评定,作为完全责任能力处理。病理性醉酒涉法特点及法律能力评定:病理性醉酒见于极少数人,是个体对酒精的过敏反应,并非过量饮酒所致。饮酒者在饮酒前往往不知道自己对酒精过敏,不能预料自己饮酒后的行为,病理性醉酒后意识障碍的程度较深。在此情况下实施的危害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目的、动机,丧失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及控制能力,或在病理性醉酒状态下,行为受幻觉、妄想等支配出现冲动破坏行为,应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对既往有过病理性醉酒史的患者,再度自愿饮酒出现同样的病理性醉酒症状,引起危害后果应从严掌握,评为部分责任能力。醉酒治疗1、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者必要时加以约束。2、共济失调(如步履不稳)患者,避免活动以免发生外伤。3、昏迷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1)维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必要时人工呼吸,气管插管。(2)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3)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4)保暖,维持正常体温。(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镁低时补镁。治疗Wernicke脑病,可肌注VitB1100mg。(6)保护大脑功能,应用纳洛酮0.4-0.6mg缓慢静注,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必要时可重复用药。4、严重急性中毒时可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促使酒精排出体外。解酒良方灵芝用于解酒,是目前比较安全的。《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有解百毒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灵芝可以清除血中毒素,对受损的肝脏细胞起修复营养的作用。研究发现,灵芝能帮助人体快速分解出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可以快速分解人体内的酒精。切忌用醋和浓茶,伤胃且加重中毒症状怎样喝酒才不会喝醉?1、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不要空腹饮酒,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2、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3、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4、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也可以直接服用市售的卵磷脂胶囊。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来一碗面条就非常好。6、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7、食饮结合。饮酒时,吃什么东西最不易醉的以吃猪肝最好。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