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导论6学时第二讲姓氏名号2学时第三讲汉字2学时第四讲儒家思想2学时教学安排网络资源与参考文献一、网络资源1.中国文化网2.中国传统文化网3.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4.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网5.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中心6.中国传统文化网——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7.艺术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门户网站8.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二、教学参考资料1.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2.冯天瑜等编著《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重版。4.阴法鲁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5.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高校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商聚德《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8.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9.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0.陈承贵、刘敏主编《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讲导论一、文化概说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传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学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则认为“延传三代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传统。”第一讲导论一、文化概说1.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涵义“物相杂,故曰文。”—《易·系辞下》“文,错画也,象交文”。—许慎《说文解字》“(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汉刘向《说苑·指武》2.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的涵义Cultureagriculturehorticulture3.中外学者对“文化”内涵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美国文化学者A.L.克罗伯和克赖德·克拉克洪:“文化由外层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苏联大百科全书》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种界说(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它是汉族文化融合、摄纳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果;是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根基。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一)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演化的地理环境第一,内陆辽阔,空间巨大。第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明显的三阶梯状态。第三,中国领土的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北温带)。第四,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活条件各异。(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民族渊源(三)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经济土壤1.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2.中国古代的游牧文化及其与农业文化的冲突、互补及融合(四)中国传统文化依托的社会政治结构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一)原始文化(二)夏商西周文化第一,由石器向青铜器过渡的夏代文化。第二,神本思想盛行,巫史文化勃兴的殷商文化。第三,神本思想向人本思想过渡,敬德保民思想和殷鉴思想盛行的西周文化。第四,周公制礼作乐。第五,以青铜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成就。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一)原始文化双系彩陶彩陶圆圈纹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甲骨文字图殷商颏辞牛骨(三)春秋战国文化第一,是“士”的崛起和私学的繁荣。第二,“百家争鸣”构建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民族精神。第三,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第四,灿烂的文史成就。孔子讲学图春秋战国文化圈(四)秦汉文化首先,秦汉时期确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并成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的基础。第二,秦汉时期一系列思想文化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统一。(五)魏晋南北朝文化第一,佛教的兴起。第二,道教的流行和玄学的兴盛。第三,胡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化走向。(六)隋唐文化第一,来源于其文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第二,来源其文化的主体性和兼容性的统一。第三,取决于其文化的领先性和世界性的统一。(2)佛教的中国化——禅宗慧能被尊为禅宗六祖,《六祖坛经》为慧能语录,为禅宗重要经典。慧能以下参禅主顿悟,以为“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故觉悟不假外求。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实则是将复杂的宗教理论简单化、世俗化。九华山南华寺慧能肉身像文学3.小说(传奇)和变文唐代各式各样的人物成为了小说的主角,叙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描绘了唐代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七)两宋文化两宋时期建立起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第二,两宋是中国封建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第三,宋代文学艺术继隋唐之后有了进一步发展。第四,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资治通鉴》简介司马光《通鉴纪事本末》简介1.作者:南宋袁枢2.体例:纪事本末体3.著书宗旨:他觉得294卷的《资治通鉴》卷帙浩繁,难于查阅,便独出心裁,以事件为纲,把《资治通鉴》改编为239个专题的《通鉴纪事本末》。典制体典志体史料主要有:“十通”、历代会典、会要。指南鱼木刻指南龟(八)辽夏金元文化1.辽文化2.西夏文化3.金文化4.元文化(九)明清(鸦片战争前)文化第一,明清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和新的学术思想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作了先期思想、舆论准备。第三,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使西方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传统科学的新的补充。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文化中都难以找到的。”——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华文出版社1994年(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指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总而言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的并成为该文化的思想基础的东西。”—《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导、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主导思想、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表现于传统文化中的伟大精神,从本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2.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文精神3.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4.贵和持中的“中庸”精神5.脚踏实地的求是务实精神6.以人为本的非宗教精神1.天人合一的自热精神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道家的“任自然”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之说。三是儒家的“辅相天地”之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大传》2.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文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思考题1.文化的内涵和分类。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基本精神。3.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基。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