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经脉脏腑相关(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第三节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第三节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现象(一)脏腑病理生理改变的体表反应(二)经脉或穴位刺激对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性改变的调整作用二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发生机理(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神经节段机制(二)经脉穴位和脏腑传入信息在各级中枢会聚(三)自主神经在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中的作用(四)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体液途径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又称体表内脏相关,是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脉或穴位部位,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刺激体表的一定的经脉或穴位,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现象脏腑病理生理改变的体表反应◎压痛与硬结◎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电学性质的变化◎耳郭皮肤导电量的变化◎牵涉痛经脉或穴位刺激对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性改变的调整作用(一)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在体表的反应1压痛与硬结(1)穴位病理反应(2)刺激内脏器官也可在体表一定部位出现疼痛(一)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在体表的反应2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电学性质的变化(1)中谷义雄发现良导络(2)我国研究3耳郭皮肤导电量的变化耳郭导电量----在耳郭某些点上测到高电导点(或低电阻点)。(1)脏腑生理性改变对耳郭低电阻点的影响:例1:耳郭低电阻数随不同妊娠期的变化而变化(2)脏腑病理性改变与耳郭低电阻点反应:阑尾炎患者在耳郭出现了压痛点,主要分布于耳轮脚上缘(大、小肠区)。病情加重则压痛剧烈,压痛点增多;病情好转,压痛点也消退。溃疡病患者耳郭敏感点在术中随着手术进展和内脏受到牵拉程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多,以耳甲腔、耳垂增加较为明显,且溃疡病灶面积越大,耳郭上出现的敏感点数量越多。①实验性腹膜炎与耳郭电阻的变化②实验性胃溃疡与耳郭电阻变化③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与耳郭电阻变化(3)实验性脏腑病理性改变耳郭皮肤电阻的变化家兔耳廓探测点测定部位耳郭沿血管区8个探测点。②实验性胃溃疡与耳郭电阻变化◎人工胃溃疡手术在耳郭引起低电阻点的变化,具有四个特征◆这种低电阻点数量在术后一定时间内急骤增加。◆这种低电阻点并不局限于某一点,但主要是集中在耳郭中下部分。◆耳郭低电阻点的多少与人工造成的胃溃疡的面积及胃粘膜慢性炎症的广度有关。◆耳郭低电阻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但落后于体征,低电阻点数达到高峰时,动物已开始恢复。③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与耳郭电阻变化造模方法心电图变化低电阻表现:在心肌梗死期间,家兔耳郭背面中下部皮肤出现大量低电阻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左耳右耳结扎前1.551.66结扎后10.512.8小结耳郭低电阻点随内脏病变变化的规律◆动态变化:低电阻数量随病情发展。◆平行发展:反应点与病灶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超前错后:与体症呈超前错后现象。◆相对集中:低电阻点相对集中。4牵涉痛牵涉痛(referredpain)-----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感觉过敏。临床表现□心肌供血不足心前区和左上臂尺侧放射痛。□如胆石症患者在右肩胛区、右肩疼痛。□阑尾压痛点(麦氏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1/3与内2/3交界处。□输尿管结石:放射痛沿下肢内侧传导。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部位和压痛区患病器官心胃、胰肝、胆肾结石阑尾炎牵涉痛部位心前区左臂尺侧左上腹肩胛间右肩胛腹股沟区上腹部或脐区牵涉痛产生机理:体表部位和患病内脏传入纤维进入同一或临近脊髓节段,并聚合于脊髓同一神经元,并由同一上行纤维传入脑,大脑皮层将来自内脏的刺激误认为来自体表部位,因而引起与内脏相关的皮肤出现感觉过敏。