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五大虚词2015年5月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于舅家见之。(《伤仲永》)③因格杀之。(《强项令》)④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②闻之笑曰。(《河中石兽》)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④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⑤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河中石兽》)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④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④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④将士用命,飞何功之有?(《岳飞》)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③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④水落而石出。(同上)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③愿乞一言而死。(《强项令》)④谋定而后战。(《岳飞》)⑤乃援琴而鼓之。(《伯牙善鼓琴》)⑥乃舍琴而叹曰。(《伯牙善鼓琴》)⑦哭之而育其孤。(《岳飞》)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①人不知而不愠,不君子乎?(《论语》)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而以奴骖乘。(《强项令》)⑤而纵奴杀良人。(同上)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以一、介词1、把、拿、将、用、凭①而以奴骖乘。(《强项令》)②以刀画地。(同上)③以钱覆其口(《卖油翁》)④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⑥吾无以为质矣。(《郢人》)⑦善以少击众。(《岳飞》)⑧即以头击楹。(《强项令》)2、按照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葬以大夫礼。(《强项令》)3、因为①以宣尝为二千石。(《强项令》)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二、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①皆重铠以习之。(《岳飞》)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⑤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岳飞》)⑥立斩以徇。(同上)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3、表并列或承接关系,用于两个动词之间。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岳飞》)三、动词:译为“认为”。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③以为顺流下矣。(《河中石兽》)其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④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2、表示目的,译为:到。例:出于秦川。(《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4、表示比较,译为:比。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一练:1、句中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水陆草木之花B劳其筋骨不独亲其亲C委而去之面山而居D皆朝于齐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以”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B不以物喜C以钱覆其口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CA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③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④于是鸱得腐鼠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