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1.学习对比写法,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味交流百草园生活的乐趣。1.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2.积累字词。自学目标互学目标综合目标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自学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2.积累字词。方法点拨:反复朗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第一步)阅读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归纳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自主认真朗读读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音形义,(第二步)小组内交流并完善,(第三步)小组长组织展示并听写识记情况。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简介1.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kuīshuòliǎn生字词2.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1、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2、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4、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5、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方法点拨:1、自学:先读问题,再读课文。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尝试着从文章中找到答案。交流前,先将自己的理解用蓝色或黑色笔写下来。2、互学:每组主持人组织同学交流问题答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并用红色笔补记有价值的内容。3、讲学:双数组板展示单数题,单数组板展示双数题。相互补充纠正。结构上的作用:第一句“不知道”三个字,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人反感。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情达意的作用: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鸟三味书屋环境“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1-8)(10-24)(9)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内容:枯燥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形式:单调环境:压抑文章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相关链接阅读第二节,思考下列问题: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划分层次,并说说这节文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3.写百草园的景物,既有静景,又有动景,试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的。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具体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5.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节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拓展练习:综合目标:交流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怎样不同的感受?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整体局部写作顺序先静物后动物先动物后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黄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和木莲覆盆子︷︷“不必说”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味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长吟、弹琴……声音又酸又甜味道光滑、高大、肥胖……形状碧绿、紫红颜色比喻、拟人、排比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扫露支撒系牵拉看罩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先抑后扬,欲扬先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