(二)刺激经脉或穴位对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性改变的调整作用有关针灸对脏腑器官功能的影响在第四章将详细讨论。二、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发生机理(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神经节段机制1神经节段形成2体表神经节段性支配3内脏器官的神经节段性支配4穴位主治功能与脏腑神经节段分布的一致性什么是节段性支配?人类和脊椎动物的脊N或脑N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节段性,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N也有节段分布。1神经节段分布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过程形成体壁部(骨节、肌节、皮节)每个节段性单位包括内脏部相应的神经节体壁部(骨节、肌节、皮节)演化为四肢、躯干内脏部形成未来内脏器官神经节向每一节段发出躯体和内脏N,并将二者联系起来。图2-7第7星期人胚正面观(示皮节及其神经分布)胚胎发育过程图2-6第4星期人胚侧面观△示上肢芽,↑示下肢芽,×示上肢芽的相应节段神经,○示下肢芽的相应节段神经2.体表的神经节段性分布(1)肌肉的神经节段分布(略)(2)皮肤的神经节段分布①皮节分布及判断法皮节——一个脊神经后根及其N节供应的皮肤区。剩余感觉法——判断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的方法。切断上三个及下三个神经根,保留中间的一根,于是造成在皮肤麻痹区域内有一感觉岛,依此画出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区。图2-9三叉神经皮支的周围分布三叉神经皮支的周围分布②头面部的皮肤(分为根性和周围性)三叉神经皮支的周围分布第一支眼支:眼裂以上区三叉N周围支第二支上颌支:眼裂与口裂之间第三支下颌支:口裂以下区③胸壁与腹壁胸7皮N分布区前端对着剑突胸10皮N分布区前端对着脐部④上、下肢上肢由颈3—胸3的脊N根性支配肩C3C4上臂C5前臂桡侧C6-C7尺侧C8-T1腋(内侧)T2手掌C7C8下肢L1-S5腹股沟腰1股前腰1-3小腿前腰4-5小腿后骶1—2肛周骶3-5小结◆体表-内脏相关是通过神经节段支配发生联系的.◆全身各处皮肤感觉呈现节段性支配,节段性支配是胚胎发育过程形成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肢体的内收及扭转,上下肢皮肤感觉的节段性分布出现位移、转位.压迫N根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椎间盘水平受累N根疼痛部位感觉减退区肌无力颈4-5颈5上臂外侧上臂外侧面三角肌区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肱二头肌颈5-6颈6上臂外侧前臂桡侧拇指、食指肱二头肌颈6-7颈7上臂外侧前臂桡侧食指、中指肱三头肌颈7-胸1颈8上臂及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所有腕伸肌及腕屈肌3、内脏器官的神经节段性分布交感传出N分布的节段规律(三大节段)肝、脾、肾、结肠左曲以上的腹腔消化器官左曲以下消化器官盆腔脏器(子宫、膀胱)头、上肢(皮肤、汗腺、竖毛肌、小血管)、颈、胸腔器官支配T1---T5:节前f在颈、胸部椎旁N节换元T6—T12节前f在椎前N节(腹腔N节)换元节后fL1-3节后f内脏节段分布来自T1~5节段的神经元分布至头、颈、上肢及胸腔脏器来自T6~12节段N元,分布到肝、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腹部消化管;来自腰L1-3交感中枢的节后纤维,分布到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皮肤感觉呈节段性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N也呈节段性支配。○来自T1~5节段的神经元分布至头、颈、上肢及胸腔脏器;○来自T6~12节段N元,分布到肝、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腹部消化管;○来自腰L1-3交感中枢的节后纤维,分布到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神经的节段分布有如下规律;4神经节段支配与经穴功能主治(1)躯干腹、背侧经穴排列的趋神经性现象:趋神经――躯干部穴位的分布与神经分布相吻合现象。①任脉穴位完全位于腹正中线上,恰是两侧胸神经前皮支末端的交界处,穴位的排列与胸神经前皮支分布相吻合;②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在腹部的穴位平行排列于腹正中线两旁的皮神经前皮支附近。腹部皮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较短,而在腹部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距正中线较近,此三经到达胸部时,随胸郭扩大,胸神经的外侧支变长,而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随之向外侧转移,与腹部比较,远离正中线。