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三)行政行为(四)行政责任(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基本法律之一。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二、民事法律制度(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禁止滥用权利原则民法的原则(二)民事主体制度民事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1.自然人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贯穿人的一生,始于出生,终于死亡。(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能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自然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②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2.法人法人是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团体。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成立的条件(三)民事行为制度1.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3.代理1.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4)依照法定的形式天价金丝(1)代理的概念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3.代理(2)代理的种类委托代理指定代理法定代理3.代理(四)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格权、身份权等。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财产的权利,它既具有人对物的内容,同时又具有直接对抗一般人的效力。1.物权的概念2.债权债权是指债权人得请求债务人为给付的权利。3.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商号权等。4.继承权继承权是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遗嘱的指定,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权利。5.人身权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的且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格权又包括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具体权利。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身份权主要包括配偶权和亲属权。(五)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或侵犯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分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一般的侵权民事责任构要件1.有损害事实2.民事行为违法3.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侵害人主观上有过错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修理、重作或更换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消除危险支付违约金返还财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恢复原状赔礼道歉(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1.民事诉讼时效概念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届满时,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2.诉讼时效种类(1)普通诉讼时效——2年(2)特殊诉讼时效——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拒付或者延付租金的寄存财物丢失或毁损的(3)最长诉讼时效——20年(七)合同法律制度(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一)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三)税收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规定犯罪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犯罪刑事法律制度1.犯罪的构成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的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件组成的具有特定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的有机整体。犯罪犯罪犯罪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缺一不可什么人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客观方面实施了什么行为,导致什么结果犯罪客体侵犯了什么完全负刑事责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有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犯罪主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主体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张某(女)因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起意报复,并使用放火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并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后果极为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放火罪。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主体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几种因素。犯罪的主观方面故意过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主观上的过错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故意——明知故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必然,希望、积极追求可能,放任、任其自然、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犯罪的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过失——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客体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危害行为包括作为的犯罪和不作为犯罪。克市副市长赵兰秀、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录、克拉玛依市教委副主任、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唐健等,法院认定他们未组织疏散学生而只顾自己逃生,对严重伤亡后果负有直接责任,分别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五年和五年。2.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当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以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1)必须具有正当目的(2)必须针对不法行为(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4)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伤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3.故意犯罪的形态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犯罪的预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的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的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的种类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主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人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人教唆犯(三)刑罚制度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一种强制性的制裁方法。1.刑罚的体系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驱逐出境2.刑罚的量裁是指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依法予以裁量并决定其刑罚的活动。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判处。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等。(四)犯罪的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