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这就是一个山区放羊娃的人生!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故事引发的哲学思考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走近作者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修文科中国哲学,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论述了哲学的任务。2.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整体把握3.作者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是哪四种?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境界的具体内涵。自然境界:被动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则,懵懂无知,纯人。功利境界:主动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俗人。道德境界:主动做对社会有利的事,事事讲道德,贤人。天地境界:主动顺应宇宙自然的法则,与宇宙同一,圣人。第一部分:(第1段)用设问形式简答了“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提出问题)第二部分:(第2~7段)具体阐述了四种人生境界。(分析问题)第三部分:(第8~12段)阐明哲学的崇高任务及实现的方法。(解决问题)4.理清全文思路结构:1.文中有一个词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如何解释这个词?觉解“觉解”是觉悟、了解的意思。指人做事的动机。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原因,它决定人生的意义所在。质疑讨论2.为什么作者说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功利境界的人目的是利己,在利己的同时可能有两种情况:损人以利己(做不道德的事)利己不损人(做合乎道德的事情)3.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既入世而又出世”?市场经济下提倡“天地境界”和“圣人”有没有现实意义?“既入世而又出世”,就是既能投身社会又能超越人世,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市场经济下,圣人的境界依然是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就算达不到,它也可以使人胸襟开阔,获得内心的和谐。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我当然为它感到骄傲。它给我的影响太大了,从基本的世界观到生活方式上。它让我拥有了一种人文精神,这让我始终保持一种优雅的、人文气息浓郁的生活态度。我现在做完一些事情之后,会在一瞬间体会到,自己之所以这样处理,都是有源头的。——冯珏(外孙女)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对其后人的影响冯先生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启发了我对此生生存目的的认识和追求。人来到地球上一行,就如同参加一场越野障碍赛,在途中能支持你越过一次次障碍的精神力量,不是来自奖金或荣誉……只有将自己与自然相混同,相参与,打破物我之间的隔阂,与自然对话,汲取它的博大与生机(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天地境界)才有可能越过“得失”这座最关键的障碍,以轻松的心态跑到终点。——郑敏(冯友兰的学生)用入世的态度做事!用出世的态度做人!这可能是我们今后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人生的境界无觉解觉解到自我觉解到社会觉解到宇宙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课堂练习请判断以下人物各属于哪种人生境界?并简述你判断的依据。1.故事中的放羊娃2.为实现考入大学,将来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这一目的而利用暑假期间依然在图书馆苦读的高中生。3.周总理的惊人“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4.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不愿受名利的束缚,在他四十二岁的时候,毅然弃官归隐,回到家乡度过了二十一年躬耕田园、固穷守节的平静生活,并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请用“我的人生境界”为题写一篇短文,文体不限,内容包含“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我”渴望成为哪种人。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