(2)穴位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支配相关的规律○同经异治---同一条经的穴位,由于所处N节段不同,可以有不同主治。○异经同治--不同经脉,若其穴位处在同一N节段,则主治大体相同。①躯干部经穴主治功能有明显的节段性同经异治○任脉经各穴主治症候与体躯内脏N节段的一致性。○足阳明经胸腹各穴主治症候与体躯、内脏N节段支配的一致性。任脉经足阳明胃经◎异经同治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肾经和脾经的躯干段各经穴的主治病证,虽属不同的经脉,但其穴位如在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证大体相同。表1—9颈项部穴位主治功能与神经节段的关系穴位神经节段主治功能廉泉风府天柱风池完骨翳风陶道天突气舍缺盆C2任C2督C2膀胱C2胆C2胆C2~3三焦T1督C2~3任C2~3胃胃舌下肿痛、舌缓流涎、咳逆喘息、胸满胸痛、舌强不语、口舌生疮,暴瘖,咽食困难、口腔炎、咽炎等。头痛、感冒、眩晕、项强、鼻衄、舌缓不语、咽喉肿痛、癫狂、痫证、半身不遂头痛、眩晕、鼻塞、鼻衄、视力减退、咽喉肿痛、项强、肩痛、小儿惊痫、热病头痛、项强、目赤痛、青盲障、鼻衄、鼻渊、眩晕、耳鸣、癫狂、痫证、瘿气、中风昏迷、感冒、鼻炎、高血压、近视、视神经炎头痛、颊肿齿痛、项强、癫狂、失眠、面神经麻痹、腮腺炎耳鸣、耳聋、口喎、口噤、颊肿、齿痛、瘰疬、暴瘖、牙床急痛、腮腺炎、颞下颌关节痛头痛、感冒、项强、发热、癫疾、项背强痛、疟疾咳嗽气喘、咳吐脓血、喉痹、暴瘖、喉鸣、瘿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神经性呕吐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咽食不下、项强痛、瘿瘤、瘰疬等咳嗽气喘、胸闷、瘰疬、咽喉肿痛、上肢麻痹等表1—10上胸部穴位主治功能与神经节段的关系穴位神经节段主治功能大杼中府俞府神藏屋翳附分风门紫宫肩中俞胸乡肺俞天池心俞乳根T1膀胱T1肺T1肾T2肾T2胃T2膀胱T2膀胱T2任T1~小肠T3脾T3膀胱T4心包T5膀胱T5肾头痛如破、身热目眩、颈项强、腰背痛、喉痹、咳嗽喘息、支气管炎、肺炎、虚劳膝痛咳嗽、喘逆、咳吐脓血、胸痛、喉痹、肩背痛、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咳嗽气喘、胸痛、呕吐、食欲不振、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咳嗽气喘、胸满、胸痛、呕吐、食欲不振等咳喘、胸胁痛、咳唾脓血、噎塞、乳痈肩背痛、肘臂麻木、感冒伤风咳嗽、鼻塞流涕、发热头痛、哮喘、项强、胸背痛、呕吐、痈疽发背、流感、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肩背劳损等咳嗽气喘、胸满呃逆、喉痹咽塞、饮食不下等肩背痛、项强、咳嗽气喘、唾血、寒热目不明、瘰疬等背胸痛、支气管炎、胸膜炎、胁间神经痛肺痿痨瘵、骨蒸潮热、盗汗自汗、胸满气短、吐血唾血、咳嗽喘息、肺痈、喉痹、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胁肋痛、胸膈烦闷、咳嗽、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瘰疬、腋下痛心胸烦闷、惊悸怔忡、心痛、咳嗽、吐血、肋间神经痛心胸烦闷、惊悸怔忡、心痛、咳嗽吐血、肋间神经痛、乳痈、乳汁不足表1—11上腹、腰骶部穴位主治和神经节段的关系穴位神经节段主治功能期门不容日月魂门肝俞中注天枢章门盲俞外陵三焦俞京门大巨腹结盲门志室胃俞大肠俞小肠俞T6肝肝T7胃T7-8胆T7-8膀胱T9膀胱T10肾T10胃T10肝T10肾T10胃T10~L1膀胱T11胆T11胃T11膀胱T12膀胱T12~L膀胱T12膀胱T3膀胱S1膀胱胁肋痛、胸胁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心痛气短、膈肌痉挛、乳腺炎、胃神经症、胰腺炎胃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胆绞痛胁肋痛、胃脘痛、呕逆、吞酸、黄疸腹胀、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肋间神经痛胸胁胀满、肠鸣泄泻、呕吐、饮食不下、浑身骨节疼痛、小便赤黄、大便不节、胸背连痛等黄疸、胸胁痛、背痛、积聚痞痛、目赤、目眩、白翳、雀目、青盲、鼻衄、吐血、月经不调、少腹满胀、四肢抽搐、胆石症、胃炎、消化性溃疡、肋间神经痛、高血压等月经不调、热结便秘、腰痛、腹痛、泄泻等绕脐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水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产后腹痛、急慢性肠炎、肠道蛔虫症、肠梗阻、肠粘连、肠麻痹呕吐、泄泻、咳逆、黄疸、腰背胁肋痛、腹胀、水肿、食欲不振、饮食不化、痞块、二便不通、肝炎、肠炎、肝脾肿大、癫狂、肋间神经痛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五淋、疝气、胃下垂、急性阑尾炎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痛经、疝气、阑尾炎、输尿管结石腹胀、肠鸣、水谷不化、呕吐、泄泻、痢疾、水肿、遗精、小便少、腰背痛、胃炎、肠炎、肾炎、尿崩症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